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6): 10-15.

•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 • 上一篇    下一篇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主题与基本特点

王雨辰   

  • 出版日期:2016-11-15 发布日期:2018-07-26
  • 作者简介:王雨辰,哲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3)。
  • 基金资助: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自选项目

  • Online:2016-11-15 Published:2018-07-26

摘要: 寻找革命主体并探索适合西方人的自由和解放之路是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目的和归宿。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立足当代西方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把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作为其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阶级意识理论、文化霸权论、文化工业论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提出了包含文化意识形态革命、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在内的总体革命论。我们应当把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看做是他们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西方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努力和尝试。

关键词: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 文化意识形态, 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 

  • B0

〔1〕〔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6、131-132页。
〔3〕〔4〕〔5〕〔14〕〔15〕〔16〕〔意〕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8、126、260、268、280、292页。
〔6〕曹卫东编:《霍克海尔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216页。
〔7〕〔8〕〔9〕〔10〕〔11〕〔法〕阿尔都塞:《列宁和哲学》,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第152、156、158-159、167、173页
〔12〕〔法〕阿尔都塞:《哲学的改造》,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1页。
[1] 阎孟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总体观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4-24.
[2] 张博.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99-104.
[3] 孙民. 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创新及其当代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77-83.
[4]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30.
[5]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41.
[6]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48.
[7]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56.
[8]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61.
[9] 张秀琴.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新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教科书体系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5-12.
[10] 郇庆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学基础:方法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5-10.
[11] 张云飞. 生态危机:资本主义总体危机的表现和表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9-24.
[12] 约翰·罗默, 梁爽, 黄斐.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平等——耶鲁大学教授约翰·罗默访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5-9.
[13]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11.
[14] 杨晓. “内蕴形而上学”的文化本体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2-20.
[15] 王庆丰. 欲望形而上学批判——《资本论》的形上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1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