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5): 176-180.

• 意象创构论讨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在与文化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中定位“意象”的功能和属性

韩德民   

  • 出版日期:2015-10-15 发布日期:2015-10-15
  • 作者简介:韩德民,哲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3)。
  • 基金资助:
    北京语言大学重大基础研究专项(13ZDJ03);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

  • Online:2015-10-15 Published:2015-10-15

摘要: 悠久深厚的礼文化传统、宗法社会的组织结构及自然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不同侧面共同塑造了中国思维的尚象品格。和近代西方美学文艺学视野中的“意象”范畴不同,其在中国承担的乃是思维的基本中介和交际的一般手段的职能。在这个文化体系中,“意象”既是主体的感怀把捉方式——从而那种抽象的逻辑演绎不为中国思想所看重,又是天地生物世界的呈现方式——从而西方思维中的纯粹物理实体在这里没有地位。中国文化与中国思维的尚象品格,赋予它以某种现代意义上的审美属性,但却并不意味着这就是超越现实实践规则之上的审美乌托邦。在这里,审美与其理解为专门性的精神活动领域,不如理解为文化和人生的某种气质禀赋。对“意象”问题的讨论,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与总体文化生活世界之间的连续性,而非相反地夸大其对艺术或审美创造领域的专属性质。

关键词: 意象, 礼文化, 尚象

中图分类号: 

  • B83

〔1〕〔法〕瓦雷里:《纯诗》,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38页。
〔2〕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31页。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15页。
〔4〕钱穆:《孔子与论语》,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第198页。
〔5〕蒙培元:《情感与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2页。
〔7〕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2页。
[1] 陈伟. 论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发展历程——以新古典美学形态为重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1-188.
[2] 祁志祥. 变与不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历时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9-198.
[3] 汤拥华. 从“风景的发现”到“临照的美学”——“诗人宗白华”的另一种读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99-208.
[4] 张晶. “凡象,皆气也”——诗学意象观念与气论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9-186.
[5] 袁济喜. “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87-194.
[6]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204.
[7] 张法. 灵-mana-spirit:原始艺术的文化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8-184.
[8] 魏义霞. 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12个空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14-119.
[9] 刘旭光. 作为交感反思的"审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美观看"理论的反思与推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77-187.
[10] 张云鹏. 审美态度与意向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88-197.
[11] 刘彦顺. 以"无时间性"消弭审美丰富性--论柏拉图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98-206.
[12] 兰希秀. “微时代:生活、艺术与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2-224.
[13] 陶水平. 意象论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以朱志荣意象创构论美学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0-167.
[14] 毛宣国. “意象”概念和以“意象”为核心的美的本体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8-175.
[15] 许宏香. “尊德性”:王国维美学思想与儒家心性传统的价值关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94-20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