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5): 202-217.

• 意象创构论讨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

李建国   

  • 出版日期:2015-10-15 发布日期:2015-10-15
  • 作者简介:李建国,文学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 Online:2015-10-15 Published:2015-10-15

摘要: 陶渊明的创作与太康繁缛文风渊源颇深。陶渊明诗文中有大量袭用陆机、潘岳等太康作家的语例,他的田园诗代表作也明显运用了繁缛的表现方式,这是时代潮流的必然影响。陶诗在语言上最终舍太康而取法汉魏古诗,是有意识选择的产物,反映了陶渊明的美学自觉。汉魏古诗最不可及处即在语言的自然天成,繁缛则是典型的人为作用雕饰。陶渊明既然以“自然”为旨归,其诗歌语言就会自觉疏离太康而承继汉魏古诗。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陶渊明清醒的理论自觉,更由于魏晋新风的洗礼,使陶诗的“自然”不同于汉魏古诗之“自然”,彰显出奇特的审美个性,成为那个时代文学自觉的一部分。

关键词: 陶渊明, 太康, 繁缛, 汉魏古诗, 自然, 美学自觉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18〕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60、24页。
〔2〕〔1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675页。
〔3〕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33页。
〔4〕王楙:《野客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20页。
〔5〕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3-56页。
〔6〕萧涤非:《读曹子建诗札记》,《学衡》1929年第十七期。
〔7〕程千帆:《古诗考索》,莫砺锋编:《程千帆选集》,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239页。
〔8〕李剑锋:《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1页。
〔9〕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10页。
〔10〕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3-385页
〔11〕许学夷:《诗源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6、48、49、77页。
〔12〕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51页。
〔13〕胡应麟撰:《诗薮·内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2页。
〔14〕苏轼:《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70页。
〔15〕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325页。
〔16〕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19〕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3页。
〔20〕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067页。
[1]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178.
[2] 王锺陵.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8-160.
[3] 胡胜.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以“车迟斗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1-166.
[4] 章建文. 清初文学批评语境下张英的文学观——以《御选古文渊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7-173.
[5] 杜桂萍,马丽敏. 经学思维与俞樾戏曲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90-199.
[6] 王颖. 论《老学庵笔记》的小说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08-212.
[7] 周淑婷. 金圣叹“奇绝”审美范式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8-221.
[8] 祁志祥. 清代词论的“尊体”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4-153.
[9] 赵毓龙,胡胜. 因循与重构:《昇平宝筏》对西游故事的改造——以“黄袍郎”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4-158.
[10] 郭世轩.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9-162.
[11] 丁建定,任志强.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39-44.
[12] 殷学国. 鲧的变形:中国古代天灾救济叙事观念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1-176.
[13] 胡建次. 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婉约与豪放之宗的消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7-181.
[14] 魏洪洲. 陈、白二氏《九宫谱》《十三调谱》考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9-197.
[15] 王洪军. “西狩获麟”的三重叙事及其思想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98-2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