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1): 170-175.

• 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 • 上一篇    下一篇

《水浒传》传播接受史上的政治阐释

高日晖   

  • 发布日期:2015-02-15
  • 作者简介:高日晖,文学博士,大连大学文学院教授(辽宁 大连116622)。

  • Published:2015-02-15

摘要: 政治因素一直存在于历代《水浒传》读者的接受视野中。明代早期的《水浒传》读者基于边患忧虑,大都持“忠义”说。金圣叹“削忠义”本来出于反对招安强盗的政治观点,不料金本《水浒传》在清代却以“诲盗”而被禁。近代,有人从政治革新的需要出发,把《水浒传》阐释成宣扬民主的政治小说。新中国成立之初,读者的政治立场转变到反抗者一方,把《水浒传》当做阶级斗争的文学范本。1975年,“四人帮”把毛泽东“反修防修”的文学案例,“活学活用”到了他们的政敌身上。

关键词: 水浒传, 传播, 接受, 政治

中图分类号: 

  • I206.2/7

〔1〕〔2〕〔3〕〔4〕〔15〕〔18〕〔19〕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7、170、192、168、510、349、347页。〔5〕 李贽:《焚书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09页。〔6〕《钟伯敬批评忠义水浒传》,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页。〔7〕高日晖、洪雁:《水浒传接受史》,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114页。〔8〕〔9〕〔10〕〔11〕〔12〕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12、12、81、7页。 〔13〕〔14〕王利器编:《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44页。〔16〕黄霖、韩同文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8页。〔17〕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324页。〔20〕胡邦炜:《〈水浒〉宣扬的是农民社会主义乌托邦思想》,《水浒争鸣》1982年第1辑。〔21〕 刘明华:《〈水浒〉:绿林世界的乌托邦》,《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22〕冯雪峰:《回答关于〈水浒〉的几个问题》,《文艺报》1954年第5期。〔23〕《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4页。〔24〕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5页。〔25〕《开展对〈水浒〉的评论》,《人民日报》1975年9月4日。〔26〕董志新:《毛泽东读〈水浒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7〕《毛泽东评〈水浒传〉的前前后后——芦荻访谈录》,《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3期。〔28〕《毛泽东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8-869页。〔29〕http://blog.sina.com.cn/anlizhi169.〔30〕http://bbs.culture.163.com/bbs/ltgch/235828915.html.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