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3): 33-38.

• 社会学问题的多维度思考 • 上一篇    下一篇

生产方式的正义:马克思正义论的存在论视野

袁立国   

  • 出版日期:2015-06-15 发布日期:2015-06-15
  • 作者简介:曾军,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3)。

  • Online:2015-06-15 Published:2015-06-15

摘要: 托多洛夫与克里斯蒂娃具有极为相似的学术历程,但结果迥异:克里斯蒂娃刚到法国就实现了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转向,而略早两年到巴黎的托多洛夫直到1980年代之后才开始告别结构主义,实现学术转向。这一迟到的转向与托多洛夫个人的人生经历和身份认同有密切的关系。巴赫金思想在托多洛夫的学术转向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托多洛夫的转向是从“文学之内”向“文学之外”的转向,是从结构主义向对话主义的转向。

关键词: 托多洛夫, 结构主义, 克里斯蒂娃

中图分类号: 

  • I0

〔1〕Dusan I.Bjelic,Normalizing the Balkans:Geopolitics of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iatry,Farnham:Ashgate,2011,p.91.
〔2〕 Karine Zbinden,Bakhtin between East and West:Cross-Cultural Transmission,Oxford:Legenda,2006.
〔3〕〔加〕克莱夫·托姆逊:《巴赫金在法国》,朱涛译,《俄罗斯文艺》2011年2期。
〔4〕Cotherine Portevin and Tzvtan Todorov,《越境者的思想》,孙传钊译,思与文,http://www.chinese-thought.org/ddpl/005205.htm
〔5〕〔16〕〔法〕托多罗夫、钱林森:《责任和乐趣:我的漂泊与探索的旅程》,《中华读书报》2008年9月17日。
〔6〕〔7〕〔14〕〔法〕茨维坦·托多洛夫:《失却家园的人》,许钧、侯永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9、3、177-178页。
〔8〕许钧:《导读:从流亡者之梦到知识分子的良知》,〔法〕茨维坦·托多洛夫:《失却家园的人》,许钧、侯永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V页。
〔9〕〔法〕茨维坦·托多洛夫:《失却家园的人》,许钧、侯永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4、1页。
〔10〕〔法〕茨维坦·托多洛夫:《失却家园的人》,许钧、侯永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6、9、12页。
〔11〕〔法〕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83页。
〔12〕〔法〕罗兰·巴特:《结构主义活动》,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二卷作品系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70页。
〔13〕〔法〕茨维坦·托多洛夫:《诗学》,赵毅衡主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89页。
〔15〕〔法〕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64-165、184-185页。
〔17〕〔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8〕Jonathan Culler,The Literary of Theory,Pal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23.
[1] 毛宣国. 经学阐释背景下的孔颖达诗学理论及其地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65-176.
[2] 于雪棠. 儒道两种视角的“在宥”阐释——兼及文本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77-185.
[3] 程勇. 论理学文论话语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86-192.
[4] 殷学国. 正名与正谊:"母题"观念的中西形态与方法衍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85-194.
[5] 张江. 文学理论的未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77-183.
[6] 陈军. 自由哲学与文类规则:萨特文类观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84-189.
[7] 章辉. 论文艺与政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68-175.
[8] 高山奎. 政治哲学的“古今”之辩——施特劳斯与科耶夫的三个理论歧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27-32.
[9] 赵儒煜,阎国来. 产业脆弱性对欧债危机的作用机理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00-108.
[10] 祁志祥. 明代曲学中的本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71-177.
[11] . 文学理论的未来与中国文化诗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42-149.
[12] . “武器论”: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17-220.
[13] . 构建不同于西方诠释学的新诠释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78-187.
[14] 高楠. 从命运神坛走下来的历史生存——就当下文学的工人生活写作而重读《共产党宣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92-198.
[15] 刘巍. “工业题材”的命名规定、时代取向与话语魂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99-2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4]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5] 白续辉. 领海基点保护视角下岛礁灭失国际法问题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01 -107 .
[6]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7]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8]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9]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10]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