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射猎活动历史悠久,在唐代更是受到皇室贵族、文人墨客、公子游侠的喜爱,百余首射猎诗歌,创作群体多样,上至帝王,中有大臣、文人,旁及僧侣道士。有兴之所至之作,有谏猎、观猎诗,有场面的描写和姿态的刻画,还有对猎鹰、猎马、猎犬的歌咏,突出表现追逐于山林原野间的豪情,抒发胸臆,展现驰骋于天地间的青云壮志。其诗中多运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场景气氛,规模宏大,具体描写生动鲜活。总体而言,由于射猎活动发生时的基调大气而愉悦,故其诗歌大多表现达观的人生态度和豁然的心境, 以及积极向上的志向和目标。
中图分类号:
〔1〕《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15-416页. 〔2〕欧阳修:《新唐书》卷十六,《二十五史》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第4173页. 〔3〕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558页. 〔4〕〔5〕欧阳修:《新唐书》卷一,《二十五史》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第4135、4135-4136页. 〔6〕〔7〕王谠:《唐语林校证》,周勋初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4、758页. 〔8〕段成式:《酉阳杂俎》,曹中孚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58页. 〔9〕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七,《二十五史》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第4261页. |
[1] |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178. |
[2] | 王锺陵.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8-160. |
[3] | 胡胜.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以“车迟斗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1-166. |
[4] | 章建文. 清初文学批评语境下张英的文学观——以《御选古文渊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7-173. |
[5] | 杜桂萍,马丽敏. 经学思维与俞樾戏曲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90-199. |
[6] | 王颖. 论《老学庵笔记》的小说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08-212. |
[7] | 周淑婷. 金圣叹“奇绝”审美范式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8-221. |
[8] | 李建国. 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02-217. |
[9] | 祁志祥. 清代词论的“尊体”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4-153. |
[10] | 赵毓龙,胡胜. 因循与重构:《昇平宝筏》对西游故事的改造——以“黄袍郎”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4-158. |
[11] | 郭世轩.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9-162. |
[12] | 丁建定,任志强.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39-44. |
[13] | 殷学国. 鲧的变形:中国古代天灾救济叙事观念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1-176. |
[14] | 胡建次. 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婉约与豪放之宗的消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7-181. |
[15] | 魏洪洲. 陈、白二氏《九宫谱》《十三调谱》考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9-1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