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3): 182-188.

• 经济理论前沿及热点 • 上一篇    下一篇

清初流人诗与东北地域文化的“疏”与“合”

刘磊,王珏   

  • 出版日期:2015-06-15 发布日期:2015-06-15
  • 作者简介:夏中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40)。

  • Online:2015-06-15 Published:2015-06-15

摘要: “1985”年是80年代文论这出学术史剧的第一高潮,是“思想解放”运动唤醒的文论之春。黄海澄、林兴宅、刘再复等代表性人物护卫文学在学术论域的尊严,正本清源,从“系统论”对“反映论”的规避开始,理顺“方法—对象”的互契关系,打破独断的方法论,实现“主体论”对“反映论”的终结。作为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当代演化的重大拐点,“1985”方法论年蕴结着百年文论思维所以会发生转型的思想史密码。

关键词: 文艺反映论, “去反映论”, 系统论, 主体论

中图分类号: 

  • I206.7

〔1〕〔2〕〔3〕〔4〕〔5〕〔6〕〔10〕〔11〕〔12〕〔32〕〔33〕刘再复:《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近年来我国文学研究的若干发展动态》,《文学的反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5、14、30、30、32、4、27、30、30、30-31页。
〔7〕〔8〕〔9〕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559、561、17页。
〔13〕〔 14〕〔15〕〔16〕〔17〕〔18〕〔19〕〔20〕〔21〕〔22〕〔23〕〔24〕〔26〕〔27〕〔28〕〔29〕〔30〕〔45〕黄海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美学原理》自序,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1、10、21、25、11、11、26-27、27、110、4、4、1、2、1、64-81、9页。
〔25〕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0年,第34页。
〔31〕〔34〕〔35〕〔36〕〔37〕林兴宅:《我渴求精神的超越》,《艺术生命的秘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65、264、263、263、263页。
〔38〕〔42〕林兴宅:《关于文艺未来学的思考》,《艺术生命的秘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18、219页。
〔39〕〔40〕〔41〕〔43〕〔44〕林兴宅:《文明的极地——诗与数学的统一》,《艺术生命的秘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28、233、231、231、228页。
〔46〕刘再复:《用系统方法分析文学形象的尝试——谈林兴宅〈论阿Q性格系统〉》,《文学的反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21页。
〔47〕洪申我:《从现实的困扰到精神的超越——我所了解的林兴宅》,《艺术生命的秘密》序,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5页。
〔48〕夏中义:《评〈文学的基本原理〉的方法论》,《思想实验》,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142-159页。
〔49〕〔50〕〔51〕〔52〕〔53〕〔54〕〔57〕〔58〕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的反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55、57、56、58、73、78、59、54页。
〔55〕〔56〕李泽厚:《意境杂谈》,《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31、333页。
〔59〕刘再复:《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文学的反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40页。
[1] 黄念然. 论"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探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3-20.
[2] 蔡长青. 人文情怀:林非学术与创作的共同指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203-206.
[3] 吕周聚. 论村上春树的中国情结与创伤记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76-183.
[4] 杨剑龙. 知青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论新世纪的知青电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84-188.
[5] . 新世纪都市情感小说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07-212.
[6] .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11-214.
[7] . 1960年代下半期中国文艺思想与《讲话》——以《人民日报》1967、1970年两个纪念专栏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15-222.
[8] 罗宗宇. 论中国现当代小说创作中歌谣现象的叙事类型和成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34-240.
[9] 徐正英, 李飞跃. 修辞立诚 诚朴雄伟——读纪宝成先生《乐斋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233-236.
[10] 董文桃. 论苏青创作的文学史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237-240.
[11] 周景雷. 后乡村叙事:后工业时代的乡村呈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67-171.
[12] 张荣翼. 文学传播中的当代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52-156.
[13] 何锡章. 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兴起、"繁荣"与政治文化心理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54-56.
[14] 张利群. 中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情结与焦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148-152.
[15] 姜国忠. 金庸小说魅力散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169-17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任秋娟. 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26 -132 .
[4]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5]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6]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7]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8]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9]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10]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