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4): 159-162.

• 微时代文化与美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

郭世轩   

  • 出版日期:2015-08-15 发布日期:2015-08-15
  • 作者简介:郭世轩,文学博士,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安徽阜阳236037)。

  • Online:2015-08-15 Published:2015-08-15

摘要: 在陶渊明经典化的历程上,钟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人物。在对陶渊明诗人的身份认定和诗史定位等方面,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从崇文的时代语境发现陶渊明,以尚清的审美标准青睐陶渊明,以真美的审美理想定格陶渊明,超越时代偏见与世俗成见,为陶渊明研究作出不朽的贡献。

关键词: 崇文, 尚清, 真美, 钟嵘, 陶渊明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14〕〔15〕〔24〕阿玛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5、214、269、238页。
〔2〕高景柱:《基本善抑或可行能力——评约翰·罗尔斯与阿玛蒂亚·森的平等之争》,《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5期。
〔3〕谭安奎:《互惠互利抑或相互性———能力缺陷问题与罗尔斯契约论的前提承诺》,《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3期。
〔4〕Cohen,“For a Democratic Society,”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wls,(2003),p.86.
〔5〕陈肖生:《不偏不倚性与正义观念的多元性》,《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1期。
〔6〕Rawls J.,“Social Unity and Primary Goods,”Frontier Issues in Economic Thought,no.3(1997),pp.276-280.
〔7〕〔8〕〔9〕〔10〕〔11〕〔2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7、92、93、93、426、208页。
〔12〕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王利文、占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7页。
〔13〕Amartya Sen,“Justice: Means Versus Freedoms,”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vol.19,no.2(1990),pp.111-121.
〔16〕〔17〕〔18〕〔19〕〔20〕〔21〕〔23〕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 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73、203、203、28、205、206、203页。
〔22〕John Rawls,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G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p.169.
[1]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178.
[2] 王锺陵.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8-160.
[3] 胡胜.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以“车迟斗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1-166.
[4] 章建文. 清初文学批评语境下张英的文学观——以《御选古文渊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7-173.
[5] 杜桂萍,马丽敏. 经学思维与俞樾戏曲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90-199.
[6] 王颖. 论《老学庵笔记》的小说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08-212.
[7] 周淑婷. 金圣叹“奇绝”审美范式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8-221.
[8] 李建国. 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02-217.
[9] 祁志祥. 清代词论的“尊体”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4-153.
[10] 赵毓龙,胡胜. 因循与重构:《昇平宝筏》对西游故事的改造——以“黄袍郎”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4-158.
[11] 丁建定,任志强.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39-44.
[12] 殷学国. 鲧的变形:中国古代天灾救济叙事观念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1-176.
[13] 胡建次. 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婉约与豪放之宗的消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7-181.
[14] 魏洪洲. 陈、白二氏《九宫谱》《十三调谱》考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9-197.
[15] 王洪军. “西狩获麟”的三重叙事及其思想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98-2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4]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5] 马忠法.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演变、本质与中国应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3 -118 .
[6] 赵子祥. 论灾难与风险的社会风险特征分析及预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44 -146 .
[7] 邹小站. 清末民初思想话语中的“民权”与“国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56 -164 .
[8]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 -178 .
[9]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10]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