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4): 99-103.

• 工业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生产率增长与要素结构变动的关系研究

姚战琪   

  • 出版日期:2011-08-20 发布日期:2019-01-17
  • 作者简介:姚战琪, 1971年生, 经济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服务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北京, 100836)。

  • Online:2011-08-20 Published:2019-01-17

中图分类号: 

  • F424.0

〔1〕Jens J. Krǜger, The Sources of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U.S.Manu facturing Industries, 1958 -1996, 2006, ISSN 1611-1311, http://www.wiwi.uni-jena.de/Papers/wp-sw1006.pdf.
〔2〕郭克莎:《我国资源总配置效应分析》, 《经济研究》1992 年第9期。
〔3〕刘赣州:《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求是学刊》2007年第1期。
〔4〕纪玉山、吴勇民:《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协整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当代经济研究》2006 年第6期
〔5〕云鹤、吴江平:《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集约增长效应分析:1978— 2006》,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 年第5 期。
〔6〕董斌、李宗植、谢力:《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增长及其配置效应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5 期。
〔7〕Chenery, H.B., S.Robinson, andM.Syrquin,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 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8〕Razafimahefa, Ivohasina Fizara, Determinant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he Case of Sub-Saharan African Economies, 2008, http://www.soc.nii.ac.jp/jsie/kansairesume/Razafimahefa%20050319.pdf.
〔9〕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北京: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0〕陈勇、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造及资本深化评估:1985— 2003》,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10 期。
〔11〕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 《世界经济》2007年第5 期。
〔12〕郑玉歆:《生产率和中国制造业增长》, 载李京文、钟学义主编:《中国生产率前沿分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
[1] 张锐. 中国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从农村市场读出来的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2): 57-6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