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1): 100-103.

• • 上一篇    下一篇

德国财产释明制度对应下的我国强制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

杨柳   

  • 发布日期:2018-08-21
  • 作者简介:杨柳,1979年生,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94),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0036)。
  • 基金资助:
    2011年浙江省法学会重点课题(2011NB24)

  • Published:2018-08-21

摘要: 德国强制执行框架内的财产释明制度一直以其周密的制度设计以及良好的实践效果成为各国相关立法的典范。与之相比, 我国的强制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具有前瞻性的立法优势。但是, 在制度构架层面缺少系统性;在制度适用层面缺少操作性。在保持自身优点的情况下借鉴德国财产释明制度的先进之处必将使我国的强制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更好的发挥服务于强制执行的功能。

关键词: 民事执行, 财产释明制度, 强制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 比较, 完善

中图分类号: 

  • DF522

〔1〕白绿铉:《韩国民事诉讼法·译者说明》,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公室编:《强制执行指导与参考》总第12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2〕黄文艺:《日本民事执行法的新近改革》,黄松有主编:《执行工作指导》总第20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第233页.
〔3〕Hans Friedhelm Gaul, Grundüberlegungen zur Neukonzipierung und Verbesserung der Sachaufkl?rung in der Zwangsvollstreckung, ZZP 108 (1995), S. 3.
〔4〕Gaul, ZZP 85 (1972); ders., 108(1995).
〔5〕E1931, S. 404f.
〔6〕Eberhard Schilken: DGVZ 1995, 133 (139); ders., DGVZ 1991, 97 (100); ders., DGVZ 1995, 133 (139); ders., DGVZ 1991, 97 (100); ders., DGVZ 1990, 97(98).
〔7〕Burkhard Hess, Rechtspolitische Perspektiven der Zwangsvollstreckung, DGVZ2010 (A 1851), S. 8.
〔8〕BverfGE 61, 126, 136.
〔9〕Hans Friedhelm Gaul, Grundüberlegungen zur Neukonzipierung und Verbesserung der Sachaufkl?rung in der Zwangsvollstreckung, ZZP 108 (1995), S. 22.
〔10〕博客哈特·海斯:《中国强制执行法草案与欧洲执行法的比较》,黄松有主编:《强制执行法起草与论证》(第二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2页.
〔11〕黄年:《国家执行威慑机制建设亟待民诉法修改提供法律依据》,《法制日报》2007年8月10日.
〔12〕陈灿平:《司法改革及相关热点探索》,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65-66页.
〔13〕Motiv auch bei Eberhard Schilken, Zur Reform der Sachaufkl?rung in der Zwangsvollstreckung, Rpfleger 12 (2006), S. 638.
〔14〕Vgl. §882 c Abs. 1 Nr. 1 das Gesetz zur Reform der Sachaufkl?rung in der Zwangsvollstreckung (29. Juli2009).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魏旭. 论市场价值及其与平均价值、市场价格的辩证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4 -60 .
[4] 谭安奎. 洛克式自然财产权与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1 -20 .
[5] 冯彦君. 退休金给付请求权困境的破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42 -49 .
[6] 王蒙,刘刚. 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一个经济增长分解框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65 -73 .
[7] 陈刚. 城市的企业家精神:城市规模影响创业的经验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83 -93 .
[8] 王嘉军. 朗西埃对利奥塔崇高美学及法国理论"伦理转向"的批判--兼以列维纳斯哲学对其回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200 -206 .
[9]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10] 林怀艺. 马克思、恩格斯“革命遗嘱执行人”思想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