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在解决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的。罗斯福新政和奥巴马新政关于促进就业的立法,对于缓解经济危机矛盾、刺激经济复苏、改善民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两次新政中的扩大内需的做法和对经济的刺激方案以及对失业人员的救济立法等,对当前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加强就业的法律保障有一定启示意义。
中图分类号:
〔1〕高德步: 《世界经济通史》,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13 页。 〔2〕阿瑟?林克: 《1900 年以来美国史》,刘绪贻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第12 页。 〔3〕威廉?曼彻斯特: 《光荣与梦想》,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48 页。 〔4〕〔9〕〔14〕〔15〕刘绪贻、李存训: 《美国通史》,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90、92、143、74 页。 〔5〕〔6〕〔17〕富兰克林?德?罗斯福: 《罗斯福选集》,关在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年,第63、8、74 页。 〔7〕王希: 《宪法与妥协: 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426 页。 〔8〕〔10〕〔11〕〔13〕J.艾捷尔: 《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赵一凡、郭国良译,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0 年,第319、549、549、549 页。 〔12〕杜蒙德: 《现代美国1896—1946 年》,宋岳亭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年,第465 页。 〔16〕拉尔夫?德?贝茨: 《美国史》,南京大学历史系英美对外关系研究室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27 页。 |
[1] | 杨连生, 刘海燕. 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青年新时代择业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54-158. |
[2] | 张博.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99-104. |
[3] | 孙民. 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创新及其当代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77-83. |
[4] | 邓国胜, 辛华. 美国志愿服务的制度设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79-85. |
[5] | 周寂沫. 美国科技兴衰的原因和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107-112. |
[6] | . 晚近欧美国家自然遗产立法的整合化趋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54-57. |
[7] | 刘曙光. 区域经济活动的沿海化布局规律探析——国内外历史经验及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12-115. |
[8] | 银晓丹. 国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法治研究及借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120-123. |
[9] | 谭好哲, 韩书堂. 1985 年前后美学研究方法论热的学术史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13-18. |
[10] | 孙洪敏, 刁兆峰. 国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83-88. |
[11] | 李妍. “科玄”论战及其当代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155-157. |
[12] | 刘俊奇, 陈冉. 欧美网络金融监管模式的借鉴与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96-98. |
[13] | 张丽艳. 论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106-108. |
[14] | 颜杰峰, 邵云瑞. 论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政治诉求及其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1): 168-172. |
[15] | 蔡小慎, 徐进. 国外公务员考录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179-1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