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6): 122-130.

• 百年文学学术史案研究·郭绍虞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苏联模式与郭绍虞“学科变异”——对1959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思想史解码

夏中义   

  • 出版日期:2016-11-15 发布日期:2018-07-26
  • 作者简介:夏中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40)。

  • Online:2016-11-15 Published:2018-07-26

摘要: 所谓旧版史观,是指郭绍虞民国版所构建的批评史观的学理框架。颇具创新意义的是,郭绍虞将演进到魏晋南朝才“由渐而著”的“纯文学”观念,当作其旧版史观的逻辑中轴,嗣后再用它来测定隋、唐、北宋“复古期”对它的偏移,元、明、清传统“完成期”对它的悖离。这就意味着,批评史在郭绍虞笔下,实是历代观念要么积极、要么消极回应“文学性”命题的演绎史。“纯文学”作为旧版史观的逻辑中轴,本是郭绍虞用来识别且搜辑古典文论中的“诗意”意识,并将它与讲究“教化”“知性”“实用”的台阁“文意”(“杂文学”)相剥离的基元性参照。所谓“社会因素”不是别的,正是对“日丹诺夫主义”负△的第一要素“反动政治(立场)”的委婉代码。“日丹诺夫主义”负△的第二要素是“唯心哲学(方法)”。“日丹诺夫主义”负△的第三要素是“反现实主义(观点)”。修订版要拿“纯文学”开刀,是因为中国批评史确乎没有其他观念更像“纯文学”一般适合作“反面典型”或试剑石,来见证苏联模式锋芒之厉害了。修订版为“现实主义”△觅得的第一要素叫“人民性”,以对应苏联模式的“革命政治(立场)”。修订版为“现实主义”△觅得的第二要素叫“物使—心动”,以对应苏联模式的“唯物主义(方法)”。修订版为“现实主义”△觅得的第三要素,是让刘勰“反形式主义”来对应苏联模式的所谓“反现实主义(观点)”,虽在局部上很过硬,但就整体逻辑而言,它又与“现实主义”△另两个构成要素相悖离。正是瞄准“情异于志”可能驱动“纯文学”远离所谓“现实主义”,故修订版衷心仰慕刘勰《文心雕龙》主“情志合一”。正是上述不可逾越的历史“贫困”,从根本上制约着修订版只能从破坏性的负面角度,去模拟苏联模式来打碎民国时的旧版史观(以“纯文学”为中轴),但绝对无法从建设性的正面视角去构建一个与苏联模式“逻辑同构”的“现实主义”△。这既是修订版最后只能践履半个“日丹诺夫主义”的原因,也是修订版最终只能硬撑着写半部的原因。

关键词: 苏联模式,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学科变异

中图分类号: 

  • I206.09

〔1〕蒋凡:《导言》,《郭绍虞说文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页。
〔2〕〔3〕〔4〕〔5〕〔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自序”,第1、7、1、7、1页。
〔6〕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页。
〔8〕钱钟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人生边上的边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97页。
〔9〕〔10〕〔11〕王运煕:《前言》,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2、2页。
〔12〕钱钟书:《叔子重九寄诗见怀余久未答又承来讯即和其韵》,《槐聚诗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11页。
〔13〕〔25〕〔26〕〔35〕郭绍虞:《以诗代序(1959年8月)》,《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1、1、1页。
〔14〕〔15〕〔16〕〔17〕〔18〕〔19〕〔20〕〔21〕〔22〕〔23〕〔24〕〔27〕〔28〕〔29〕〔30〕〔31〕〔32〕〔33〕〔34〕〔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5、7、8、8、5、62、43-44、43、49、51、62、62、62、64、68、68、72、81、83、68、5、48、48、48、47、46-47、47、47、128、128、130、131、131、132-133、140、126、140-141、141页。
〔55〕王元化:《关于当前文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二次年会上的讲话》,《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 刘锋杰. “文学的自觉”与“文以载道”的错位——从郭绍虞的相关研究说开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31-140.
[2] 何旺生. 论郭绍虞的“保存古人的面目”——作为一种诠释范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1-147.
[3] 洪树华. 近百年来"诗言志"阐释的回顾与展望[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157-162.
[4] 殷晓燕. 文化语境与 “文学经典” 的释义——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经典的解构与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30-23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