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学术关联
    异质的正义体系:“基本善”与“可行能力”再比较
    卫知唤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4. 
    摘要 ( 137 )   收藏
    阿玛蒂亚·森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了三项批评,其实质是关于“基本善”和“可行能力”为核心的两种正义理论的争论。罗尔斯提出的“基本善”概念是为“正义两原则”服务的。相比之下,森的“可行能力”更加符合现实。罗尔斯为回应森的批评将“基本善”的概念进行了扩展解读。然而,其新理论仍然不能处理不能参与到社会合作体系的人们。罗尔斯提出的“正义感”和“善观念”两种道德能力,与森的“可行能力”是不可比较的两个概念,二者所代表的是完全异质的正义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摆脱黑格尔哲学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与普列汉诺夫、列宁之间的比较
    保罗·赞瑞巴卡保罗·赞瑞巴卡(Paul,Zarembka)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5-13. 
    摘要 ( 199 )   收藏
    黑格尔哲学对于马克思思想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向被视为不争的事实。但对这一事实,仍留有疑问的是:这种影响是始终如一地、同等地存在于马克思的思想中,还是随着其思想的流变而呈现为波动甚至衰减的情形?根据《资本论》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与研究,种种证据表明,马克思曾经试图在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逐步摆脱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这种摆脱不仅限于尽可能少地使用黑格尔式的表达方式,还表现在论证结构和具体观点等方面。在马克思身后,尽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代表人物在一段时期内曾经有意无意地忽视马克思的上述努力,但仍有相当多的政治经济学家沿着马克思的道路前行,即通过摆脱黑格尔哲学所施加的影响来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空间,以求深化其原有的社会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哲学问题的当代阐释
    从“无名之朴”到“返朴归真”——道家“朴”思想的形上考察
    马得林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4-19. 
    摘要 ( 239 )   收藏
    “朴”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具有鲜明的形上意蕴。首先,道家哲学以“无名之朴”领会非常之“道”。“朴”即“道”之本真,是“道”合于天地大法、走向澄明的意向化表征。其次,“朴”是道家生存之“道”。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式的生存取向,提倡以“淳朴”显“道”,以“素朴”行“道”。再次,“朴”也具有淳厚的伦理情怀。道家认为自然万物遵循质朴、简朴之“道”,道家重视“朴散为器”式的嬗变,认为万物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最后,道家主张“抱朴含真”“返朴归真”的价值准则和审美理念。在现代性宰制的当今时代,这种人性关怀为现代人重新领会和切近“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提供了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性起伪”中的政治诉求——荀子伦理政治思想中的难题
    杨晓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20-24. 
    摘要 ( 107 )   收藏
    荀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着眼于实际的人性状况和政治经验来理解和看待政治,并试图为政治、国家权力等进行辩护的思想家。他将道德看做是国家权力之自我维护的基本要素,由此拒绝承认诸如权力的自我谋划等等所有那些不属于道德范畴但却属于国家、政治、权力等政治学概念的东西。这意味着,力图为政治辩护的思想展开过程中实际上却取消了政治,与此相应,道德本身也由于仅仅被归结为一种合乎礼法的政治生活而遭到扭曲。政治如何平衡它与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个贯穿于政治思想史的难题,最终也没有真正以一种明确的问题意识进入荀子的思想视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质的正义体系:“基本善”与“可行能力”再比较——罗尔斯有效回应了阿玛蒂亚·森的批评吗?
    卫知唤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25-32. 
    摘要 ( 103 )   收藏
    阿玛蒂亚·森在《正义的理念》一书中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了三项批评,其实质是关于“基本善”和“可行能力”为核心的两种正义理论的争论。罗尔斯在《正义论》阶段提出的“基本善”概念是为“正义两原则”服务的,相比之下,森的“可行能力”更能说明现实社会。在《作为公平的正义》中,罗尔斯为回应森的批评将“基本善”的概念进行了扩展解读。然而,其新理论仍然不能很好地处理“不能参加到社会合作体系”的问题。罗尔斯提出的“正义感”和“善观念”是两种道德能力,与森的“可行能力”是不可比较的两个概念,二者所代表的是完全异质的正义理论体系。如果我们将二者结合起来,而不是将其对立起来,也许就能对正义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与合理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生问题的基层治理
    城市基层治理的路径分析
    徐永祥,侯利文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33-38. 
    摘要 ( 111 )   收藏
    既往学术界对于社区治理的研究大多是采用一种“过程—事件史”的分析方式,秉承的是实践社会学的逻辑,这对于理解丰富多样的社区治理实践无疑作用巨大,然而社区治理作为一种关系和分工,同样需要“结构—制度”分析,以把握其内在理路,为正在进行的社区治理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运用“理想类型”的构型方法,并结合模型的展演,从“社区的组织化程度”和“社区的规范化程度”两个维度建构社区治理的二维分析模型,我们发现现代自治型社区是社区治理创新的未来方向,而政府行政主导型社区只能作为历史消弭于尘埃中,合作型社区也只是在过渡的意义上才具有暂时存在的合理性。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才能预设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和建构社区善治的恰切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度供给滞后与排斥状态下的农民工市民化及社会风险
    吕庆春,徐彦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39-44. 
    摘要 ( 130 )   收藏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制度的快速变迁与社会管理制度供给的严重滞后导致了制度、单位体制与社会的互相排斥。农民工是制度供给滞后所形成的身份与职业分割的产物。城市在产业和劳动力等方面接纳了农民工,却在社会管理与服务等方面拒斥农民工,形成了社会保障与福利、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排斥与阻隔,导致体制与待遇区隔、认同和冲突等社会风险,使得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要化解这一社会风险,必须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社会权利和福利尽量从户籍中剥离出来;着力改变单位体制分割状况,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融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性增权策略中的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研究
    蒲新微,蔡向东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45-48. 
    摘要 ( 137 )   收藏
    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缓解未来社会人口红利减少和减轻家庭养老压力的重要补充。由于社会环境、政策制度以及老人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低龄老年人积累丰富的劳动价值由于无“权”、无“空间”有效发挥而被屏蔽,不仅使得很多劳动力资源无端被浪费,也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所以,要通过社会政策的合理引导和社会环境对政策的有效支持来唤起对低龄老年人人力资源和劳动力价值的认知,使其以某种方式继续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把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转化为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本动力,最终实现通过部分老年群体的自我养老来补充社会养老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机管理模式下新媒体网络舆情治理路径研究
    李阳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49-53. 
    摘要 ( 144 )   收藏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强势介入,公众通过网络新媒体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参与评论已成为常态。与以往的舆情事件相比,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参与人数多、信息追溯难、监管难度大等特点,线上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线下的群体性舆情事件,甚至会升级为社会问题危机,对社会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对网络舆情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危机管理专家米特洛夫提出的危机管理五阶段模型与网络舆情生命发展周期阶段性相似,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综合考虑新媒体的传播模式特点,参照网络舆情的自然生命发展周期,利用危机管理五阶段模式可以建立起面向网络舆情发展全过程的治理框架,能够从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的双方面,有效提升政府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网络消解舆情危机的常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咨询有效因子和咨询方法的整合趋势
    曹晓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54-56. 
    摘要 ( 214 )   收藏
    心理学家努力对心理咨询的疗效因子和作用机制做出统一的解释,但是研究视角多囿于心理咨询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不同主张间的考量。从神经生物学的视角讨论心理现象中结构、机能、状态和内容等四个维度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脑科学关于经验改变生理结构的实证依据,考虑心理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形成机制,对心理咨询的疗效因子提出新的解释。鉴于内心体验和生理结构的联结,导致心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改变,提出了身心放松、情景再现和愿望表达为心理咨询的有效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立法法与税收法定原则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对深化改革的历史担当
    刘剑文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57-59. 
    摘要 ( 120 )   收藏
    税收法定原则的核心理念是民主法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需要。税收法定原则是税制改革的正当途径,税制改革进程既要受到实体法的规范,也要受到程序法的约束。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突破口,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深化改革的要求看,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表面上看是在制约和监督政府的权力,但在深层次意义上亦是维护和保障政府权力的正当行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税收法定原则框架下的税收法律体系
    施正文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60-62. 
    摘要 ( 81 )   收藏
    税收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中具有关键作用,而税收法定原则必然有效推进税收立法进程,因此,科学认识税收法定原则、深入研究税收法定原则内涵,是当前深入分析和理解税收法定原则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其进行法律解析则有利于认识税收法定的重要意义,从而有利于在理念上、制度上加快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税收法定原则中“税率法定”的法治价值
    许多奇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63-65. 
    摘要 ( 109 )   收藏
    税率法定对于我国的法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基本要素法定是其核心内容,这种新内涵的确立实现了在税收方面我国法律对政府的制约,人民对政府的制约,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以及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等法治价值,是税法发展的里程碑,需要我们从法学价值层面加以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税制改革与税收法定原则
    任际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66-68. 
    摘要 ( 148 )   收藏
    财税体制特别是税制的改革发展是建设科学财税体制的重要进程,而税收法定原则是以法律、法规形式来规定各种税收规范,由于税收法定原则可以指导和架构具备特定内容和方式的税收基本制度,因而是税制所确立的基本税收内容和方式的指导原则。所以在税收立法中,税收法定原则是法律所确立的重要纲要和核心要义,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也已成为国家治理战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属经济区军事利用的法律规制
    迟菲,王德侠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69-73. 
    摘要 ( 191 )   收藏
    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专属经济区军事利用问题的规定不甚完善,以及各国对该公约内容和效力的不同理解,导致国际社会对于该问题的法律态度存在分歧。为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海洋权益,应加强专属经济区军事利用的法律规制。通过申明法律立场、批驳错误观点、诠释法律空白,筑牢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同时应加强国际和国内的立法实践,健全和完善法律规制的制度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理论前沿及热点
    时空效应、输出基础与区域经济增长
    陈耀,郑重阳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74-84. 
    摘要 ( 103 )   收藏
    资源地区往往存在由区位因素引起的“空间诅咒”,也将承受科技进步条件下的资源垄断租金锐减,即“时间诅咒”。“资源广化”和“资源深化”两种效应则是资源地区克服两种诅咒的核心变量,也是解释“资源福音”与“资源诅咒”相互间转化机理的基本要件。1998—2012年间,在资源需求膨胀、区域政策、对外开放、产业转移、资源价格机制改革等影响下我国资源地区改善了其区位条件,实现了资源输出为主的“资源广化”,却由于输出基础高级化,即“资源深化”不足而存在“资源诅咒”风险。必须将输出基础及其高级化作为资源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才能避免资源垄断租金的锐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博弈、权力结构与收入分配机制——剖解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
    朱富强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85-93. 
    摘要 ( 199 )   收藏
    主流经济学家往往基于自由交换逻辑为市场收入辩护,但实际上,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就是收入分配由参与者的博弈均衡决定,而这种市场博弈均衡根本上取决于博弈各方的权力对比。现实市场收入就是由特定的分配规则而非劳动贡献所决定。尤其是,市场经济带来权力碎片化发展的同时又衍生出了一种放大效应,这导致了决策权的篡夺和集中,从而使得收入差距拉大现象更为严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收入差距收敛效应分析——基于东中西部2000—2012年面板数据
    赫国胜,柳如眉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94-100. 
    摘要 ( 120 )   收藏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属于国民财富收入再分配层面,既体现了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要求,也发挥着调节经济发展水平和优化结构的重要功能。经济发展水平和初次分配合理程度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起到决定性作用,人口结构和消费支出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显著影响。同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地区收入差距收敛效应,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均存在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条件β收敛,人均GDP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正向影响,劳动生产要素分配偏离系数则存在负向影响。需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强化劳动要素分配、建立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预决算制度以尽快实现全国统筹,通过再分配政策来调节东中西部地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真与辽朝的朝贡关系
    程妮娜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01-110. 
    摘要 ( 269 )   收藏
    女真人与辽朝的朝贡关系始于辽太祖天显元年(926),一直保持至辽末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辽朝对前来朝贡的女真部落酋长授官名、赐赏物,进而建立属国、属部。辽初女真朝贡活动十分频繁,圣宗时期逐步将州县地区内的女真属国、属部纳入地方统辖体系,州县之外地区的生女真部和州县边缘地区的铁骊女真部一直诣捺钵朝贡。道宗、天祚帝两朝大部分女真不再朝贡,这不是辽朝对女真人统治疏松的反映,而是辽朝对女真的统治形式已由羁縻朝贡统辖体制转向一般行政建置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朝经略平州考
    吴凤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11-115. 
    摘要 ( 213 )   收藏
    在911—928年间,辽朝先后与燕地刘氏集团、晋王李氏势力和后唐军队进行了多次较量,最终将平州纳入其版图。平州虽仅为一节度州,却是军事重镇,其军政、民政归朝廷直辖,辽朝经略平州二百年,在该地驻有归诸宫提辖司管控的大量骑兵,平州长期与辽南京共同承担防御宋朝的重任,故平州的军政长官辽兴军节度使的选任亦多见载于史籍。辽金鼎革之际,平州的战略地位继续受到金朝的重视,并一度升格为金的南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阁臣、宦官与万历朝国本之争——以京师《东岳庙碑记》为中心
    齐畅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16-120. 
    摘要 ( 218 )   收藏
    万历国本之争是影响晚明政局的大事,北京朝阳门外东岳庙内一通万历二十年三月的《东岳庙碑记》透露出以往未曾关注的郑贵妃一派更多的信息。立碑之时国本未定,而碑文中却出现了“皇三太子”的称号,撰者为当时与国本争端大有干系的礼部尚书、大学士王锡爵,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王锡爵“惧失上指”而“奉诏拟谕旨”,欲行“三王并封”之礼相联系,不难看出王锡爵提出“三王并封”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是一时糊涂或是中了郑贵妃一方的暗算,他本有支持万历帝立幼之意,但“三王并封”之议一出,招致满朝批判,王锡爵为明哲保身,毅然退出继而又在群臣的压力下上疏支持立长以挽回声望。而郑氏的亲信宦官们却继续活动,在极尽人谋的同时,亦乞求神明的庇佑,相应地“皇三太子”说法又出现于泰山三阳观太监所修的醮记碑文中,寺庙成为展现明朝宫廷内外国本之争的另一场所。而阁臣与宦官在国本之争中的表现亦成为明代阁臣与宦官参与政治权力运转及政治斗争的一个鲜活个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穆克登勘定的图们江源考辨
    倪屹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21-125. 
    摘要 ( 187 )   收藏
    清康熙五十一年,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会同朝鲜官员勘查中朝鸭绿、图们江国界。根据当时文献和清朝地图,可以推断穆克登拒绝了朝鲜以红旗河确定图们江源的主张,但将三汲泡红丹水划入了朝鲜界内。穆克登并没有错认松花江支源为图们江初源,他勘定的图们江界水水源应为石乙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美国教育书籍中的孔子形象
    张涛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26-132. 
    摘要 ( 144 )   收藏
    19世纪上半期,孔子及其思想已经广泛出现在美国的教育书籍中,成为美国学生和社会读者了解和学习的内容。根据这些书籍的刻画,孔子在人格和道德思想方面堪称典范,值得美国人借鉴和效仿。但在精神信仰的层次方面,孔教在基督教之下,孔子没有坚定的上帝意识和来世观,自然就是逊于耶稣的异教思想家。所以,教育书籍对于孔子的态度,是有保留的赞赏。这种二元化认知既体现了美国当时的孔子观,又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途径,被美国的青少年和其他读者所接受,并通过他们影响后来的美国社会,成为美国孔子观的重要起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魏晋南北朝宫城“双朝制”新探
    兰巍,杨昌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33-137. 
    摘要 ( 220 )   收藏
    魏晋南北朝宫城“双朝制”,即是禁中“右朝”与禁中以外的“左朝”并置,双朝在理政、礼仪等方面职能并行、互补,并外化为礼仪轴线与权力轴线并列和三重宫墙相套的空间规划格局。尚书省、朝堂的位置变迁以及历史事件聚集点的塑造,正是双朝制在政治与礼制层面内涵的体现。双朝制演变以至消亡兼有制度内在的合理性变革和礼制的理性化规范的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时代文化与美学
    “微时代”的文艺生产与审美接受
    李雷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38-143. 
    摘要 ( 121 )   收藏
    “微时代”的独特文化表征不仅指向社会政治生态、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微”转型,亦体现于个体认知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塑,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与接受过程的全面革新。数字媒介技术主导的“微时代”,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言说正演化为一种普遍的现实景观,“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现实合法性也愈加凸显。但媒介技术悖论和草根创作群体的自身缺陷,致使当下多元化的文艺生态存在着“娱乐至死”和“金钱至上”等不良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接受的肤浅化、盲从性与非理性等问题。“审美的人”只有保持足够的主体性与人文理性,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方能在充分享受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做到自由地创作和无功利地审美,真正实现审美化与诗意化的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词论的“尊体”取向
    祁志祥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44-153. 
    摘要 ( 161 )   收藏
    五代两宋以来,词学理论多视词为“诗余”“小道”。明代词作,不出花前樽下的小词范围。清代词风为之一变,以道德为承当,以沉雄阔大为气象,各家各派均表现出抬高词体地位的“尊体”取向。云间派认为“词虽小道”,但可“羽翼大雅”;西泠派以“德业之余”重新界定“诗余”涵义;广陵派盛赞东坡、稼轩词为“天地间至文”;阳羡派强调“诗词经史,语无异辙”,要求词“入微出厚”,有风骚之“志意”,继续为苏、辛变体张目;常州派明确提出“尊体”口号,主张“意内言外”、“风雅寄托”,崇尚“沉郁”和“重、拙、大”,极力推尊辛弃疾;都不约而同地从儒家道德意蕴方面给词注入厚重内涵。浙西派论词“以雅为尚”,推尊姜夔、张炎,则侧重从超俗的道家道德方面解脱词的轻薄地位,与上述各派的尊体努力殊途同归。经过清人的努力,词成为一种与诗平起平坐、可以表达崇高主题的诗歌体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因循与重构:《昇平宝筏》对西游故事的改造——以“黄袍郎”为例
    赵毓龙,胡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54-158. 
    摘要 ( 170 )   收藏
    “黄袍郎”是宋元时期已出现的西游故事,即百回本《西游记》第28至31回情节。清代有阙名《黄袍郎》传奇单演此故事,张照《昇平宝筏》丁集相关段落亦演此事。两剧有明显同源关系。但张照结合故事形态和功能、个人艺术主张、清初通俗文艺风尚和宫廷演剧实际,对其进行大力调整和改造,尤其编入闻仁与花香洁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副线,重构了该故事。在《昇平宝筏》改编西游故事的艺术实践中具有典型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
    郭世轩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59-162. 
    摘要 ( 332 )   收藏
    在陶渊明经典化的历程上,钟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人物。在对陶渊明诗人的身份认定和诗史定位等方面,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从崇文的时代语境发现陶渊明,以尚清的审美标准青睐陶渊明,以真美的审美理想定格陶渊明,超越时代偏见与世俗成见,为陶渊明研究作出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五代四史词语考释与《汉语大词典》收词释义商谈
    熊焰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63-167. 
    摘要 ( 183 )   收藏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收词最多、规模最大且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大型工具书,然而白璧微瑕,若是精益求精,尚可从具体的典籍词语考释出发,利用唐五代四史词语考释的相关成果,探析它在收词、释义方面的可商之处,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汉语大词典》,提供某些参考性的修订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艺与政治
    章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68-175. 
    摘要 ( 102 )   收藏
    作为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文艺与政治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借助想像力,文艺与政治的结合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对于文艺的评价来说,艺术之美是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并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后现代的文化政治概念对中国当代的文艺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村上春树的中国情结与创伤记忆
    吕周聚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76-183. 
    摘要 ( 194 )   收藏
    中日之间的战争成为两个民族无法回避、难以忘记的历史记忆,成为两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面对这一问题,作家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村上春树的父亲在二战时到过中国,受父亲的影响,村上春树对中国持一种复杂的情感态度,这种复杂的情感态度通过悖论叙述和模糊语言等形式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青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论新世纪的知青电影
    杨剑龙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84-188. 
    摘要 ( 236 )   收藏
    新世纪知青电影是知青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知青爱情、知青岁月、后知青生活、知青后辈等的描写中,生动地展现出知青们上山下乡的岁月和返城后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共和国曲折跌宕历史中特殊的一页。新世纪知青电影在总体上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在叙事中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在叙事姿态呈现出浓郁怀旧的意味。新世纪的知青电影中,不乏一些精品佳作,也有一些影片呈现出粗糙粗俗的境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化·奴化·异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形象分析
    刘朝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89-192. 
    摘要 ( 328 )   收藏
    童养媳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是封建社会蛮婚陋俗的产物。长期以来对此类形象及其命运的文学书写相对比较匮乏,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后,童养媳这一形象群体才大量进入现代文学视阈。作家们或是尖锐地抨击封建传统制度和习俗对她们的戕害,或是批判其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或是悲悯其苦难的命运,或是展现其在被物化、被奴化以及自我异化的道路上挣扎的痛楚,童养媳形象成了作家认识社会、拷问人性、反映时代的一个重要视角和凭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综述
    “新立法法与全面贯彻税收法定原则”会议综述
    曹荠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4):  193-198. 
    摘要 ( 118 )   收藏
    关于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应由法律规定,已经成为2015年《立法法》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对于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具有关键意义。在理论上,深入理解税收法定原则尤为需要更深入地加强财税法理论研究,也需要更积极地对新立法法中的税收法定原则进行学术探讨,逐渐形成厚重和长远的税收法定原则的理论内容和学术目标,这样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