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 由于资本的历史本性, 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的发展成为资本发展的必然逻辑。空间资本化发展使得资本获得了更加灵活的积累方式。资本既有历史的进步性又有历史的狭隘性, 因此对于空间资本化的发展应从两个方面考察和审理。空间资本化的发展不仅为当代资本的创新性存续寻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和存在形态, 同时也造就了资本发展的新的意识形态神话。洞穿这种意识形态迷雾成为当代资本批判的一个根本性历史路径。
中图分类号: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页. 〔2〕〔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277、276、56页. 〔4〕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3、109页. 〔7〕 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
[1] | 安维复. 唯物史观的“修辞学转向”:从技术决定到社会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23-31. |
[2] | 李晓元. 论“人力资源”的第一生产力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29-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