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3): 11-15.

• • 上一篇    下一篇

康德哲学中的道德与宗教之辩

张会永   

  • 出版日期:2011-06-20 发布日期:2019-01-18
  • 作者简介:张会永,1977年生,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北京100871)。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72003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80165)

  • Online:2011-06-20 Published:2019-01-18

摘要: 对于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康德对“道德必然导向宗教”的论述,破坏了道德法则的自主性和纯粹性,也与他的“道德不需要宗教”的命题相冲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德把宗教奠基在道德之上,是在以道德解构宗教,最终的结果使宗教成为了道德的附录,从而损害了宗教的自主性。然而,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对康德来说,道德和宗教既各自独立,又互相需要,康德的目标是实现二者的共契而非冲突。

关键词: 康德, 道德, 宗教, 道德宗教

中图分类号: 

  • B516.31

〔1〕〔2〕〔3〕〔4〕〔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康德作品全集》第4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5、428、428、428、419页。
〔6〕〔7〕〔14〕〔17〕〔18〕〔21〕〔22〕〔23〕〔24〕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145、87、94、159、102、170、103页。
〔8〕〔9〕〔10〕〔11〕〔1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6、142、143-144、142-143、141页。
〔13〕Stephen Palmquist,Does Kant reduce Religion to Morality, Kant-Studien,vol.83,no.2(1992),pp.129-133.
〔15〕〔16〕Kant,Lectures on Ethics,translated by Peter Heath,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p.97,96-97.
〔19〕Claus Dierksmeier,Das Noumennon Religion:Eine Untersuchung zur Stellung der Religion im System der praktischen
Philosophie Kants,New York:de Gruyter,1998,S82.
〔20〕〔25〕Allen W.Wood,Kant’s Moral Religion,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0,pp.194,194.
[1] 王立. 生活的意义与道德的边界约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5-11.
[2] 叶冲. 从天使到魔鬼:社会实在论视角下的黑客形象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10-114.
[3] 谢永康. 康德实践理性概念及其两种批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60-169.
[4] 白刚. 形而上学的历险:从康德到海德格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70-176.
[5] 王南湜. 重提一桩学术公案:“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6-13.
[6] 张立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内在逻辑及批判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63-69.
[7] 〔澳〕罗兰·博尔臧峰宇, 臧峰宇译, 李萍译校. 马克思主义"暖流"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22-31.
[8] 王世涛, 靳业葳. 税收的价值选择:以道德价值为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73-78.
[9]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9.
[10] 王立. 应得与责任——基于道德主体视角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187-193.
[11]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23.
[12] 张宗艳. 论思辨形而上学的实现方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25.
[13] 卫知唤. 异质的正义体系:“基本善”与“可行能力”再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
[14] 杨晓伟. “化性起伪”中的政治诉求——荀子伦理政治思想中的难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20-24.
[15] 卫知唤. 异质的正义体系:“基本善”与“可行能力”再比较——罗尔斯有效回应了阿玛蒂亚·森的批评吗?[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25-3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