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美国总统哈里·斯·杜鲁门命经济学家埃德温·鲍莱组成调查小组,对日本在中国东北14个行业的资产情况进行调查后形成英文版《日本在满洲资产的报告》。此《报告》仅为美国总统制定战后政策提供参考,故印量极少,并一直未公开披露。《报告》是了解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东北侵占资产情况最为全面和权威的资料之一。它从客观角度,通过广泛实地调查和对大量数据的记录统计,揭示出日本对中国东北资源和经济掠夺的实况。这里对《报告》首次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
〔1〕〔2〕〔3〕〔5〕〔7〕Edwin W.Pauley,Report on Japanese Assets in Manchuria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1946,pp.1,247,2-3,4,15. 〔4〕 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第二册,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53年,第10页。 〔6〕张福全:《辽宁近代经济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772页。 |
[1] | 庄芮. 美国参与亚太自贸区的行为逻辑与对中国的策略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77-86. |
[2] | 任保平. 新常态下以再工业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88-93. |
[3] | 隋映辉. 全球经济竞争与科技产业结构调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50-55. |
[4] | 何月香. 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新增长点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83-87. |
[5] | 汪前元. 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模式的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60-63. |
[6] | 胡峰.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64-68. |
[7] | 吴先明. 论东亚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68-71. |
[8] | 张天维, 鲁畅. 中国加入WTO与全球利益分配态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79-82. |
[9] | 李艳玲. 战后美国城市更新改造中的私有企业[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88-91. |
[10] | 韩喜平, 刘永梅. 中国现代民生福祉增进轨迹——基于民生制度与民生能力建设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38-143. |
[11] | 周启运, 田彬彬.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FDI流量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的经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09-114. |
[12] | 赖德胜, 陈建伟. 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创新型国家——OECD成员国的经验与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125-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