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4): 58-61.

• 城市生态构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若干思考

赵兴伟   

  • 发布日期:2018-08-27
  • 作者简介:赵兴伟,1979年生,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36)。

  • Published:2018-08-27

摘要: 意识形态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民族利益、保证国家安全的一道坚固屏障。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和斗争并没有因为冷战的结束而走向终结,由于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中国“西化”、颠覆的图谋。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日益显现出复杂难控的局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使大众乐于接受和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构筑起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安全, 挑战, 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 

  • B036

〔1〕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第5页.
〔2〕江泽民:《关于加强党校建设的几个问题》,《新时期党的建设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96页.
〔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第1版.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第1版.
〔5〕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页.
〔7〕涂成林、史啸虎:《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以广州为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96页.
〔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1年7月2日,第1版.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谭安奎. 洛克式自然财产权与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1 -20 .
[4] 殷杰, 尚凤森. 意识的本质、还原与意义——科赫意识思想简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47 -52 .
[5] 白维军. 精准扶贫的风险识别与治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72 -78 .
[6] 曾业英. 沈翔云回国参加过自立军起义考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34 -141 .
[7]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8] 程恩富, 谢长安.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本质、特征、影响及中国对策——纪念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00周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54 -63 .
[9] 胡海峰, 王爱萍. 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因素与效应分析——基于穆迪和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64 -70 .
[10] 杨波. 数字时代录音制作者权利的法律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98 -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