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期以来, 哲学界对于马克思的诗歌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未能给予其应有的思想史价值和意义, 但实际上, 诗歌应该是理解马克思思想演进的关键。以诗歌为关键词、以“出自思的必然性”的诗歌研究为中心重构马克思思想研究, 就是以“现代性”为历史语境, 以“现代性批判”为总问题, 对基于“现代性体验”的马克思的诗歌进行哲学价值的研究、思想意义的判断、形而上学的考察, 藉以阐发诗歌对于马克思思想生成的始源性意义, 把握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路径, 揭示诗意精神和审美维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之间的含蕴与关联。
中图分类号: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44页. 〔2〕〔9〕〔10〕维塞尔:《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论马克思主义神话诗学的本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6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4〕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页. 〔5〕〔6〕亚里士多德:《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1、286-287页. 〔7〕〔8〕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3页. 〔11〕施莱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64页. |
[1] | 郭晶. 现当代主体性哲学的合理形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33-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