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2): 37-39.

• • 上一篇    下一篇

互补与包容: 多元文化形态格局的建设路径

薛晓芳, 严兴文   

  • 出版日期:2011-04-20 发布日期:2019-01-21
  • 作者简介:薛晓芳,1973 年生,韶关学院思政部讲师; 严兴文,1966 年生,韶关学院思政部教授( 广东韶关512005) 。
  • 基金资助:
    广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GD10XMK05); 韶关学院重点课题( 2010207)

  • Online:2011-04-20 Published:2019-01-21

摘要: 改革开放使我国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景观。从文化形态上看,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体现知识分子诉求的精英文化和突出市场规律的大众文化构成了当今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它们之间的相争相融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壮丽景观。但是,这些文化形态间的接触碰撞造成了“诸神纷争”的局面和价值取向的彷徨困惑,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就不但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而且还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张弛互补”的包容性和排他性,不断促进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共生互动,推动它们兼容互补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多元文化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整合力, 引领力, 包容性, 排他性

中图分类号: 

  • G115

〔1〕邹广文: 《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362-363 页。
〔2〕孙泽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246 页。
[1] 王君柏. 文化自觉:寻求中国社会学自身的坐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34-40.
[2] 高传胜. 老龄服务业促进政策及现实问题再审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61-66.
[3] 杜明娥. 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44-4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