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资本论》的形上批判
    光租船舶扣押与拍卖的法律问题研究——兼评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扣押与拍卖船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李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4. 
    摘要 ( 86 )   收藏
    从两大法系船舶扣押制度的比较来看,扣押光租船舶与英美对物诉讼的法律传统密切相关,集中彰显了商事法的立法理念和价值取向。国际扣船公约和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有关扣押光租船舶的规定也遵循了这一立场。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扣押与拍卖船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对保全阶段扣押光租船舶的拍卖问题做出了解释,同时也带来一些需要在司法实践中思考的法学新问题。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光租船舶扣押的立法理念和理论基础应与1952年《扣船公约》、1999年《扣船公约》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正确解读和适用光租船舶的扣押规定,才能正确处理现实中与扣押光租船舶相关的矛盾和问题。具体应从国际扣船公约的立法意图上寻求思路,进而从两大法系关于扣押光租船舶的立法差异和制度博弈中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欲望形而上学批判——《资本论》的形上意义
    王庆丰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5-11. 
    摘要 ( 124 )   收藏
    在现代社会中,历史形成的需要代替了自然的需要,欲望开始成为整个社会普遍的精神状况。资本的出现,使得人类对财富的无止境追求成为可能,这也意味着现代人将永远生活在存在的焦虑之中。资本增殖的本性是一种意志或欲望形而上学的展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这一资本增殖的逻辑(G—W—G′)。但是,现代社会的金融资本主义却超越了这一增殖逻辑的合理性界限,将资本自身增殖的中介完全虚拟化,由“G—W—G′”直接转变为“G—G′”。这种资本直接增殖的模式,导致的是一种财富增长的幻象,势必将整个现代社会推入到欲望的深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四个基本问题——基于思想史和理论逻辑的考察
    周嘉昕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2-20. 
    摘要 ( 149 )   收藏
    《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种从根本上不同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哲学”探索。马克思从“哲学批判”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转变,既是理论视角的转换,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深化。《资本论》已经成为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问题焦点。围绕这一新的问题焦点,仍然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需要澄清:如《资本论》的定位是政治经济学还是哲学?其方法是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其哲学讨论的对象是价值形式还是生产方式?其超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是劳动价值论还是剩余价值理论?这四个问题的内在关联和相互牵涉,构成了理解《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不同逻辑环节。只有澄清这些基本问题,才能在《资本论》研究中一方面回应西方“经济学”的挑战,另一方面避免陷入隐性的“人本主义”逻辑泥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根源及其解决路径——皮凯蒂与马克思的分殊
    吴照玉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21-26. 
    摘要 ( 243 )   收藏
    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分配不平等现象,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二者理论分殊的根源在于,皮凯蒂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根源是资本回报率大于经济增长率,这是资本主义财富分配的核心定律;马克思则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基于此,皮凯蒂和马克思对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给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皮凯蒂从分配关系出发,主张通过征收全球累进资本税的方式控制资本收益率的扩张,从而遏制不平等现象的进一步加剧;马克思则从生产关系出发,认为一切分配制度都是由生产来决定的,单纯通过税收来调节分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彻底性的解决方法还在于对产生不平等的现实根源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无之为主义——“虚无主义”概念使用模式分析*
    马新宇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27-34. 
    摘要 ( 124 )   收藏
    虚无主义这一概念因使用语境不同而含义不同,对其使用模式的探究因而有助于厘清各种讨论的具体界限,明确每种讨论的深层指向。通过词源考察、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我们分别在认识论、审美论、价值论、存在论这四种模式上使用虚无主义。认识论上所使用的虚无主义指的是认识标准、认识来源等的虚无;审美论上所使用的虚无主义指的是审美标准的虚无;价值论上所使用的虚无主义指的是最高价值的虚无及其过程;存在论上所使用的虚无主义指的是存在的遗忘。认知主体、审美主体、价值主体本质上是同一个主体,主体又与存在的遗忘本质相关,因而这四种模式之间相互关联。界定使用模式并明晰模式之间关系的过程就是虚无主义的本质彻底显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自我到社会——一种对主体间性思想的逆向分析
    毛林林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35-39. 
    摘要 ( 95 )   收藏
    作为一位典型的唯心主义者,费希特的理论似乎很难与一种主体间性思想联系起来。然而,如果我们从费希特的“理性存在物”概念入手,分析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理论,就会发现一种基于承认他人自由的道德理论。这种道德理论并非基于一个绝对无条件的自我,而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物”。借助于对理性存在物这一概念的内涵的澄清,费希特知识学中的绝对自我便过渡到了社会存在中的有限个体。而这个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于自由的道德本质。自由使道德得以存在,道德使人确认人在实践上具有自由。自由与道德的相互确认,通过个人对他人的自由的承认表现出来。每个人都通过限制自我的自由来实现自己与他人的自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无疑可以说,在费希特的理论中,的确已存在一种主体间性思想,而这一理论结果,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各个时期的哲学形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论探索
    流动与秩序:社会治理视野下流动人口的秩序整合
    江立华,张红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40-44. 
    摘要 ( 95 )   收藏
    流动人口的治理与秩序构建是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流动人口治理的策略与效果同流动人口长期存在的事实相偏离,制度、政策背景下流动人口秩序整合遭遇多重困境,存在流动人口诉求多元化与政府服务统一性的矛盾。流动人口秩序构建应以中国社会治理的现代转型为方向,以流动人口的群体特征为基础,依托流动人口的权利赋予、服务保障等手段,构建流动人口治理的综合体系。从长远来看,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根本在于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医疗、养老、教育等保障制度。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使流动人口就近转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制度风险因素及风险治理
    徐家良,许源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45-49. 
    摘要 ( 108 )   收藏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风险主体是该项制度本身,风险客体是因制度履行偏差所造成的不利后果,而风险因素则是依附于制度的基本主体,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公众而存在的,导致风险主体和客体发生作用,从而使制度遭受失败的直接或间接联系方式。通过对上海市福彩公益金购买服务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政府方面存在着制度目标的内在矛盾性、行政化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合同管理能力的不足、公共责任的转移和非均等化等风险因素;社会组织方面存在着组织目标的偏离、服务能力的不足、合同履行的投机、市场垄断的形成等风险因素;社会公众方面存在着“免费”服务的弱市场评价、公共服务的延续性期待等风险因素。因此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治理思路其核心应该是建立多元主体的风险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治理路径是完善制度纠错和制度优化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维权“中国式困境”的解决路径研究
    樊良树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50-53. 
    摘要 ( 66 )   收藏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群体事件高发期,环境维权引发出新型群体事件。由于相关解决制度和处理机构并未同步完善,环境维权往往简化成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对立,使整个维权过程谣言滋生、骚乱频发,甚至即使信息公开透明也未必一定能消解民众的疑虑,影响因素之多、监管难度之大使整个社会背负巨大的治理成本。当前环境维权的传统治理手段只会导致更深层次的“中国式困境”。加快服务型政府转型,严格夯实环境准入门槛,构建全民环保科普体系,建设多元化利益表达渠道,建设“企业—地方民众”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统筹兼顾,使环境维权的“中国式困境”得到根本性解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民本”到“人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思想传统与当代变迁
    王远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54-59. 
    摘要 ( 76 )   收藏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的思想传统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长期支配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人和天的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受命于天”的责任观,并由此形成了“顺天保民”的社会保障理念;二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爱有差等”的仁爱观,并由此形成了以“宗族血亲”为核心的社会保障结构;三是在人和法的关系上所表现出的“礼治高于法治”的社会治理观,并由此形成了重德轻法的社会保障执行机制。从明清之际开始,伴随中国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保障的思想传统走入剧烈变迁的轨道。概括说来,这种变迁以对人的理解为核心,在儒学、西方近代人学和马克思主义三种思潮的相互碰撞中逐步实现了对人的全面理解,最终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基本实现了从“民本”到“人本”的转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埋藏于历史深处的文化基因——我国鹰猎文化的内在意涵探析
    王欣睿,张福贵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60-64. 
    摘要 ( 74 )   收藏
    鹰猎活动是人类早期共有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鹰猎文化既表现出共同的人类精神也表现出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属性。中国的鹰猎文化古已有之,其中以满族鹰猎习俗为表征的鹰猎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世界性的人类文化仪式,表达着人类对于生命意识的尊重和自然的敬畏。其独特的民族与地域文化属性对族群生存和性格养成以及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作出了独到的贡献。因此,在世界视野中对不同民族和地域的鹰猎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寻找人类鹰猎文化的共同性特征,考察鹰猎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特别是对中国满族鹰猎文化的历史流脉和现实价值进行梳理和分析,不仅是对中国民族文化历史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人类文化形态的丰富和尊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及对策研究
    李立,胡静波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65-68. 
    摘要 ( 62 )   收藏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逐渐壮大,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趋尖锐,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困境尤其引人关注。相对于老一代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是在较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渴望进入城市、融入城市,但却面临着社会福利难以覆盖的艰难困境。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而且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严重阻碍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所以要彻底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社会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其归属感,提高新生代家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加强人文关怀,加强对其职业化培训和开拓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采取提升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意识的对应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走出城市融入的困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争端解决的法律路径
    菜单、需求与能力:国际争端的解决途径探析
    何志鹏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69-74. 
    摘要 ( 75 )   收藏
    对于一个国家(或其他行为体)和一项特定的争端而言,其解决的方式选择不仅要考虑在所涉争端上可以提供的争端解决途径菜单,也要考虑这个国家在这个争端上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以及这个国家在该争端上所具有的能力是否有助于其达到目标。国家利益的地位和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终解决争端途径的关键因素。中国宜在既有的协商倾向基础上提升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岛屿争端的判定
    曲波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75-80. 
    摘要 ( 109 )   收藏
    属于国际争端范畴的岛屿争端主要是因为国家间关于岛屿的界定、主权归属及能否作为基点而产生的法律上或事实上的分歧或对立。在这三种岛屿争端中,岛屿主权争端属于陆地领土争端,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调整的对象,也无法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间涉及这三种争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运用——以民事诉讼法官释明权为借鉴
    徐阳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81-86. 
    摘要 ( 52 )   收藏
    我国刑事审判结构的内在矛盾与大陆法系民事审判有很强的同质性,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研究对刑事诉讼很有借鉴意义。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是柔性的实体性诉讼指挥权,具有对被告人进行诉讼关照之属性。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外延应涉及如下问题:第一,对提供证据的释明。释明权仅限于证据证明力问题,而不能及于证据证明能力问题;释明权仅限于具体证据证明力问题,而不应及于法院对案件事实的预判。第二,罪名变更的释明。第三,作为诉讼协助或扶助义务的释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传统性
    王利民,张国强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87-92. 
    摘要 ( 62 )   收藏
    中国民法现代化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它既是西方民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条件下的继受与新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民法文化条件下的更新与现代化。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是一次实现中国民法传统变革的运动,一方面其涉及对中国传统民法文化的扬弃,另一方面涉及对西方民法文化传统的移植,它必须融入中国社会的传统之中并成为更新的中国传统,才能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得以沿续和有效发挥调整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社区矫正效果评估体系的评价与重构
    孙文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93-97. 
    摘要 ( 57 )   收藏
    我国社区矫正效果评估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运行模式,普遍存在评价标准单一、评估方式过于简单、指标体系离散、程序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我们应该基于纵向目标维度与横向过程维度的统一,构建契合我国社区矫正现实需要的评估体系。在促进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的总目标下,采用多样化的动态评估标准与科学准确的评估方法,依托规范化的评估程序,构建系统化的指标体系,才能提升评估实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
    关税与非关税气候壁垒对中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
    吴力波,李长河,汤维祺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98-107. 
    摘要 ( 83 )   收藏
    气候变化领域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两类非关税壁垒主要是边境调整型碳关税和技术型碳标签,二者直接影响后京都时代各国的增长与贸易条件变化。当发展中国家不采取任何行动而被动征收碳关税时,人民币相对于金砖国家集团出现了升值,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贬值趋势相反;对于同一货币篮子的实际汇率指数,不同的碳关税政策情景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在征税总量相等的情况下,更多地征收碳关税会增大人民币REER的升值压力,导致人民币竞争力受损;相对于碳税政策,碳标签政策是短期内唯一可能带来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升值压力的气候壁垒,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实践过程中的产业调整程度;无论是在国际贸易还是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都应该争取与金砖国家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在行动和政策方面的一致与合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日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对比研究
    王倩,何少琛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08-113. 
    摘要 ( 142 )   收藏
    中日两国都存在倒U型的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较陡,而日本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较为平缓;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对称轴相对偏右,而日本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对称轴相对偏左;中日两国人口因素与碳排放均呈负相关关系,但日本人口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强于中国;中日两国能源消耗量对碳排放量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日本能源消耗的影响系数低于中国。这些差异源于日本在低碳发展上的诸多优势。日本较高的能源使用效率、东亚雁行国际分工模式、较完备的环境法律体系、人口增长率放缓、企业先进的环境经营理念与国民较强的环保意识使日本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应完善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发展新能源技术,树立政府的低碳发展理念、企业的环境经营理念和国民的绿色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HP—DEA模型的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周静,孙健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14-119. 
    摘要 ( 101 )   收藏
    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评价并改善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绩效不仅有利于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还可以有效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利用DEA—AHP模型对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的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程度相差较大,行业资源分配不均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各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尤其是技术效率并没有显著地提高。要推动中国农产品流通的创新,推动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国农产品流通的创新,各冷链物流企业不仅需要引入先进的冷链技术,提高冷链作业的技术效率,还要融合整个行业的物流资源,促进产业链间的协调。除此之外,冷链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构建冷链物流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困境与创新
    曹飞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20-125. 
    摘要 ( 53 )   收藏
    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背景下,需要有效矫正资源配置机制低效、有效促进“三化”协同、有效破解要素市场间非协同和要素市场城乡二元性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优化路径在于:占补环节的规划内弹性处理和计划外的市场机制的探索性引入;构建全面、对称的针对相关各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重视并统筹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中数量因素、质量因素和生态因素;同时需要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三化”协调发展中以“地—业—人”协同为目标进行体制系统协调改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代中后期的官场生态与官场病的形成
    陈宝良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26-136. 
    摘要 ( 140 )   收藏
    在明代中后期的官场中,儒家政治文化中的为官本义已经丧失殆尽,很多人将出仕做官当作一桩“买卖”或者“生意”。自弘治以后,由于科举导致学仕分离,人才登进存在的弊端,考察、监察制度的缺失,以及官俸微薄且追求享受,最终导致官场病的形成,且至嘉靖、隆庆以后更成病入膏肓之势。面对积弊日深的官场病态,明代的士大夫群体出现两种应对之法:一则消极逃避,视官场为“活地狱”;二则积极应对,且提出诸多的治疗之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代盐场制度变革与州县赋役调整——以福建同安县为中心
    叶锦花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37-144. 
    摘要 ( 131 )   收藏
    明代福建同安县与境内的浯州盐场在赋役制度上虽相互独立,然而在赋役征调的实际运作中却因科派对象重叠,民、灶赋役轻重不一等因素而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正统年间,浯州场盐课折米,同安县民户被拨补引米,免民差,致使“民差偏累”,同安县为此将灶户编入均徭。成化、弘治年间,浯州场灶户宦官张敏及其家族多次奏免浯州场灶户差役,并将因此减少的同安县民差特别是弓兵、驿传等重役转嫁至泉州府其他县,由“他县代编”。在正德、嘉靖年间,浯州场灶户士绅仍不断促使灶户差役优免,使得盐田役银轻于民田,大量民田流向灶户,而“他县代编”法也引起代编县的不满及赋役征调的不稳定,最终促使泉州府出面以“府”为单位重新进行差役摊派,将驿传等役“七县融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欧洲势力东渐与晚明学术流变
    庞乃明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45-153. 
    摘要 ( 103 )   收藏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欧洲势力从地球之东西两面向着远东地区不断渗透,晚明中国的传统学术被越来越多地打上欧洲的“烙印”。通过贸易、殖民、传教等三种方式,东来欧洲势力与晚明中国的学术流变发生关联,并促使其在学术取向、学术结构、学术表达乃至治学方法等方面发生一定改变。因欧力东渐而步入流变行列的晚明学术不仅为中国“西方学”确定逻辑起点、为理学向实学过渡提供铺垫,而且影响晚明科技发展之走向,并助推晚明社会的转型变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江南迎神赛会的商业化运作探究
    魏文静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54-159. 
    摘要 ( 88 )   收藏
    商业化运作是近代江南迎神赛会组织与运作最突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资金运作、项目策划和组织管理三个层面。在资金运作上,行业祀神厘捐的发展促进了资金运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调动了捐资者的投资热情。在项目策划上,“舁神”表演的舞台化和工商会展的引入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形成了节事经济效益。在组织管理上,晚清衙役、民国军警与行业组织密切配合,确保了赛会管理有条不紊。江南迎神赛会的商业化运作以营利为目的,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为主体,以民间资本运作为主的运营模式,促成了迎神赛会由单一民俗节庆向综合旅游节事的嬗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意象创构论讨论
    意象论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以朱志荣意象创构论美学为例
    陶水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60-167. 
    摘要 ( 138 )   收藏
    意象是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意象论美学则是中国当代美学文艺学学科最核心的理论范式之一。意象创构论是贯穿朱志荣全部美学著作的一条主线,它远绍刘勰、康德和朱光潜,近接王明居、汪裕雄和蒋孔阳,比较清晰而深刻地揭示了文学意象创构的机制与奥妙。意象创构论美学把审美意象作为美的本体和艺术本体,认为美即是审美意象;提出自然意象、人生意象和艺术意象的三种意象形态,扩大了审美意象的范围;探索了审美意象创构的各种内在规律,在《易传》、子思、孟子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性创化”的精辟见解;在兼综前辈学者意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意象创构的一气贯通说:试图以意象为核心范畴,重新梳理和阐释中国本民族的艺术哲学、审美理论和文学理论。朱志荣意象论美学以善于综合创新、理论运用和批评实践在当代中国美学界独树一帜,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论创获,产生了相当的学术影响,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讨论的问题。意象论关乎文学创作的“首术”与“大端”,理应成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学理论的基元。意象论美学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理论范式非常重要,可以以审美意象作为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元范畴,并以此作为基础建构一种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意象”概念和以“意象”为核心的美的本体说
    毛宣国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68-175. 
    摘要 ( 185 )   收藏
    在中西美学和文论史上,“意象”范畴具有复杂的语义,西方美学和文论主要将“意象”作为一个心理学和文学的题目加以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出现则与康德美学相关。中国古代美学则主要是从艺术和审美本体方面来认识“意象”范畴的价值,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周易》,但亦应注意到《周易》中所说的“立象以尽意”和“制器尚象”与作为审美意象的形象创构还具有一定的距离,不能简单将二者等同起来。意象与意境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看成是一体两面、外在形态与内在境界和层次的关系。“意境”的妙谛不在象内而在“象外”,它是“以虚实为底相”的审美人生创造,是“意象”中最富于形而上的人生体验和审美追求的一种类型,并非情景交融,能创造意象的艺术作品都能达到“意境”的审美层次。朱志荣的“美是意象”说存在着“意象”与“审美意象”、“物象”与“心象”、感性形态与理性精神等方面的混淆,它主要不是从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和价值评判,而是从意象的感性形态以及人与世界所结成的对象性关系来看待“审美意象”的创构与生成。叶朗的“美在意象”说则不同,它虽然还存在一些逻辑概念的混淆和不严谨,但主要是从美与人生关系、美对于人生的意义方面看待“审美意象”的创构与生成,所以相比朱志荣的“美是意象”说,对于中国当代美的本体问题的思考更具有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与文化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中定位“意象”的功能和属性
    韩德民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76-180. 
    摘要 ( 71 )   收藏
    悠久深厚的礼文化传统、宗法社会的组织结构及自然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不同侧面共同塑造了中国思维的尚象品格。和近代西方美学文艺学视野中的“意象”范畴不同,其在中国承担的乃是思维的基本中介和交际的一般手段的职能。在这个文化体系中,“意象”既是主体的感怀把捉方式——从而那种抽象的逻辑演绎不为中国思想所看重,又是天地生物世界的呈现方式——从而西方思维中的纯粹物理实体在这里没有地位。中国文化与中国思维的尚象品格,赋予它以某种现代意义上的审美属性,但却并不意味着这就是超越现实实践规则之上的审美乌托邦。在这里,审美与其理解为专门性的精神活动领域,不如理解为文化和人生的某种气质禀赋。对“意象”问题的讨论,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与总体文化生活世界之间的连续性,而非相反地夸大其对艺术或审美创造领域的专属性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18年起点说”申议——以《新青年》为中心
    刘东方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81-187. 
    摘要 ( 132 )   收藏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学术界说法不一,多以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主张将现代文学的起点前移。在对《新青年》的梳理和细读的基础上,就文学观和文学场而言,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以及影响力、辐射面,1918年都全方位超越了1917年,如果说1917年立足单向度上“破”的话,1918年则真正地立足于“立”,已经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规划、建设目标和具体方法,对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创作方法及对文学革命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等进行了整体建构和观照;如果说1917年的文学场尚显稚嫩,1918年则显得成熟而丰满,无论是场域面积,还是场域影响,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功利和超功利——基于朱光潜和鲁迅的一场争辩
    宛小平,朱亚坤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88-193. 
    摘要 ( 194 )   收藏
    20世纪30年代,围绕钱起名句及陶渊明“静穆”美学观,鲁迅和朱光潜之间发生争执。学界一般把鲁迅和朱光潜的美学分歧看做是“功利”和“超功利”的区别,这实质上是误读了朱光潜的文本。在反形上学抽象方法上鲁、朱有一致性;只是鲁迅在反对形上学的同时,否定美的普遍性本质的存在,这仍然不圆满。朱光潜的美学观是功利和超功利的统一,以此观点看,鲁迅偏于“功利”之见不免不够全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尊德性”:王国维美学思想与儒家心性传统的价值关联
    许宏香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194-201. 
    摘要 ( 102 )   收藏
    在西方美学为审美与道德划界的地方,王国维看到的更多的是相似性和相关性,他通过深入求证人生问题,以“无用之用”构建富有现代人文主义气息的美学话语。这种结果的形成不仅源自西学影响,更离不开本土问题意识和历史视域的潜在推动,体现出儒家心性传统在各种因素碰撞中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丛聚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就人生、道德、情感、美学等关联“问题域”背景,及“东洋伦理”的心性之思和实践价值会解“无利害性”的思维路径和精神实质而言,从审美感知方式的无利害到审美结果的道德功利转化与儒家心性传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两者多有交叉甚至相互掣肘与矛盾之处,需避免简单“整体性”的肯定或否定研究,以便回溯或重构王国维“尊德性”的儒学价值判断,折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之于本土儒家学术资源的交叠与回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
    李建国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202-217. 
    摘要 ( 83 )   收藏
    陶渊明的创作与太康繁缛文风渊源颇深。陶渊明诗文中有大量袭用陆机、潘岳等太康作家的语例,他的田园诗代表作也明显运用了繁缛的表现方式,这是时代潮流的必然影响。陶诗在语言上最终舍太康而取法汉魏古诗,是有意识选择的产物,反映了陶渊明的美学自觉。汉魏古诗最不可及处即在语言的自然天成,繁缛则是典型的人为作用雕饰。陶渊明既然以“自然”为旨归,其诗歌语言就会自觉疏离太康而承继汉魏古诗。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陶渊明清醒的理论自觉,更由于魏晋新风的洗礼,使陶诗的“自然”不同于汉魏古诗之“自然”,彰显出奇特的审美个性,成为那个时代文学自觉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亚抗日反战文学视野中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
    黄万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218-226. 
    摘要 ( 93 )   收藏
    东亚地区是二次大战的东方战场,其文化传统联系密切。近代以来,东亚现代性的展开有着历史的曲折;日本侵略战争的一再进行,是东亚现代性严重受挫的集中体现。东亚抗日反战文学有着殖民化环境中民族性文学创作的复杂性,也充分体现着20世纪的东亚现代精神和民族的文化自觉。从东亚抗日反战的历史视野中考察、研究“九一八”国难文学,要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在地写作去充分揭示民族性的复杂内涵,从东亚各国的现代转型与抵抗侵略、反对霸权的大背景上去深入研究日本殖民统治下东北文学的丰富内涵,包括殖民化环境中的女性意识、左翼阶级意识等新文学意识的表达,“大东亚战争”文化政策压力下的民族乡土文学创作,东亚文人交流中民族文化本位的坚守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沦陷区文学中的颓废叙事
    冯昊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5):  227-233. 
    摘要 ( 92 )   收藏
    日伪当局残酷管制下的沦陷区是一个“难以言说”的空间,弥漫着恐惧的氛围,沦陷区文学真实而曲折地反映出时间断裂、生存困境、身份危机下沦陷区人们的种种颓废状态,并呈现出伴随着恐惧心理和文化焦虑的颓废特征。在多重原因影响下形成的沦陷区文学颓废叙事反映了恐惧背景下沦陷区人们困窘的人生挣扎,透露出难以言说的精神苦痛甚至绝望心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