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2): 40-42.

• • 上一篇    下一篇

善的道德原则对于戒律规范的优先性———论佛教伦理思想的精神实质

稂荻   

  • 出版日期:2011-04-20 发布日期:2019-01-21
  • 作者简介:稂荻,1982 年生,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吉林长春130012) 。

  • Online:2011-04-20 Published:2019-01-21

摘要: 佛教伦理以善作为道德理论的根基,用以戒律为主体的外在形式建构其整个伦理规范体系。人们在遵循戒律的道德践行中不断证悟自身善的本性,并以此作为一切行动的依据原则。佛教伦理主张,主体在进行道德行为选择时应从善的本性出发,而内在善对于外在规范的优先性正是其思想的精神实质。在具体的实践维度中,佛教伦理的适应融合与灵活变通进一步彰显出其思想学说的内在张力。

关键词: 佛教伦理, 善, 戒律, 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 

  • B82-055

〔1〕哈玛拉瓦?萨达提沙: 《佛教伦理学》,姚治华、王晓红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年,第41 页。
〔2〕《杂阿含经》卷二,《大正补修大藏经》卷三十七,东京: 大藏刊行会,1924-1935 年,第272 页。
〔3〕契嵩: 《孝论?终孝章》第十二,《大正补修大藏经》卷五十二,东京: 大藏刊行会,1924-1935 年,第662 页。
[1] 黄琳. 朱熹的“气质”与“恶”思想简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39-44.
[2] 赵秀玲. 乡村善治中互联网运用及其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75-183.
[3] 李健. 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规范管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79-84.
[4] 刘春勇. 油滑·杂声·超善恶叙事--兼论《不周山》中的"油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71-176.
[5] 夏庆波. 罗尔斯公共理性的“完善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5-20.
[6] 朱健刚. 论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合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55-60.
[7] 李皓. 赵尔巽与清政府日俄战争善后[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124-131.
[8] 李伟. 光租船舶扣押与拍卖的法律问题研究——兼评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扣押与拍卖船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89-92.
[9] 李伟. 光租船舶扣押与拍卖的法律问题研究——兼评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扣押与拍卖船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4.
[10] 卫知唤. 异质的正义体系:“基本善”与“可行能力”再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
[11] 卫知唤. 异质的正义体系:“基本善”与“可行能力”再比较——罗尔斯有效回应了阿玛蒂亚·森的批评吗?[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25-32.
[12] 陈高华. 政治与反政治——论阿伦特对霍布斯的理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21-26.
[13] 魏淑艳,英明.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政府治理模式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57-63.
[14] 李义天,张容南.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良善生活何以可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17-22.
[15] 林进平. 马克思以何批判资本主义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8-2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