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2): 126-136.

• 明清国家与社会 • 上一篇    下一篇

明代杂职官员出身考论

吴大昕   

  • 出版日期:2017-03-15 发布日期:2018-07-27
  • 作者简介:吴大昕,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吉林 长春130024)。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93)

  • Online:2017-03-15 Published:2018-07-27

摘要: 明初的杂职官与其他类官员一样经由举荐而来,杂职官与其他官员的差别仅是品级的差别,而非正途与异途的区分。过去学界认为明初的荐举(也称察举)是在明初科举停办、对人才需求孔急之时所实行的特殊制度,但实际上,明初的荐举制度可以看做是元代从户计(户役)中选择官员制度的延续。而被荐举者担任杂职官员(此时当包括学官)也最多。也就是说,明初的荐举实际上可能是刻意地沿用旧制,而非一般所理解的礼遇士人仿古之制。随着明代科举制度的恢复,儒士通过科举任官逐步退出杂职官群体。洪武十七年后有一系列对吏员任官的规定出现,逐渐形成以吏员补任杂职官的途径。此后明代杂职官的出身由荐举逐渐转为吏员,形成了明代杂职官与吏出身者逐渐混同的情况。

关键词: 杂职官, 杂职衙门, 官员出身, 荐举, 吏员, 承差知印

中图分类号: 

  • K248

〔1〕张廷玉等:《明史》卷71《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12-1713页.
〔2〕杨士奇:《东里集》卷36《故登州府学教授郭先生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8-123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41b-143a页;余学夔:《北轩集》卷2《登州府学教授郭公庆守传》,《四库全书未收书辑刊》第5辑第1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68a-169b页.
〔3〕王直:《抑庵文后集》卷7《送哀判官赴剑州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1-12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76b-477a页.
〔4〕朱元璋敕修:《诸司职掌》,《玄览堂丛书》初辑第12册,台北:正中书局据明刊本影印,1981年,第147页.
〔5〕郑真:《荥阳外史集》卷21《送怀远县税课局大使樊先生牧斋考满朝京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5a页.
〔6〕郑真:《荥阳外史集》卷24《送致仕凤阳府儒学教授刘伯机父还金华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5b-116b页.
〔7〕郑真:《荥阳外史集》卷24《送泗州税课局副使金仲止考满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0b-111a页.
〔8〕朱元璋:《胡元制治》,《洪武御制全书·御制大诰》,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750-751页.
〔9〕《明太祖实录》卷79,洪武六年二月乙未,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1966年第1443页.
〔10〕尹直:《謇斋琐缀录》卷8,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据明蓝格钞本影印,1969年,第13页.
〔11〕余学夔:《广东盐运司大使萧公安石墓表》,《北轩集》卷7,《四库全书未收书集刊》第5辑第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99a页.
〔12〕金幼孜:《金文靖公集》卷7《送陈宪章复任序》,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明成化四年(1468)新淦金氏家刊本,第57-58页.
〔13〕王直:《抑庵文后集》卷7《赠郑大使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1-12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75b-476b页.
〔14〕林丽月:《明初的察举》,《明史研究专刊》第2辑,台北:大立出版社,1983年,第53-55页.
〔15〕《明太祖实录》卷136,洪武十四年三月丙申,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第2153页.
〔16〕〔17〕邱仲麟:《明代世医与府州县医学》,《汉学研究》(台北)第22卷,2004年第2期,第335-336页.
〔18〕王叔英:《王静学文集》卷1《瑞菊轩诗序》,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刊本,第22a-24b页.
〔19〕王直:《抑庵文后集》卷32《医学正科朱君墓碣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1-12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29b-230b页.
〔20〕张萱:《西园闻见钅录》卷23,《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79a页.
〔21〕邵宝:《容春堂集》后集卷5《故上高训导徐君东之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28b-289b页.
〔22〕李贤:《古穰集》卷18《赠文林郎监察御史韩君孺人徐氏合葬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75a-676a页.
〔23〕倪谦:《倪文僖集》卷26《登仕佐郎应天府阴阳学正术薛公墓碑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03a-504b页.
〔24〕弘治《吏部条例》,张卤校刊:《皇明制书》,东京:古典研究会,1966年,第405a页.
〔25〕〔39〕〔42〕李默:《吏部职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55册,台南:庄严出版社,1996年,第13,6a,5a-5b页.
〔26〕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5页.
〔27〕刘球:《两溪文集》卷24《悠然先生传》,北京:国立故宫博物馆院藏明成化六年(1470)安成刘氏家刊本,1967年,第2页.
〔28〕王直:《抑庵文后集》卷9《送尹子源诗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1-12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24b-525b页.
〔29〕郑文康:《平桥稿》卷12《志铭·夏存贤墓志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21a-622b页.
〔30〕张大复:《昆山人物传》卷3《皇明昆山人物传·夏佑、弟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传记类95,台南:庄严出版社,1996年,第582b-583b页.
〔31〕缪全吉:《明代胥吏》,《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研究论文》第148种,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第15-17页.
〔32〕《明太祖实录》卷159,洪武十七年二月己丑,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第2465-2466页.
〔33〕正德《大明会典》卷8《吏役参拨》,东京:汲古学院,1989年,第161b页.
〔34〕焦竑:《国朝献征录》卷24《吏部一·尚书一·吏部尚书翟公善传》,《明代传记丛刊》第110册,台北:文明书局,1991年,第136a-136b页.
〔35〕《明太祖实录》卷256,洪武三十一年二月戊寅朔,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第3699页.
〔36〕《明英宗实录》卷231,景泰四年秋七月甲子,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第5047-5048页.
〔37〕正德《大明会典》卷9《吏役》,东京:汲古学院,1989年,第111a页.
〔38〕《明宣宗实录》卷45,宣德三年七月癸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第1111-1112页.
〔40〕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卷5《贺藩吏李久夫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34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63b-664b页.
〔41〕〔44〕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0《公诠选之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2-71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2-26、23页.
〔43〕《明宣宗实录》卷37,宣德三年二月己卯,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第921页.
〔45〕李默纂:嘉靖《宁国府志》卷3《秩统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23,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55页.
〔46〕李文、陈国光等纂:隆庆《仪真县志》卷3《建置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15,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71年,第109页.
〔47〕李文、陈国光等纂:光绪《淳安县志》卷2《建置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第41b页.
〔48〕韩雍:《韩襄毅公家藏文集》卷10《送张维本还乡序》,李文、陈国光等纂:《明人文集丛刊》第1期第6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第573-576页.
〔49〕文征明:《甫田集》卷29《陈以可先生墓志铭》,《明代艺术家集汇刊》,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69年,第727-729页.
[1] 李云泉. 朝贡与条约之间: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的并存与兼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06-112.
[2] 赵轶峰. 世界大变迁与明清中国——对现代早期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43-152.
[3] 杨向艳. 议狱缓死:万历朝续妖书案之皦生光狱始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59-165.
[4] 陈宝良. 明代中后期的官场生态与官场病的形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26-136.
[5] 叶锦花. 明代盐场制度变革与州县赋役调整——以福建同安县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37-144.
[6] 庞乃明. 欧洲势力东渐与晚明学术流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45-153.
[7] 齐畅. 阁臣、宦官与万历朝国本之争——以京师《东岳庙碑记》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16-120.
[8] 展龙. 明代廪生释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37-147.
[9] 叶锦花. 明代灶户宗族生计变革与祖先故事演变——以石狮铺锦黄氏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40-151.
[10] . 刘基《郁离子》书名探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37-138.
[11] . 从银、力差的变迁看明代均徭法的演化路径——以浙江地区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08-109.
[12] . 明初磨勘司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20-128.
[13] . 张居正主政时期水利事业的管理与运营——以黄、淮、运和三吴水利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48-158.
[14] . 《明史》万稿与王稿类传的异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59-164.
[15] . 雅俗兼备:明代士大夫的生活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36-14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马忠法.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演变、本质与中国应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3 -118 .
[2] 刘亚军.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19 -125 .
[3]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 -204 .
[4] 车流畅. 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学习与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法治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07 -208 .
[5] 卢江. 跨越式过渡何以可能——从“恩格斯文本”到生产关系变革的重新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61 -66 .
[6] 张辉. 海上石油开发装置所致油污损害的赔偿责任限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12 -117 .
[7] 赵立彬.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革命参与者的抚恤与安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42 -148 .
[8] 陈民镇. 交错视界中的中外交通——饶宗颐与中外交流史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61 -169 .
[9] 王昕. 论国学小说的个人视角与札记体叙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92 -200 .
[10] 聂伟. 社会流动与外群体歧视——基于CGSS2005数据的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102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