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3): 25-28.

• • 上一篇    下一篇

受动性:一个有待深掘的认识论向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受动性之维的再揭示

曹瑜   

  • 出版日期:2011-06-20 发布日期:2019-01-18
  • 作者简介:曹瑜,1975年生,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049)。

  • Online:2011-06-20 Published:2019-01-18

摘要: 长期以来,学界囿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反映论的二分化、对立化的预设,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诠释为“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这实质上依然是在传统二元论的范式内对于认识论的“再阐释”。究其根源,则在于将反映论狭隘化、一维化为受动性,进而将受动性的功能曲解为直观化、镜像化,使其与主观化、同一化的能动性对立起来。这种曲解不但表现在理论中,而且也表现在现实中。因而从现代西方哲学发掘出的认识论的“非同一性”之维、“感性活动”之维和“文化符号”之维等维度,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受动性之维展开深入探究,可以对我们这个日趋“祛感性化”、“祛生活化”、“祛历史化”、“祛文化化”、“祛民族化”的时代提供“化祛”的“法门”。

关键词: 认识论, 反映论, 能动性, 受动性, 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 B023

〔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8页。
〔2〕赵家祥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8页。
〔3〕《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2页。
〔4〕Theodore W.Adorno,Metaphysik:Begriff und Probleme, in:Nachgelassene Schriften,Bd.14,Fankfurt:SuhrkampVerlag, 1998,S14.
〔5〕Theodore W.Adorno,Drei Studienzu Hegel,in:GesammelteSchriften, Bd.5,Fankfurt:SuhrkampVerlag,S257.
〔6〕Theodore W.Adorno,Negative Dialektik,in:Gesammelte-Schriften,Bd.6,Fankfurt:SuhrkampVerlag,1997,S184.
〔7〕〔8〕〔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7、87、58页。
〔9〕斯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17页。
〔10〕〔1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34、279-280页。
[1] 晏 辉. 中国形态的现代性:事实与价值的双重逻辑——价值哲学的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2-22.
[2] 卓今. 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9-190.
[3] 迟帅. 论现代性的流动性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理论的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69-75.
[4] 逄增玉. 对文学与人的改造与设计的思想及其历史实践——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种历史遗产的考察与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41-48.
[5] 张一兵. 认识论中的四肢交互结构——广松涉《存在与意义》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12.
[6] 晏辉. 话语哲学与意志表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3-23.
[7] 陈立新. 中国经验与现代性的拓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38-45.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56.
[9] 段从学. 大地,或者说愚昧的意义--论《生死场》的"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0-177.
[10] 何小勇.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与中国新现代性的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98-103.
[11] 夏维奇. 晚清民国电报业人事管理制度的现代趋向(1880—1937)[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15-123.
[12] 丁宁. 论形而上学的传统理论内涵及其现时代重构的合理化途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30-36.
[13] 许恒兵.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本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37-42.
[14] 董晋骞. 矛盾性与协同性在后工业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39-46.
[15] 马新宇. 虚无之为主义——“虚无主义”概念使用模式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7-3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