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2): 138-143.

• 生态政治的再审视 • 上一篇    下一篇

明末清初郑氏海商集团对日贸易制度初探

荆晓燕   

  • 发布日期:2018-08-25
  • 作者简介:荆晓燕, 1981年生,历史学博士,青岛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讲师(山东 青岛266071)。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明末清初,郑氏海商集团逐渐成为东南沿海的霸主,在对日贸易中处于垄断的地位。该集团内部运用各种制度对中日贸易进行组织和管理,其中主要有牌饷制度、五商制度和公司制度。这些制度在对日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郑氏海商集团发展壮大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郑氏海商集团, 中日贸易

中图分类号: 

  • K249

〔1〕周峥:《日本平户岛上的郑成功史迹》,《文物天地》1985年第4期.
〔2〕山悌二郎:《長崎の唐人貿易》,東京:吉川弘文館,1964年,第30页.
〔3〕余宗信:《明延平王台湾海国纪》,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73页.
〔4〕〔6〕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4《伪郑附略》,《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二辑,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第81、80-81页.
〔5〕江日昇:《台湾外记》卷4,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8页.
〔7〕江日昇:《台湾外记》卷3,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2页.
〔8〕杨彦杰:《一六五〇—一六六二年郑成功海外贸易的贸易额和利润额估算》,《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4页.
〔9〕曹永和:《从荷兰文献谈郑成功之研究》,《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57-358页.
〔10〕江日昇:《台湾外记》卷6,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2页.
〔11〕高育仁主修:《重修台湾省通志》卷3,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第124页.
〔1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十七世纪台湾英国贸易史料》,台北:众文图书公司,1960年,第27页.
〔13〕〔16〕“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己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07-409、577页.
〔14〕张菼:《关于台湾郑氏的“牌饷”》,《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页.
〔15〕倪在田:《续明纪事本末》卷7《闽海遗兵》,顺治八年八月,清光绪二十九年铅印本.
〔17〕南栖:《台湾郑氏五商之研究》,《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6页.
〔18〕中国科学院编:《明清史料》(丁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51年,第298-299页.
〔19〕陈宗仁:《“公司”源流初探——兼论明清时代商船的人员结构及其隶属关系》,陈捷先主编:《清史论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20〕陈东有:《试论郑氏集团在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D
[1] 柏桦. 清王朝罪犯发遣新疆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17-125.
[2] 倪玉平. 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试论清朝咸、同时期的财政转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87-96.
[3] 刘平. 清朝海洋观、海盗与海上贸易(1644—1842)[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97-105.
[4] 倪屹. 穆克登勘定的图们江源考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21-125.
[5] 房宏琳,陈佳馨.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94-99.
[6] 李学成. 满族八大家与八大姓新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52-155.
[7] . 从档案文献看海城侯氏与黄瓦窑的经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35-141.
[8] . 明清时期天主教中国教区的“祭礼之争”——一种礼仪视角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46-151.
[9] . 清康熙开海后中国对日贸易重心北移原因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64-168.
[10] 关亚新. 清代辽西地区的毡帽制造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75-177.
[11] 陈志刚. 论清代前期颇罗鼐总理藏政的历史原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45-150.
[12] 阎光亮. 清代科举家族的百科全书——评《清代科举家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88-189.
[13] 王小侠. 清代中叶人口增长负效应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03-107.
[14] 祖伟. 略论清初崇德会典的议定[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63-165.
[15] 张杰. 清代满族萨满教祭祀神杆新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99-1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