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3 ›› Issue (5): 181-186.

•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 • 上一篇    下一篇

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李健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

文学武   

  • 出版日期:2013-09-20 发布日期:2018-08-07
  • 作者简介:文学武,1968年生,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240)。
  • 基金资助:
    辽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2013lslktzifx-14)

  • Online:2013-09-20 Published:2018-08-07

摘要: 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普遍追求科学实证精神、关注作品宏大叙事主题的格局中,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却有着独特的风格。他在维护文学批评的尊严、独立,在沟通西方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批评的交汇、融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大大增强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审美意识。这表明了批评家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某种必要的自省,其理论建构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着纠偏的意义。但由于过于推崇直觉和印象,导致了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科学和理性精神不足的缺陷,与整个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潮产生了一定的抵牾。

关键词: 李健吾, 文学批评, 审美意识, 印象主义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朱光潜:《诗论·抗战版序言》,《朱光潜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4页。〔2〕郭沫若:《批评——欣赏——检察》,《创造周报》1923年第25号。〔3〕朱光潜:《编辑后记》,《文学杂志》1947年第1卷第2期。〔4〕周作人:《文学上的宽容》,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页。〔5〕李健吾:《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序言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页。〔6〕〔10〕〔16〕李健吾:《答巴金先生的自白》,李健吾:《咀华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16、16、14-15页。〔7〕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第2号。〔8〕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1928年第1卷第8期。〔9〕李健吾:《跋》,李健吾:《咀华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4页。〔11〕李健吾:《跋》,李健吾:《咀华集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12〕〔13〕〔29〕李健吾:《叶紫的小说》,李健吾:《咀华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6、128、127页。〔14〕李健吾:《画梦录》,李健吾:《咀华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3页。〔15〕〔19〕〔21〕李健吾:《边城》,李健吾:《咀华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28、28页。〔17〕沈从文:《沫沫集·论徐志摩的诗》,《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18〕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26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20〕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香港:昭明出版社,1976,第251页。〔22〕唐湜:《前记》,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第1页。〔23〕唐湜:《读〈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第211页。〔24〕李健吾:《爱情三部曲》,李健吾:《咀华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25〕李健吾:《篱下集》,李健吾:《咀华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页。〔26〕李健吾:《八月的乡村》,李健吾:《咀华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27〕李健吾:《咀华集》,李健吾:《咀华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5页。〔28〕巴金:《〈爱情三部曲〉》作者的自白——答刘西渭先生》,1935年12月1日《大公报·文艺副刊》。〔30〕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5页。
[1] 黄万华. 国家认同和世界意识:东北抗日戏剧的新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62-169.
[2] 段从学. 大地,或者说愚昧的意义--论《生死场》的"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0-177.
[3] 黎保荣. 何 为 科 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95-202.
[4] 冯静. 殖民权力场域与东北现代文学话语建构——以《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考察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74-179.
[5] 张娟. 都市文化语境下的学衡派生存悖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3-217.
[6] 汪沛. 新文化的重释与新倡——“中国新文化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5-228.
[7] 刘东方. “1918年起点说”申议——以《新青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1-187.
[8] 宛小平,朱亚坤. 功利和超功利——基于朱光潜和鲁迅的一场争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8-193.
[9] 刘朝霞. 物化·奴化·异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形象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89-192.
[10] 时世平. 以日为鉴:近代中国文学语言转型的他者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3-188.
[11] . 纪实与回忆:论郭沫若、谢冰莹对从军北伐的不同书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70-174.
[12] . 在现代性中开启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75-180.
[13] . “民国”的文学史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89-195.
[14] 李红梅.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乐天精神[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29-233.
[15] 黄万华. 战时中国文学呈现的中外文学交流[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90-19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