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5): 66-72.

• 农村土地法律政策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权力束视角下我国土地管理行为法权表达及意义——立足于《土地管理法》修改背景下的审思

张先贵   

  • 发布日期:2018-07-26
  • 作者简介:张先贵,法学博士,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上海 201306)。
  • 基金资助: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3JZD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FX085);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20150522);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管理与法律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项目(20151110)

  • Published:2018-07-26

摘要: 澄清我国土地管理行为法权表达的混乱,应遵循法教义学的研究范式。基于规范性和法效性的考量,我国现行土地管理行为的法权表达应在科学整理法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作出符合体系性和逻辑性的解释,这是达至形式理性的内在要求。立足于法权规范视角,中国法语境下的土地管理行为是由内核性权力和配套性权力组成的权力束结构体系,前者是以实现土地资源属性上承载的公益目标而对土地资源进行管制的权力,主要包括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开发许可权和土地征收权等权力;而后者是以保障土地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运行而设置的,主要由土地登记权、土地税收权和土地监督权等构成。土地管理行为中的内核性权力是最能反映我国现行土地管理行为法权表达的本质性内涵,体现我国现行土地管理行为有别于其他行政管理行为的根本差异。我国现行土地管理行为的法权表达应被定位于土地管理的内核心权力层面。

关键词: 土地管理行为, 法权表达, 内核性权力, 配套性权力

中图分类号: 

  • DF45

〔1〕程世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多元利益博弈与制度均衡》,《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2期。
〔2〕郭洁:《土地用途管制模式的立法转变》,《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
〔3〕郄建荣:《土地管理法将在本届人大任期内审议》,《法制日报》2016年1月2日,第2版。
〔4〕〔5〕党国英、吴文媛:《土地规划管理改革:权利调整与法治建构》,《法学研究》2014年第5期。
〔6〕凌斌:《什么是法教义学:一个法哲学追问》,《中外法学》2015年第1期。
〔7〕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8〕王智斌:《行政特许的私法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10页。
〔9〕〔10〕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52-56、63页。
〔11〕〔12〕董礼洁:《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权》,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第15-16、18页。
〔13〕〔14〕王文革:《土地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5、198页。
〔15〕程雪阳:《中国土地制度的反思与变革——基于公法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1年,第7页。
〔16〕黄小虎:《土地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农村工作通讯》2012年第6期。
〔17〕陆红生、王秀兰:《土地管理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47-48页。
〔18〕张正峰:《土地资源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19〕耿卓:《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的观念转变及其立法回应——以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为视角》,《法学研究》2014年第5期。
〔20〕张迎涛:《不动产为什么要登记——以1949年之后中国土地登记为例的历史考察》,《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1〕孙宪忠:《不动产登记基本范畴解析》,《法学家》2014年第6期。
〔22〕E.霍贝尔:《原始人的法》,严存生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1页。
〔23〕李道军:《法的应然与实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页。
〔24〕麦考密克:《制度法论》,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25〕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26〕史尚宽:《土地法原论》,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25页。
〔27〕焦祖涵:《土地法释论》,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73年,第32页。
〔28〕温丰文:《现代社会与土地所有权理论之发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第127页。
〔29〕刘俊:《土地所有权国家独占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30〕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衡平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31〕〔33〕Francis X.McTiernan,Jr.,“Property Zoning Exclusionary Zoning,”Dugnene Law Revieu,vol.23,no.1(1984),p.249,253.
〔32〕David E.Mills,“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Market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no.4(1980),p.63.
〔34〕Joseph Sabino Mistick,“Recent Developments in Pennsylvania Land Use ,Planning,”Duguesne Law Review,vol.34.no.3(1996),p.28.
〔35〕〔36〕Barry Cullingworth,Vincent Nadin,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the UK,London:Routledge,2006,p.2,2.
〔37〕沈守寓:《从物权理论析土地产权权利束的研究报告》,《中国土地科学》1996年第1期。
〔38〕陈霄:《城镇土地金融框架构建——基于土地权利束分离的讨论》,《商业研究》2013年4期。
〔39〕陈永强:《论中间型物权变动之多元要素解释方法》,《法商研究》2016年2期。
〔40〕陈甦:《体系前研究到体系后研究的范式转型》,《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
〔41〕刘洋:《日本城市化过程中农地保障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1期。
〔42〕李林:《依法治理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法学研究》2014年第5期。
[1] 王雨辰. 生态文明的四个维度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1-18.
[2] 田土城. 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法律考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55-61.
[3] 操小娟. 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管理制度的立法构架——兼论《土地管理法》及其修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62-66.
[4] 赵宁. 土地利用规划激励性管制法律制度的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67-71.
[5] 张先贵, 金俭. 因公益需要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补偿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81-85.
[6] 韩学平. “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有效实现的物权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8-65.
[7] 高富平.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法理解析及制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73-7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