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文化由土著文化移民文化、多民族杂糅文化和外域文化构成, 该地区的文化特征包括:文化人格的多重性、文化特质的包容性、文化视野的开阔性和文化品格的乐观性。研究这种区域文化特征, 州的经济合作, 特别是沿边口岸城市之间的合作及其内外腹地间文化交融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图分类号: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2〕张佳生:《满族文化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36页. 〔3〕孙进己、魏国忠、蒋秀松:《东北民族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13页. 〔4〕杨荣祥:《文化社会生态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76页. 〔5〕张抗抗:《东北文化中的俄罗斯情结》,《作家》2003年第10期. 〔6〕邴正:《东北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历史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9月22日. 〔7〕黄松筠:《论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吉林日报》2006年12月9日. 〔8〕逄增玉:《东北文化和文学现象分析》,《吉林社科讲坛》2007年6月24日. |
[1] | . 立法机制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扶贫开发博弈关系中的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79-81. |
[2] | 逄增玉. 文化大发展与东北振兴中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42-46. |
[3] | 关蓉晖. 诚信文化建设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103-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