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2): 36-40.

• 民间金融的法治化路径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的传统借鉴与当代反思——论《明儒学案》的哲学史意义

张圆圆   

  • 出版日期:2015-04-15 发布日期:2015-04-15
  • 作者简介:张圆圆,哲学博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 基金资助: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2014-Q1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项目(14D062)

  • Online:2015-04-15 Published:2015-04-15

摘要: 中国哲学史学科自建构以来,经历了“以西释中”、“以中释中”、“以马释中”等多元交汇的诠释路径。但至今为止,在选择何种诠释模式重构中国哲学史这一问题上,学界尚存多种声音。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中国传统学术史的一部经典文本,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史著作。它不仅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案体”体裁,而且在创造性地继承以往学术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学术史方法论。其在民族哲学话语体系中呈现出的明代理学史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回顾与反思以往中国哲学史学科建构的既得成果,从哲学史角度继续深入研究《明儒学案》,在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优越性、探寻一条具有民族独立性的中国哲学史诠释路径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明儒学案, 诠释模式, 传统借鉴

中图分类号: 

  • B249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3〕梁启超:《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东方杂志》第21卷第3号,1924年2月。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12页。
〔5〕萧萐父:《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0页。
〔6〕孙少华:《饶宗颐先生文史治学法管窥》,《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 魏义霞. 梁启超对康有为宗教思想的凸显及用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25-3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