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然保护区被界定为限制与禁止开发类区域, 承载着环境公共利益。由于现行立法缺乏对保护区内农民的正当利益保护加以充分考量, 从而引发农民对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与管理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依据利益补偿理论,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对农民合法利益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更新自然保护区的立法理念,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生态补偿机制, 以实现生态公共利益与保护区农民私人利益的平衡。
中图分类号:
〔1〕周珂、王权典:《我国生态安全的法律价值与法制体系之初探》,《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 〔2〕 Patricia E. Salkin, The Use of the Public Trust Doctrine as a Management Tool over Public and Private Lands, Alb.L.J.Sci.&Tech.3( 1994). 〔3〕 薛惠桑、黄晓辉:《准征收制度的合理性及立法构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 郜永昌:《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研究:以土地用途管制权为中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6页. 〔5〕Jonathan H. Adler. Money or nothing: the advers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uncompensated land-use controls,Case research paper series in legal studies August 2007. 〔6〕 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7〕《联邦自然保护和景观规划法》,http://ahlawyers.fyfz.cn/art/281945.htm,访问时间2011年10月12日. 〔8〕张少春:《全面推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国财政》2011年第9期. |
[1] | 宋智慧. 实用艺术作品版权保护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84-88. |
[2] | 李伟. 光租船舶扣押与拍卖的法律问题研究——兼评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扣押与拍卖船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89-92. |
[3] | 高亦鹏. 我国实用艺术作品保护的困境突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80-83. |
[4] | . 专利契约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48-53. |
[5] | 王乔, 顾承红. 我国探望权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完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60-64. |
[6] | 郭洪波. 论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58-61. |
[7] | 杨柳. 德国财产释明制度对应下的我国强制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00-103. |
[8] | 姚旭. 论我国行业协会产品责任基金制度的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108-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