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大发展与东北振兴中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
逄增玉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42-46.
解放战争时期, 为了建设巩固东北根据地, 党中央向东北派出两万余名干部, 其中包括众多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教育的优秀人才。新中国建立后, 为建设东北工业基地, 党中央又向东北派出大批科技文教人员, 同时广泛建设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文化设施。这两次大规模的人才派遣,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版图上东北“人文不盛”的局面, 嵌入式地使东北成为工业基地的同时, 也成为科技文教都比较发达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东北的文教人才开始向关内中心地区流失, 改革开放之初和90年代后, 又出现两次较严重的流失现象。在这一背景下, 党和国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业中, 必须振兴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教育, 而制止人才大规模流失和吸引与培养新人才, 是全面振兴东北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