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1): 109-116.

• 卫生经济与公共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日本城市化过程中农地保障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刘洋   

  • 发布日期:2018-08-22
  • 作者简介:刘洋,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吉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 长春 130012)。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57); 2013年国家公派研究生留学项目(201306170126);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种子基金项目(2015BS010)

  • Published:2018-08-22

摘要: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用地保障政策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以耕地整顿和町村合并为重点的农地保护阶段、逐步废除传统的封建土地租佃制度阶段、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经营阶段,以及农业用地全面规划与效率改进阶段。集中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下合理的土地管理与规划、完善的农业用地法律制度体系,以及配套性农业政策是日本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用地保护的主要成功经验。有鉴于此,探索并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农地法律制度体系,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搭建配套性的农业政策框架,协同发挥农业组织的积极作用,是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完善农地保障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日本, 城市化, 农业用地

中图分类号: 

  • F301.1

〔1〕张宁宁:《日本土地资源管理一瞥》,《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第1期.
〔2〕任震方:《关于日本人口的一些资料》,《国外城市规划》1980年第1期.
〔3〕施虹:《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世界农业》1997年第7期.
〔4〕贾绍凤、张军岩:《日本城市化中的耕地变动与经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期.
〔5〕简新华、张国胜:《日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非农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6期.
〔6〕任卫峰:《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三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
〔7〕汪先平:《当代日本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及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8〕张迪:《日本农地政策特点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国土资源情报》2006年第1期.
〔9〕刘新卫:《“黄金发展阶段”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土地利用浅析》,《国土资源情报》2006年第2期.
〔10〕加藤秀明:《中国上海草莓栽培的进展研究》,会议论文,爱知大学农业土地研究会,2011年11月8日,第37页.
〔11〕〔15〕关谷俊:《日本的农地制度》,金洪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70页.
〔12〕徐美银:《日本农地制度的演化与特点及启示》,《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第2期.
〔13〕陈英:《日本农地制度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学术交流》2004年第5期.
〔14〕〔17〕高强、高桥五郎:《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调研世界》2012年第5期.
〔16〕张小慧:《日本农业问题及其政策改革与启示》,《农业经济》2004年第5期.
〔18〕高强、孔祥智:《日本农地制度改革背景、进程及手段的述评》,《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第2期.
〔19〕蔡保忠、曾福生:《亚洲部分国家农地流转制度比较及启示》,《世界农业》2015年第8期.
〔20〕黄大全、郑伟元:《海外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3期.
〔21〕卢荣善:《经济学视角: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2期.
〔22〕刘长全:《完善承包地处置权能的条件、改革思路与路径》,《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2期.
〔23〕张力、郑志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法制构造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1期.
〔24〕高强、孔祥智、邵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分析》,《农村经济》2012年第11期.
[1] 程世勇,蔡继明. 乡村振兴视阈下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53-159.
[2] 程世勇, 刘旸. 我国土地契约关系变迁的制度风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00-1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