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1): 23-27.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角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建构策略

李凌燕   

  • 发布日期:2015-02-15
  • 作者简介:李凌燕,文学博士,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传播系副教授(上海 201620)。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058);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规划项目

  • Published:2015-02-15

摘要: 话语是社会价值的呈现方式,是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投射到语言表达式上的显性结果,具有文化塑造意义。新媒体语境下话语权的分解与嬗变使大众文化呈现出草根化与弱意识形态性、低俗化与娱乐至上、人性异化与信仰缺失等症候。要引领大众文化良性健康发展,就必须抓住话语生成与传播等环节,通过实施话语引导策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的解释力、影响力与传播力。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 话语权, 大众文化, 话语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 G20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1页。〔2〕丁柏铨:《主流话语边缘化困局待解》,《人民论坛》2012年第5期(上)。〔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6页。〔4〕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伦敦:丰塔那出版社,1976年,第199页。〔5〕Erich Fromm,Man for Himself,An Inquiry Intothe Psychology of Ethic,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7,p.47.〔6〕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中文版序言”,第1-2页。〔7〕章剑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话语方式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
[1] . 汉英文化语言场域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46-50.
[2] .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51-55.
[3] 卞地诗, 李兆友.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中的新时期传媒体制变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52-255.
[4] 张晶. 社会美育与大众传媒的艺术性要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201-20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