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1): 26-31.

• • 上一篇    下一篇

资本的空间逻辑及其意识形态神话

庄友刚   

  • 发布日期:2018-08-21
  • 作者简介:庄友刚,1971年生,哲学博士,苏州大学哲学系、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教授(江苏 苏州 215123)。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C72007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ZXD011);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 Published:2018-08-21

摘要: 从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 由于资本的历史本性, 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的发展成为资本发展的必然逻辑。空间资本化发展使得资本获得了更加灵活的积累方式。资本既有历史的进步性又有历史的狭隘性, 因此对于空间资本化的发展应从两个方面考察和审理。空间资本化的发展不仅为当代资本的创新性存续寻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和存在形态, 同时也造就了资本发展的新的意识形态神话。洞穿这种意识形态迷雾成为当代资本批判的一个根本性历史路径。

关键词: 空间生产, 资本, 空间逻辑,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 

  • B032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页.
〔2〕〔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277、276、56页.
〔4〕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3、109页.
〔7〕 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1] 安维复. 唯物史观的“修辞学转向”:从技术决定到社会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23-31.
[2] 李晓元. 论“人力资源”的第一生产力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29-3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鲍国华. 作为方法的报刊--晚清报刊文献与中国小说转型研究的可能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67 -172 .
[4]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5] 夏庆波. 罗尔斯公共理性的“完善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5 -20 .
[6] 包先康. 农村养老服务协同供给模式建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38 -46 .
[7] 韩喜平, 王炳程. 中国农地流转风险甄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08 -112 .
[8] 阎浩岗. 茅盾与20世纪中国土地革命叙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61 -166 .
[9] 李继凯, 李国栋. 茅盾与中国大西北的结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72 -176 .
[10] 张慧芳, 艾天霞. 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分析--四大引擎与三驾马车协同发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29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