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
    刘森林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5-9. 
    摘要 ( 215 )   收藏
    《启蒙辩证法》的隐秘主题就是焦虑与恐惧。《启蒙辩证法》与德国浪漫派的思想渊源应予重视。焦虑成为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在《启蒙辩证法》与A.施勒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之间, 存在着诸多的类似与一致。揭示启蒙中蕴含着焦虑与解释启蒙理性的情感根基直接相关。在弗洛伊德对成长期儿童的焦虑分析以及焦虑与恐惧的区分、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分析、《启蒙辩证法》的启蒙批判中, 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异在他者引发的焦虑是西方启蒙的核心问题之一。进一步地反思、遏制、消解焦虑情绪, 走向与异在他者的和解, 是推进启蒙的主要所在。理性、支配和恐怖, 是立足于这种焦虑观反思启蒙的关键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
    崔秋锁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4-19. 
    摘要 ( 134 )   收藏
    近年来关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性质及其哲学前提和历史观基础的观点分歧和理论争论, 归根到底源于并归结为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实质、理论性质和历史地位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评价。深入探讨和深度理解马克思的价值观与其“实践的人道主义”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 是解决上述思想矛盾及其观点分歧和理论争论的关键所在。事实上, 对马克思价值观的思想前提和哲学基础的探讨, 离不开对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研究范式转换、思想前提变革、思维方式转变和历史观念变革的考察与研究, 其实质是深刻理解与科学评价马克思之改变世界的哲学范式、实践的人道主义之思想前提、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而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 正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根本、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观点为思维方式、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历史观的“实践的人道主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麦金太尔的自由主义批判
    姚大志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0-25. 
    摘要 ( 202 )   收藏
    在麦金太尔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 有一个主题贯穿其中, 这就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麦金太尔认为自由主义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制度和自由主义的中立性。这三个方面是自由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制度的主要难题。在麦金太尔看来, 无论是作为实践还是作为理论的自由主义, 中立性都是无法保证的, 也就是说自由主义的中立性是虚构出来的, 因而自由主义对自由和自主的推进是伪装的。但是无论麦金太尔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多么激进, 有几个问题确是他理论的盲点:1.麦金太尔对自由、自主和政府的中立性这些观念的承认, 使得他的批判具有局限性。2.尽管麦金太尔批评自由主义的制度, 但他无法提出替代自由主义的其他可行选择。3.麦金太尔尽管主张用至善主义反对自由主义的中立性, 但是无法给出所谓的共同的善的具体内容。4.即使自由主义的国家确实不是中立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由主义的中立性理论是错误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本的空间逻辑及其意识形态神话
    庄友刚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6-31. 
    摘要 ( 140 )   收藏
    从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 由于资本的历史本性, 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的发展成为资本发展的必然逻辑。空间资本化发展使得资本获得了更加灵活的积累方式。资本既有历史的进步性又有历史的狭隘性, 因此对于空间资本化的发展应从两个方面考察和审理。空间资本化的发展不仅为当代资本的创新性存续寻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和存在形态, 同时也造就了资本发展的新的意识形态神话。洞穿这种意识形态迷雾成为当代资本批判的一个根本性历史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的诗歌:重构马克思思想的一种思路
    梁玉水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32-35. 
    摘要 ( 268 )   收藏
    长期以来, 哲学界对于马克思的诗歌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未能给予其应有的思想史价值和意义, 但实际上, 诗歌应该是理解马克思思想演进的关键。以诗歌为关键词、以“出自思的必然性”的诗歌研究为中心重构马克思思想研究, 就是以“现代性”为历史语境, 以“现代性批判”为总问题, 对基于“现代性体验”的马克思的诗歌进行哲学价值的研究、思想意义的判断、形而上学的考察, 藉以阐发诗歌对于马克思思想生成的始源性意义, 把握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路径, 揭示诗意精神和审美维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之间的含蕴与关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思想的现代性反思
    李慧青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36-38. 
    摘要 ( 196 )   收藏
    异化, 劳动异化, 科技异化, 这是现代工业文明呈献给我们的人的发展困境, 也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赫伯特·马尔库塞运用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对工业文明给予了认真的反思, 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给予了现代性的诊断, 指出科技异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统治, 并寄希望于“后技术理性”的崛起以帮助现代社会走出工业文明的困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庄子以“真”为本的生存论美学
    方明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39-41. 
    摘要 ( 203 )   收藏
    庄子哲学中的“真”具有生存论的理论品质, 指的是一种天人合一、主客融一、自然无为的“本真”生存状态。它与审美活动发生着内在的同构关系, 具体表现为:以真为美的生存论视角、真美合一的天人意境、主客浑融的体验之真、质朴纯真的超然意趣, 因而对于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大发展与东北振兴中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
    逄增玉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42-46. 
    摘要 ( 198 )   收藏
    解放战争时期, 为了建设巩固东北根据地, 党中央向东北派出两万余名干部, 其中包括众多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教育的优秀人才。新中国建立后, 为建设东北工业基地, 党中央又向东北派出大批科技文教人员, 同时广泛建设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文化设施。这两次大规模的人才派遣,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版图上东北“人文不盛”的局面, 嵌入式地使东北成为工业基地的同时, 也成为科技文教都比较发达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东北的文教人才开始向关内中心地区流失, 改革开放之初和90年代后, 又出现两次较严重的流失现象。在这一背景下, 党和国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业中, 必须振兴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教育, 而制止人才大规模流失和吸引与培养新人才, 是全面振兴东北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文化特征研究
    蔡丽娟, 张芳, 王亚丰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47-49. 
    摘要 ( 153 )   收藏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文化由土著文化移民文化、多民族杂糅文化和外域文化构成, 该地区的文化特征包括:文化人格的多重性、文化特质的包容性、文化视野的开阔性和文化品格的乐观性。研究这种区域文化特征, 州的经济合作, 特别是沿边口岸城市之间的合作及其内外腹地间文化交融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澳门学的学术可能性
    郝雨凡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50-54. 
    摘要 ( 183 )   收藏
    理想中的澳门学绝不应该是澳门研究的别称, 它已不再是研究领域与题材的框定, 不再是研究对象与话题的凸现, 而是有关澳门研究的一种学术的质的规定性的概括;理想中的澳门学强调的不应仅仅是特定的研究对象, 不是有关澳门研究所有内容的迭加与整合, 而应建构并提供独特而又内在逻辑体系的有关澳门的学理认知系统;理想的澳门学不仅仅揭示围绕着澳门及关于澳门的知识系统, 更须呈现澳门知识系统所展示的历史的、地域的文化特性和学术特性;理想的澳门学不应仅停留在有关澳门知识体系的特征性概括, 而应具有普泛性的概括, 从世界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广阔视野取其内涵的价值能量, 从而显现其学术辐射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研究
    董红亚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55-60. 
    摘要 ( 193 )   收藏
    养老服务补贴是指基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需要他人提供照护服务而又无力支付资金时, 由政府给予的补助。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是我国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重大政策, 符合养老保障走向服务时代的基本趋势。目前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有效的政策, 需要确定补贴对象、标准和发放程序, 并配套建立评估制度、信息统计制度和组织队伍等。在起步阶段, 应当把低保中失能老人作为补贴的优先对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
    王俊文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61-64. 
    摘要 ( 112 )   收藏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风土人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为旅游吸引物, 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 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将为我国农村, 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贫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乡村, 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还较为滞后, 尤其在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乡村旅游应以农村为载体, 以农业为依托, 把环境、生态、民俗、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成为一种深度体验旅游;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 突出乡村地方特色, 走协调化、特色化、品牌化、制度化、机制化于一体的道路, 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间法研究中的法律人类学进路
    李瑜青, 张建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65-70. 
    摘要 ( 220 )   收藏
    由于法律人类学进路对国家—社会框架做单一的支配性的理解, 使得研究往往停留于对民间法运行较为表层的分析上;同时对法律社会学价值基础也没有认真检讨, 未对中国当代自身的价值理论做认真研究, 存在思维在西方传统模式中摇摆的情况。虽然当下法律人类学研究对民间法乃至整个法学界研究都有所贡献, 但其所开放出来的问题还没有为学界于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设产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贾林青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71-77. 
    摘要 ( 186 )   收藏
    我国经营财产保险或者专营责任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创设和推出产品安全责任保险, 借助该责任保险的保障功能和条款设计来达到督促包括食品、药品等各类产品的生产、经营以及运输、仓储和销售的企业认真履行其依法承担的产品安全责任, 为广大消费者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推出产品安全责任保险有利于督促相关企业履行其依法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刑法中的“多次”与不作为探析
    王军仁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78-83. 
    摘要 ( 240 )   收藏
    在不作为犯罪中, 其行为次数的判断不但对定罪起决定作用, 也会对量刑有很大影响;鉴于不作为的特殊性, 除了适用与作为相同的认定规则外, 还要考虑作为义务的个数以及行为人是否具有同时履行数个作为义务的可能性;在作为与不作为之间的次数关系上, 既要注意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也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竞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益平衡视野下自然保护区农民利益保护研究
    郭洁, 赵宁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84-86. 
    摘要 ( 134 )   收藏
    自然保护区被界定为限制与禁止开发类区域, 承载着环境公共利益。由于现行立法缺乏对保护区内农民的正当利益保护加以充分考量, 从而引发农民对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与管理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依据利益补偿理论,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对农民合法利益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更新自然保护区的立法理念,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生态补偿机制, 以实现生态公共利益与保护区农民私人利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民事公诉权与检察权的价值共性
    李征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87-90. 
    摘要 ( 151 )   收藏
    受制于传统诉权理论, 民事公诉权目前在我国尚未得以确立, 但在司法实务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有益探索, 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并进入了立法视野。法律监督、公益维护与私法公法化的大势所趋, 都是连接民事公诉权与检察权的价值纽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中国海洋警察法律制度思考——基于韩国海洋警察法律制度的启示
    阎铁, 毅夏, 元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91-95. 
    摘要 ( 175 )   收藏
    我国海洋警察制度中关于海洋行政执法体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体系尚未建立。韩国的海洋执法体制和执法力量建立历史与中国有类似之处, 存在较大的借鉴可能。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在思想上、舆论上、组织上进行借鉴, 通过综合性国家海洋政策、海洋权益保护宣传、统一的海洋警察队伍、复合型的海洋警察职能机构、行政资源管理的合理性与效率性、提高组织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海洋警察的待遇、通过立法授予他们应有的法律地位、海洋警察业务的具体化、信息化、加强情报搜集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九个方面全面建设中国海洋警察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跨国破产司法实务中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
    杨悦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96-99. 
    摘要 ( 139 )   收藏
    在跨国破产法律实务中, 由于规则制定本身的缺欠以及国际司法衔接的困难, 审判实践中面对很多困惑和难题。从欧美等国对跨国破产案件管辖、外国破产判决承认、关联企业破产以及重整程序等跨国破产审判实务的处理来看, 立法很难对原则性的事项作出过于细致和富于操作性的规定。法官在评判时往往要考虑案件当事人的利益、案外其他相关主体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这种利益的权衡不是完全无序的, 它遵循着同类事实同等对待的原则, 因而, 引入“先例指导”制度的理念和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国财产释明制度对应下的我国强制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
    杨柳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00-103. 
    摘要 ( 160 )   收藏
    德国强制执行框架内的财产释明制度一直以其周密的制度设计以及良好的实践效果成为各国相关立法的典范。与之相比, 我国的强制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具有前瞻性的立法优势。但是, 在制度构架层面缺少系统性;在制度适用层面缺少操作性。在保持自身优点的情况下借鉴德国财产释明制度的先进之处必将使我国的强制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更好的发挥服务于强制执行的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理论前沿及热点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几个问题
    卫兴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04-110. 
    摘要 ( 177 )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理论上需要弄清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澄清对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认识上的理论是非;要明确国有经济的科学“定位”, 不能把中央不赞同的“国退民进”、“国有经济从竞争领域退出”等提法作为改革的方向继续传播;对强加于国有经济的诸多不实之词需要进行辩驳, 而对国有经济的真实地位和作用及其效率问题更需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
    孙久文, 李华香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11-115. 
    摘要 ( 149 )   收藏
    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表现为中心城市本身发展的同时对周围区域进行的辐射和同化。当前, 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攻坚时期, 需要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下, 根据区域发展条件, 构建多元化健康持续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 是指不同区域的各具特色、充分发挥优势、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四大区域城市化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格局, 东部和东北地区已进入减速期, 而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加速期, 故应将研究重点放在东部地区的网络城市化、中部地区的多元城市化、西部地区的大城市与小城镇结合的城市化和东北地区的品质立市的创新驱动型城市化发展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分析
    王倩双, 星黄蕊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16-119. 
    摘要 ( 204 )   收藏
    服务于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碳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对碳金融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 也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碳金融凭借其资金融通、信息传递、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将外部性内部化等功能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基于欧盟14个国家2005—2009年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则进一步证实了碳金融对提高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为发挥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 中国应建立和完善由碳金融支持的场内和场外市场交易体系;应促进碳金融机构的发展, 加快碳金融产品的研发, 积极构建碳金融组织体系;应建立健全碳金融市场政策、碳金融组织服务政策、碳金融监管政策等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及政策建议
    贾根良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20-123. 
    摘要 ( 426 )   收藏
    发达国家脱贫致富的历史经验说明, 从“进口高端产品并出口低端产品”转变为“进口低端产品并出口高端产品”是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我国现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以“进口高端产品并出口低端产品”为特征的, 深陷低级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六大陷阱, 选择正确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对国家盛衰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一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来说, 正确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应该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提升该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 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同时, 应该使外国经济对本国的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和产业产生依赖, 本国经济能够对外国经济产生支配性的影响, 而不是相反, 而这种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当一国“出口高端产品并进口低端产品”的时候才能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和加拿大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魏浩, 李粟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24-130. 
    摘要 ( 252 )   收藏
    从竞争优势来看, 在初级产品上, 中国不具有竞争优势, 而加拿大具有较强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上, 中国具有中等较强的竞争优势, 加拿大则表现出竞争弱势;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上, 中国和加拿大基本都不具备竞争优势, 但中国比加拿大拥有更快的发展速度。从互补性来看, 加拿大的初级产品在两国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互补性,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在两国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应该高度重视与加拿大在资源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加强能源及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合作、重点开展服务贸易及服务业的合作、抓住政治回暖的机遇, 积极推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
    刘金全, 印重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31-134. 
    摘要 ( 187 )   收藏
    投资波动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对投资需求的管理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显著的“时间累积效应”,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非对称性关联, 且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 而扩张并未对投资产生显著的“牵拉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产品差异视角的寡头市场结构效率研究
    张国强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39-143. 
    摘要 ( 239 )   收藏
    现实世界中观察到的市场结构大多数都严重偏离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效率问题的推演逻辑, 寡头结构的效率越来越多的受到学者的关注。从非价格竞争来看, 对产品差异化的追求使寡头市场能够保持高度的竞争, 寡头企业不仅无法遏制竞争, 反而使竞争更加激烈。从产品差异化的决定机制来看, 技术创新或研发以及销售努力都会促进产品分工的深化从而使分工效率得到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上认为寡头市场无效率结论的批判, 为寡头市场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权财富基金建立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戴利研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44-149. 
    摘要 ( 159 )   收藏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可以发现内部经济发展失衡对一国建立主权财富基金有决定性影响, 应用Probit模型对一国建立主权财富基金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表明, 一国的总储备、能源出口以及总储蓄对其建立主权财富基金具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被救济到抗争:重析1929年北平人力车夫暴乱
    杜丽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50-158. 
    摘要 ( 843 )   收藏
    新文化运动时期, 知识分子通过文学和社会调查的方式, 塑造了人力车夫“被救济”者的形象。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北京后, 国民党北平市指导委员会设立了总工会, 人力车夫被组织起来, 运用政治方式予以救济。在总工会支持下, 他们向市政当局请愿、示威, 获得了一定的权益, 但是, 人力车夫不过是国民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已。在总工会内部政治斗争中, 人力车夫借机酿成了一场打砸电车的全市规模的暴乱, 被军政当局坚决镇压下去。这场暴乱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人力车夫对于威胁其生计的电车的仇恨, 而这点又恰恰是知识分子和当局所忽视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国中期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困境
    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市市民小本借贷处
    王煦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59-167. 
    摘要 ( 251 )   收藏
    1934年, 北平成立了市民小本借贷处。该处通过向小生产者发放小额借款, 力图实现救济贫民、繁荣经济的目的。在北平市政府与金城银行有效的合作经营下, 小本借贷处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水平, 并保证了严格的公益属性, 业务得以顺利开展。同时,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 依靠北平既有的行政组织系统, 创设了公安、自治机关代办小本借贷业务, 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这些使得北平小本借贷处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益。尽管如此, 由于地方行政的制度缺陷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 小本借贷处在经营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如官僚主义、贪污营私、违规借款等, 反映了近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艰难、曲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国都市住房救济与地方社会——以1928—1937年汕头市平民新村的建设与管理为中心
    陈海忠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68-177. 
    摘要 ( 275 )   收藏
    受近代西方市政理念影响, 民国各大都市相继建设了一批平民住宅。但中央政府除一纸训令外无分文资金投入, 在政治中心城市, 政府投入平民住宅的资金具有偶发性, 使住房救济缺乏持续性。汕头的案例说明在沿海商业城市, 平民住宅建设是一项整合了政府、商人阶层和贫民群体三方共同利益的社会工程, 虽然官商合作建设平民住宅取得一定成效, 但政府与商人阶层利益的分化使这种模式也不能长久持续, 因此政府必须真正承担住房救济的历史责任, 那些所谓调动社会各阶层建设平民住宅积极性的计划和方案, 并不能真正建立起实施住房救济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吾以尘缘事梵刹——试析金代汉族家庭的宗教信仰
    刘晓飞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78-182. 
    摘要 ( 255 )   收藏
    金代汉族家庭尊崇佛道现象颇为普遍, 为了能祈获家庭成员的福德果报, 汉族家庭往往不惜靡费巨资于修建寺观、添置法器、立幢以及购买寺观度牒等宗教活动中, 汉人崇佛的世俗功利色彩极为突出, 据依尘缘以事梵刹。但值得注意的是, 汉人之崇佛并非心灵上的独尊一家, 而是更趋向于儒、释、道三者兼尊并信。金代佛教大昌大行、信徒激增的后果, 理所当然地导致汉族崇佛之家家庭规模的缩小, 并消蚀其家庭经济财富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财富的累积, 但同时也成为百姓心灵精神的寄托, 对金朝政府促进社会安定、巩固多民族政权统治亦有一定裨益。因而金朝政府对治下的崇佛行为往往因时因势加以引导、控制, 政策可谓灵活多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47年东北战场秋季攻势述论
    唐洪森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83-187. 
    摘要 ( 1994 )   收藏
    1947年夏季战役之后不久, 东北民主联军随即发动更加猛烈的秋季攻势, 再次席卷整个东北大地, 势如破竹, 战果辉煌。此次攻势体现出双方军事攻防新的特点, 反映国共两军作战状态拉开较大差距, 尽管个别战斗效果不佳, 但天平明显倾向东北民主联军一边, 由此加速了东北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命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鲁迅阐释的空间与限度——以《野草》为例谈鲁迅研究方法的科学化问题
    孙玉石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88-194. 
    摘要 ( 236 )   收藏
    鲁迅研究的阐释空间的创新性是无限的, 鲁迅学术阐释科学性规范的“度”是有限的。20世纪之后, 先后有研究者另辟蹊径, 从鲁迅与许广平之间的爱情视角, 对于《野草》中或十余篇或全部的散文诗, 进行这样或那样的阐释。这种爱情视野的阐释的成果, 为我们的思考既要如何打破习惯思维限囿, 扩大鲁迅阐释的视野的同时, 又如何做到坚持文学阐释方法论的科学性之间的平衡, 提供了进一步拓展的思考空间和进行学术研究方法反思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制之内 文学之外——1949至1953年间的丁玲
    亚思明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195-199. 
    摘要 ( 274 )   收藏
    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但她还有一个身份容易受到忽视, 那便是建国之后曾身居高位, 参与了文艺体制的构建。丁玲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她用激情写作也同样投身革命, 文学和政治的两套意识形态的分裂性和复杂性令她深受其苦, 但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之后, 已经“进入毛文体”的丁玲开始告别她的独立的文学生命。特别是在1949至1953年间, 丁玲作为一名文艺官员获得体制内的身份认同, 她牺牲艺术自我用以构建起来的体制的高墙令文艺界人人自危, 而她本人也最终未能幸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者的自我言说——重读民初“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
    张登林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00-203. 
    摘要 ( 195 )   收藏
    民初“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大都以悲剧告终, 其原因涉及人物命运、性格及社会根源, 多方面展现了社会转型期情爱世界的悲情波澜。小说无论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批判, 还是对情理冲突的揭示, 抑或对不可知的命运的无奈, 都有知识者对情的自我言说的特征。正因为如此, 民初“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不是通俗小说而是五四“灵的文学”的先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学与现代艺术观念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自主意识
    陈伟, 倪君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04-208. 
    摘要 ( 131 )   收藏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表达着强烈的自主意识, 主要体现在对个体权利的追求、对个体义务的担当和对栖居环境的批判三个方面。这一自主意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外来文化中先进观念的启发影响以及都市环境的孵化培育。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自主意识是美学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和组成部分。实践美学现代性不仅有历史意义, 而且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培育;有利于民主与法制更趋完备的和谐社会的建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技术与艺术嬗变——兼论“艺术终结”
    贾明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09-213. 
    摘要 ( 174 )   收藏
    现代技术对艺术的渗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艺术的特征, 在艺术领域中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成为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动力。艺术的发展总是和技术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技术非但没有束缚艺术的发展, 而且给了艺术表现以极大的自由。技术不仅使艺术走向大众, 帮助艺术实现了人类的想象和幻想, 而且已经内化在艺术的有机整体之中, 实现了技术向艺术的转化。因此艺术不会终结, 终结的只是某种艺术形态或者艺术的观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一种风格的“真实”——以纪录片为中心对艺术真实的反思
    连颖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14-218. 
    摘要 ( 265 )   收藏
    作为一种美学理想的“真实”在艺术中有多重含义, 可分为再现性真实、表现性真实和反思性真实。任何一门追求“真实”的艺术实际上都是将之作为一种“风格”, 即便在最真实的艺术——纪录片中都是如此。透过纪录片的档案性质, “真实”呈现为不可实现。“真实”对任何一门艺术而言, 都只是一种风格, 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伦理视角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艾滋病叙事
    邓寒梅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19-222. 
    摘要 ( 188 )   收藏
    艾滋病的出现与蔓延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的道德偏向和伦理亏欠。阎连科、宋江鹏等作家在作品中揭示了艾滋病蔓延过程中的伦理缺失:地方政府错误的发展理念和医疗行业的失序;现代人重利轻义的道德观念和性自由意识的泛滥。通过对艾滋病及其患者遭遇的描述, 作家希望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生命价值和健康权的关注。这也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在灾难降临时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的忧患意识与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析蒋子丹“荒诞小说”形式纠结与自我释放的美学结构
    罗璠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23-226. 
    摘要 ( 199 )   收藏
    蒋子丹对现代主义小说的探索, 主要表现在对“荒诞”小说的形式纠结与自我释放的审美结构之中。从刚开始写作时对于形式的困惑到后来形式的释放, 蒋子丹逐渐在形式上超越模仿而呈现出创作的自我风格, 在对小说形式的探索与实验中写出了自我对于人生的感悟与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魏晋风度”与求仙诗
    赵玲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27-230. 
    摘要 ( 228 )   收藏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 其文学样式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来得更彻底更全面。“魏晋风度”的形成和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诸多新局面, 其中求仙主题就是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创作主题。就当时政治、社会局势来看, 求仙成为文人挣脱精神枷锁, 寻求心灵慰藉的重要途径。从疑仙到求仙, 文人经过了心灵的洗礼, 创作灵感更是与宗教紧密联系, 求仙主题的出现为后代隐逸主题和山水田园诗的出现和发展作了铺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论坛
    廉租房制度的检讨与矫正——以辽宁省为例
    郑莹, 于骁骁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31-233. 
    摘要 ( 164 )   收藏
    住房权是公民维持其生存的基本权利。我国廉租房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 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解决贫困人群的住房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种种因素制约, 不可避免地造成制度本身发展的滞后以及实际运行中的欠缺。检讨与矫正现行廉租房制度, 有益于保证廉租房制度功能的释放及公民基本人权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俄语人才培养研究
    郑英魁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34-236. 
    摘要 ( 143 )   收藏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中俄交往日趋频繁, 俄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用人单位对俄语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中国俄语人才应该如何培养, 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的足够重视。扩大俄语学生的招生数量, 提高俄语毕业生的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哲学视阈中企业人事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研究
    王鑫, 赵继伦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37-239. 
    摘要 ( 104 )   收藏
    企业人事管理不仅是一种操作的规范,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 分析、探讨文化价值内涵和企业人事管理实践,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人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人事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满足企业人基本需要的价值理念, 二是满足企业人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价值理念, 以期帮助企业提高人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马鹏巍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1):  240-242. 
    摘要 ( 582 )   收藏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党的十七大强调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强国必先强教,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 需要和谐教育。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的教育思想以爱为核心, 倡导家庭教育中的爱和学校教育中的爱, 认为自然的教育法才是达到真理的唯一方法, 要素教育是其实现方式, 他通过道德教育、智育、劳动教育、体育等三方面阐述了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 以期对建立和谐社会的和谐教育体系给予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