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6 ›› Issue (6): 141-147.

• 百年文学学术史案研究·郭绍虞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郭绍虞的“保存古人的面目”——作为一种诠释范式

何旺生   

  • 出版日期:2016-11-15 发布日期:2018-07-26
  • 作者简介:何旺生,文学博士,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安徽 合肥 23060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W004)

  • Online:2016-11-15 Published:2018-07-26

摘要: 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想在古人的理论中间,保存古人的面目”。“保存古人的面目”一层意思是历史还原。在绝对意义上说,历史是永远无法复原的,而在相对意义上,历史则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无限地切近、把握和还原。郭绍虞“保存古人的面目”是对古人的理论和观念做“原始要终”的客观描述和历史还原。从知识谱系看,“还原”是现象学的中心方法。“保存”同样包含着“理解历史”和“历史理解”两个方面,是历史视域与郭绍虞自身视域(当下视域)的视界融合。此种“历史理解”,一方面凸显为“进化论”的历史观,一方面表征为文学观念正—反—合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们是一体两面的事。“演进”与“复古”是构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支撑理念,在他看来,“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进化”的意思。因此,“保存古人的面目”实际意味着一种诠释范式的建构,是“以古释古”与“以今释古”共生的复合话语模式。郭绍虞之“释古”,不是死板地、机械地诠释,他是要深入古人内心,与古人交友。“以古释古”和“以今释古”,一者是认识过去,是知识认识论;一者是以今人的眼光看过去,两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演绎着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的问题域。

关键词: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历史还原, 诠释, 范式

中图分类号: 

  • I206.09

〔1〕〔13〕郭绍虞:《自序》,《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2-3、2页。
〔2〕〔26〕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293、16-17页。
〔3〕〔31〕黄念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55、245页。
〔4〕张庆熊:《“朝向事物本身”与“实事求是”——对现象学和唯物论的基本原则的反思》,《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
〔5〕〔7〕 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40、7页。
〔6〕罗宗强:《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序”。
〔8〕〔9〕郭绍虞:《神韵与格调》,《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92、393页。
〔10〕郭绍虞:《先秦儒家之文学观》,《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54-155页。
〔1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译者序言”,第8页。
〔1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278页。
〔14〕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14页。
〔15〕海登·怀特:《“描述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与历史写作》,拉尔夫·科恩 :《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5页。
〔16〕海登·怀特:《导论:历史的诗学》,《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页。
〔17〕〔20〕〔21〕〔22〕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0、8、9、2页。
〔18〕〔3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530-531页。
〔19〕郭绍虞:《儒道二家论“神”与文学批评之关系》,《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32-133页。
〔23〕胡适:《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序》,《胡适全集》第1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8页。
〔24〕钱钟书:《论复古》,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329页。
〔25〕卜松山:《中国与西方的对话——自序》,《与中国作跨文化的对话》,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页。
〔27〕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83页。
〔28〕海风:《评“中国文学批评史”》,《光明日报》1956年5月31日。
〔29〕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后记”,第605页。
〔30〕唐弢:《狂狷人生——纪念郭绍虞先生》,《唐弢文集》第4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91页。
〔32〕〔36〕郭绍虞:《怎样读书和怎样在读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照隅室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72、372页。
〔34〕郭绍虞:《关于〈沧浪诗话〉讨论的补充意见》,《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62页。
〔35〕傅伟勋:《从德法之争谈到儒学现代诠释学课题》,《二十一世纪》(香港)1993年4月号。
〔37〕H.奥特:《不可言说的言说》,林克、赵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6页。
〔38〕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编者导言”,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39〕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6页。
〔40〕〔41〕郭绍虞:《关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48、544页。
[1] 夏中义. 苏联模式与郭绍虞“学科变异”——对1959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思想史解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22-130.
[2] 刘锋杰. “文学的自觉”与“文以载道”的错位——从郭绍虞的相关研究说开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31-140.
[3] 洪树华. 近百年来"诗言志"阐释的回顾与展望[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157-162.
[4] 殷晓燕. 文化语境与 “文学经典” 的释义——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经典的解构与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30-23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