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1): 116-119.

• 经济理论前沿及热点 • 上一篇    下一篇

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分析

王倩双, 星黄蕊   

  • 发布日期:2018-08-21
  • 作者简介:王倩,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蕊,1987年生,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130012);双星,1988年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74)。

  • Published:2018-08-21

摘要: 服务于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碳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对碳金融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 也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碳金融凭借其资金融通、信息传递、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将外部性内部化等功能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基于欧盟14个国家2005—2009年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则进一步证实了碳金融对提高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为发挥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 中国应建立和完善由碳金融支持的场内和场外市场交易体系;应促进碳金融机构的发展, 加快碳金融产品的研发, 积极构建碳金融组织体系;应建立健全碳金融市场政策、碳金融组织服务政策、碳金融监管政策等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 碳金融, 低碳经济, 面板模型

中图分类号: 

  • F069.9:F830

〔1〕王亮亮、杨振宇:《碳金融:低碳时代的金融创新》,《中国石油报》2009年12月9日,第4版.
〔2〕The 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0”,May2010, Market 2010”,May 2010, http://iklim.cob.gov.tr/iklim/Files/eKutuphane/State%20And%20Trends%20of%20The%20Carbon%20Market_2010.pdf,Nov,2011.
〔3〕Paola Garrone,Luca Grilli,“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Expenditures in Energy R&D and Carbon Emissions per GDP?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nergy Policy, vol.38,no.10(2010),pp.5600-5613.
〔4〕阿斯普特朗·RW:《清洁能源投资》,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5-67页.
〔5〕拉巴特、怀特:《碳金融——减排良方还是金融陷阱》,王震、王宇等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121-146页.
〔6〕Levine, Ross,Zervos, Sara,“Stock Markets, 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vol.88,no.3(1998),pp.537-558.
〔7〕 杜莉、韩丽娜:《论碳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架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
〔8〕纪玉山、赵洪亮:《维护中国发展权视角下的国际碳博弈——兼议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问题之争》,《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
〔9〕唐跃军、黎德福:《环境资本、负外部性与碳金融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
〔10〕王永龙:《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分析》,《经济学家》2010年第11期.
〔11〕潘家华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10 年第4期.
〔12〕Holtz Eakin ,D. ,Newey ,W.,Rosen,H., “Estimating Vector Auto Regressions with Panel Data,” Econometrica ,vol.56,no.6(1988),pp.1371-1395.
〔13〕王留之、宋阳:《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现代财经》2009年第6期.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宁稼雨. 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价值评价主体差异及其评价标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88 -198 .
[3]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4] 晏辉. 伦理辩护与批判:城市化及其伦理后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67 -74 .
[5] 王朝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范畴·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5 -10 .
[6] 姚大志. 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21 -26 .
[7] 冯彦君. 退休金给付请求权困境的破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42 -49 .
[8] 蒋永穆. 积极探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多种实现形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9 -21 .
[9] 周启超.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文论的中国之旅--以"陌生化学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90 -199 .
[10] 冯静. "新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回顾与前沿问题展望"研讨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207 -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