社会科学辑刊 ›› 2010 ›› Issue (6): 12-15.

•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与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意识形态理论的困境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复归

莫雷   

  • 出版日期:2010-11-15 发布日期:2018-11-29
  • 作者简介:莫雷, 1982 年生, 哲学博士, 南开大学哲学系讲师(天津300071)。
  • 基金资助:
    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KZXB10141)

  • Online:2010-11-15 Published:2018-11-29

摘要: 马克思晚期意识形态用语的消失似乎意味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困境, 但这并不代表马克思不再研究意识形态, 相反, 拜物教成为马克思晚期意识形态理论的代名词。这一术语的转变使得意识形态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意识形态的扭曲和颠倒不再仅仅源于认识论上的主观的错误, 而是植根于商品拜物教及其社会结构。与之相应, 意识形态批判不能仅仅是认识论批判, 而是必须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批判一开始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被他们疏离和遗忘。因此, 后马克思主义者齐泽克主张意识形态批判必须复归政治经济学批判, 但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复归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有着质的不同。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商品拜物教, 政治经济学批判, 工具理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 

  • B036:B507
〔1〕〔5〕〔6〕〔7〕〔8〕斯拉沃热· 齐泽克、泰奥德· 阿多尔诺等:《图绘意识形态》,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第28 页注释〔8〕, 第254、3、7、176页.〔2〕〔10〕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年, 第188、143页.〔3〕埃蒂安· 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89 -90 页.〔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第940页.〔9〕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年,第152页.〔11〕〔12〕〔13〕斯拉沃热· 齐泽克:《易碎的绝对———基督教遗产为何值得奋斗?》,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第13、15、16 页.〔14〕〔15〕〔16〕斯拉沃热·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 第32、42、29页.〔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287页.〔18〕蒯乐昊:《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专访齐泽克》,《南方人物周刊》2007 年第17期.
[1] 刘进田. 40年来中国价值哲学的思维特征及其时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5-22.
[2] 毛振阳 乔瑞金. 试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是“新的科学的世界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69-80.
[3] 刘方喜. 论马克思对当代文艺思想史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5-23.
[4] 张秀琴.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新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教科书体系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5-12.
[5] 王雨辰.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主题与基本特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0-15.
[6] 郑元景. 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2-56.
[7] 章辉. 论文艺与政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68-175.
[8] 郭忠义, 张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本质、逻辑进路与现实张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30-35.
[9] 徐迎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主体观辨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208-211.
[10] 郭世轩. 审美诉求与意识形态建构的矛盾——关于扬雄“悔其少作”的文化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89-192.
[11] . “武器论”: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17-220.
[12] 陈伟, 冯爱琳. 从文艺美学的视阈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09-213.
[13] 李西祥, 乔荣生. 意识形态与社会建构:在不可能与可能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1-15.
[14] 赵兴伟.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若干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58-61.
[15] 郭彦辰, 贾玥. 文化传统: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意识形态要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23-2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