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3): 60-65.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角 • 上一篇    下一篇

单位体制阻隔背景下福利的社会排斥

吕庆春, 李军良   

  • 发布日期:2018-08-25
  • 作者简介:吕庆春,1967年生,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重庆 401120),重庆科技学院教授(重庆 401331);李军良,1966年生,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重庆 40133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9&ZD06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XSH002)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改革开放促使高度整合与低度分化为主要标志的社会逐步变迁,单位体制逐渐被打破,市场化与社区化的属性不断显现。然而,在一个单位体制隔离很深的社会里,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社会福利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单位体制的特色。单位体制区隔导致了福利的不同政策及价值取向,不同体制下的成员在获得和享受福利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形成福利的体制隔离和排斥。通过深化改革逐步打破体制区隔,改变不同体制背景下社会成员福利的巨大差距,使福利由单位体制福利逐渐朝着均衡化和公平化的社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单位体制, 阻隔, 福利,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中图分类号: 

  • C913.7

〔1〕黄冲、王超:《体制外员工:同工不同酬是就业歧视》,《中国青年报》2007年8月7日.
〔2〕〔4〕T.H.Marshall,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and Other Essay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0,pp.10-11,p.27.
〔3〕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22-123页.
〔5〕吕庆春、伍爱华:《异化的范式转移——基于消费异化的视角》,《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
〔6〕钟晶晶:《国家电网分公司被曝集资建房每平米仅1000多元》,《新京报》2011年5月4日.
〔7〕王红茹:《专家建议每年投入3千亿建立初级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8月7日.
〔8〕罗桢婷:《农民工健康靠什么保障》,《人民日报》2005年8月4日.
〔9〕今日高俊:《社会阶层与政治》,赵华敏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第11页.
〔10〕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页.
〔11〕保罗·皮尔逊:《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汪淳波、苗正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1页.
〔12〕白天亮:《相同工作收入相差10倍按劳还是按身份分配》,《人民日报》2007年7月16日.
〔13〕郑军、庞山岚等:《同样是员工体制外凭啥低一等》,《华西都市报》2007年8月8日.
〔1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60页.
〔1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2页.
[1]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62.
[2] 高和荣. 底线公平对西方社会保障公平理论的超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63-69.
[3] 高传胜.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70-76.
[4] 王远. 从“民本”到“人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思想传统与当代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4-59.
[5] . 养老保障迈入服务时代的制度文化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41-45.
[6] . 中国失独者贫困状况及救助体系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46-50.
[7] . 社会政策视阈下失独老人社会生活的重新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51-56.
[8] 王慧博.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融入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58-64.
[9] 高连克.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58-62.
[10] 高文敏. 中国社会保险公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81-182.
[11] 陈瑾玫. 辽宁省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103-106.
[12] 徐道稳. 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建设徐道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62-66.
[13] 邹丽丽. 老年人口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能力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45-48.
[14] 刘晓南. 辽宁省社会保障试点工作跟踪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50-54.
[15] 贾玉娇. 反思与探讨:农村残疾人精准扶贫的目标与实践——基于新加坡的经验借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64-7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