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3): 60-65.

• 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 •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刘亚军   

  • 出版日期:2015-06-15 发布日期:2015-06-15
  • 作者简介:袁立国,哲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终南文化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126)。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3YJC720023)

  • Online:2015-06-15 Published:2015-06-15

摘要: 现代政治哲学的正义论问题肇始于亚当·斯密。斯密在论述现代市民社会史时提出了“交换方式的正义”,以此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伦理规范原则。此后,李嘉图社会主义者从劳动价值论出发,通过诉求于劳动者“公平的份额”,形成了“分配方式的正义”原则。马克思认为,聚焦于财富分配领域的“分配方式的正义”是一种庸俗的社会主义,它忽略了对更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领域的考察。而生产方式表征人的存在方式。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首先表现为人被奴役、异化与剥削的存在状况,这是相对于分配关系而言的更为根本的不义。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论》对正义论话语的介入所昭示的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正义”,这不仅是由于“生产方式制约分配方式”,只有立足于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合理地想象科学社会主义的可能道路,并且还因为“生产方式的正义”以满足人之个性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理念,表达了社会主义作为“劳动共同体”的新精神原则。

关键词: 生产方式的正义, 马克思, 《资本论》, 存在论

中图分类号: 

  • B03

〔1〕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卷,刘莘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304页。
〔2〕温奇:《斯密的政治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3〕〔4〕斯密:《道德情操论》,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98、103页。
〔5〕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2-123页。
〔6〕〔17〕〔23〕〔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1、539、520、137页。
〔7〕〔18〕〔19〕〔20〕〔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6、435-436、435、435、77-78页。
〔8〕〔1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9、928-929页。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3-204页。
〔10〕〔15〕〔16〕〔25〕《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6、874、683、96页。
〔11〕〔12〕柯尔施:《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阶级运动》,徐崇温、熊子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54、82页。
〔14〕卢克斯:《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田世锭、段忠桥、袁聚录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04-105页。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24〕麦卡锡:《马克思与古人:古典伦理学、社会正义和19世纪政治经济学》,刘森林、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1页。
[1]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11.
[2] 王庆丰. 欲望形而上学批判——《资本论》的形上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11.
[3] 周嘉昕.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四个基本问题——基于思想史和理论逻辑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2-20.
[4] 吴照玉. 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根源及其解决路径——皮凯蒂与马克思的分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1-26.
[5] 李艳艳. 目标定位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0-54.
[6] 皮家胜. 身体与空间:拓展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两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7-24.
[7] 张岩, 李闯. 马克思的社会时间观与人的自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36-39.
[8] 张丽. “中国梦”内在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哲学思考——2013年辽宁省哲学年会会议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95-200.
[9] .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解放原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29-32.
[10] . “人的存在”本质与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33-35.
[11] . 天下观念、民族国家与现代认同——权力与教化变奏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2-27.
[12] . 超越“资本的文明”:“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道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25-31.
[13] . 经济人与共产主义价值追求的一致性及其达成——基于人和社会行为机制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38-42.
[14] 王东红. 对象性实践活动与历史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41-44.
[15] 付志平, 张光辉. 论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当代中国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55-5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