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6): 54-59.

• 当代政治哲学前沿问题 • 上一篇    下一篇

告别中世纪的三次理性革命——从霍布斯到马克思

田冠浩   

  • 出版日期:2012-11-15 发布日期:2018-08-28
  • 作者简介:田冠浩,1984年生,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讲师(吉林 长春 130024)。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06)

  • Online:2012-11-15 Published:2018-08-28

摘要: “基督教中世纪”对于在其解体过程中出现的现代世界具有持续而重大的影响。这体现在:第一,现代理性从中世纪政治、思想方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并非是在它的早期阶段一劳永逸地完成了的课题,在诸如自由主义(洛克)、道德主义(康德)、国家主义(黑格尔)等根本性的现代社会方案的创制中实际上都混入了重要的基督教中世纪元素;第二,现代性危机始终伴有中世纪危机的影子,现代理性正是在与“中世纪”艰苦卓绝的竞争中实现的自我更新,以及克服或缓解它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缺陷;第三,这种与“中世纪”的持续竞争使现代理性保持了自我批判和调整的可能性。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尤为重要。

关键词: 基督教, 市民理性, 道德理性, 社会理性, 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 

  • B08

〔1〕皮埃尔·莫内:《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27页.
〔2〕〔5〕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7、40、14章.
〔3〕沃格林:《没有约束的现代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7-208页.
〔4〕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7页.
〔6〕彼德·拉斯莱特:《洛克<政府论>导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88页.
〔7〕恩伯莱、寇普编:《信仰与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5-137页.
〔8〕约翰·奥尔:《英国自然神论:起源和结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9〕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0页.
〔10〕彼得·甘西:《反思财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6页.
〔11〕布卢姆:《巨人与侏儒》,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
〔12〕〔13〕卢梭:《爱弥儿》,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383-397、411-420页.
〔14〕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15〕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2-294页.
〔16〕克里斯·桑希尔:《德国政治哲学:法的形而上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3页.
〔17〕〔20〕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3、612页.
〔18〕〔19〕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康德与启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7、37页.
〔21〕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22〕泰勒:《黑格尔》,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567-568页.
〔23〕〔2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51、186页.
〔24〕黑格尔:《宗教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82页.
〔2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56-257页.
〔27〕〔2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53、360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90页.
〔30〕〔31〕〔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9、15页.
〔3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3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2004年,第928-929页.
[1] 沈忻昕. 我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效能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5-59.
[2] 马特. 论惠特曼城市生态诗学中的“道”[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58-164.
[3] . 黑格尔、分析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未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6-21.
[4] . 当代社群主义的共同体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32-37.
[5] 孙慧. “卡尔纳普问题”·卡西尔思路·现代哲学的可能进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45-48.
[6] 刘明合. 人的发展研究的交往视角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35-40.
[7] 李尚德. 俄罗斯哲学研究之管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8-14.
[8] 宋一苇. 事件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19-25.
[9] 贾丽艳. 论人的观念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178-180.
[10] 陆杰荣, 臧峰宇. 形而上学的"规定"与其未来指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22-25.
[11] 王会平. 哲学的困惑:人类的"形上追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4-7.
[12] 王雨辰. 评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34-39.
[13] 张文喜. 论笛卡尔与胡塞尔的身体观及其实践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15-18.
[14] 马自力.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21-25.
[15] 杨寿堪. 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9-1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