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1): 200-203.

• • 上一篇    下一篇

知识者的自我言说——重读民初“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

张登林   

  • 发布日期:2018-08-21
  • 作者简介:张登林,1968年生,文学博士,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安徽 合肥 230601)。

  • Published:2018-08-21

摘要: 民初“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大都以悲剧告终, 其原因涉及人物命运、性格及社会根源, 多方面展现了社会转型期情爱世界的悲情波澜。小说无论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批判, 还是对情理冲突的揭示, 抑或对不可知的命运的无奈, 都有知识者对情的自我言说的特征。正因为如此, 民初“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不是通俗小说而是五四“灵的文学”的先导。

关键词: 民初言情小说, 社会批判, 性格悲剧, 情理冲突, 命运悲剧, 自我言说

中图分类号: 

  • I206.5

〔1〕周作人:《平民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1月第5号.
〔2〕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1),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第648-649页.
〔3〕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73页.
〔4〕魏绍昌编:《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8页.
〔5〕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壹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10-211页.
〔6〕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272页.
〔7〕觉我:《余之小说观》,《小说林》1908年第10期.
〔8〕昌切、李灵:《民初言情小说的悲剧意识》,《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9〕孔庆东:《通俗小说的流变与界定》,《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1] 左鹏军. 王钟麒戏曲创作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187-192.
[2] 徐仲佳. 中国都市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性爱观念与市民形象的塑造——以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小说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204-209.
[3] 高玉, 梅新林. 过渡、衔接与转型——重新定位中国近代文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167-173.
[4] 王鸿卿. "新小说"理论的"文体比较"思维与成就[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160-165.
[5] 刘永文. 晚清报刊小说的传播与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174-179.
[6] 鲍国华. 作为方法的报刊--晚清报刊文献与中国小说转型研究的可能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67-172.
[7] 胡全章. "心存邦国"和"诗人之诗"--清末《 时报 》诗歌和"平等阁诗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73-181.
[8] 〔韩〕吴淳邦. 张赤山与《海国妙喻》辑录之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82-189.
[9] 曹辛华. 论民国词集文献的整理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84-188.
[10] 马睿. 文献事实中的跨文化实践:从晚清民初的“西学中译”说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176-18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乔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地位及功能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40 -146 .
[3] 桓晓虹. 《文心雕龙》“申写郁滞”“吐纳文艺”论解——兼以古医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99 -206 .
[4]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5] 朱从兵. 中国铁路史研究方法漫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11 -115 .
[6] 毛宣国. 西方文论的阐释经验与中国文论的阐释立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81 -190 .
[7] 邱海平.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6 -9 .
[8] 刘志松. 清代河工贪冒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07 -113 .
[9]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10] 姚大志. 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0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