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5): 161-169.

• 史学新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交错视界中的中外交通——饶宗颐与中外交流史研究

陈民镇   

  • 发布日期:2018-07-23
  • 作者简介:陈民镇,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北京 100084)。

  • Published:2018-07-23

摘要: 中外交流史是饶宗颐的重要研究领域。饶宗颐注意将“异邦古史资料”引入到古史研究之中,将其作为“五重证据法”的重要一环,并藉此研究中外文化的各自特点以及早期接触。饶宗颐在“丝绸之路”研究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于:较早着手“沙漠丝绸之路”与“草原丝绸之路”发生阶段的研究,即所谓“汉前丝绸之路”的研究;首先明确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在“西南丝绸之路”方面也有重要拓展。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文化互动关系,也是饶宗颐长期关注的领域。饶宗颐在研治中外交流史的过程中,注意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的梳理,强调时、空、人的综合考察,以其宏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开辟出诸多新的研究领域,其治学特点与研究方法有待我们总结与借鉴。

关键词: 饶宗颐, 五重证据法, 丝绸之路, 中外交流史

中图分类号: 

  • G125

〔1〕《中大召开夏文化研讨会——郑德坤、饶宗颐、严耕望等八学者作专题论述,林寿晋主持》,《大公报》(香港)1982年5月17日,第14版.
〔2〕饶宗颐:《〈天问〉文体的源流——“发问”文学之探讨》,《考古人类学刊》(台北)1976年第39、40期之合刊(庆祝李济先生八十岁论文集)中册.
〔3〕苏雪林:《天问正简》,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29页.
〔4〕饶宗颐:《古史上天文与乐律关系之探讨——曾侯乙钟律与巴比伦天文学无关涉论》,《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1《史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7页.
〔5〕程贞一、席泽宗、饶宗颐:《曾侯乙编钟时代以前中国与巴比伦音律和天文学的比较》,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1《史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1页.
〔6〕陈寅恪:《四声三问》,《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61-381页.
〔7〕饶宗颐:《四声非印度围陀三声论》,《东方》(香港)1962年第13期.
〔8〕饶宗颐:《〈文心雕龙·声律篇〉与鸠摩罗什〈通韵〉——论四声说与悉昙之关系兼谈王斌、刘善经、沈约有关诸问题》,《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3期.
〔9〕饶宗颐:《上代塞种史若干问题——〈于阗史丛考〉序》,《中国文化》1993年第8期.
〔10〕饶宗颐:《〈楚辞〉与古西南夷之故事画》,《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13《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
〔11〕叶岗、陈民镇、王海雷:《越文化发展论》,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2页.
〔12〕〔18〕〔19〕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86、87-88、129-132页.
〔13〕饶宗颐:《说卍(Svastika)——从青海陶文谈远古羌人文化》,《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14〕季羡林:《饶宗颐史学论著选序》,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页.
〔15〕芮传明:《古代中国“卐”考》,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5,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265页.
〔16〕刘庆柱:《“丝绸之路”的考古认知》,《经济社会史评论》2015年第2期.
〔17〕王巍:《考古勾勒出的汉前丝绸之路》,《光明日报》2013年12月14日,第12版.
〔20〕李学勤:《安诺石印的启发》,《中国书法》2001年第10期.
〔21〕李学勤:《中亚安诺遗址出土的石印》,《中国文物报》2001年7月4日,第7版.
〔22〕饶宗颐:《胡里安(Hurrian)与“胡”之来源——上代塞种史若干问题》,《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1《史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3页.
〔23〕饶宗颐:《论古史的重建》,《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1《史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页.
〔24〕饶宗颐:《中国古代“胁生”的传说》,《燕京学报》新3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28页.
〔25〕饶宗颐:《序》,李学勤:《比较考古学随笔》,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页.
〔26〕〔法〕沙畹:《西突厥史料》,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08页.
〔27〕周长山:《“海上丝绸之路”概念之产生与流变》,《广西地方志》2014年第3期.
[1] 董萃. 跨文化适应:异域文化中的“二次成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91-19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 -204 .
[2] 卢江. 跨越式过渡何以可能——从“恩格斯文本”到生产关系变革的重新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61 -66 .
[3] 赵立彬.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革命参与者的抚恤与安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42 -148 .
[4] 邱海平.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6 -9 .
[5] 何自力. 关于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要原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0 -12 .
[6] 谢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致力于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3 -15 .
[7] 〔澳〕罗兰·博尔臧峰宇, 臧峰宇译, 李萍译校. 马克思主义"暖流"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22 -31 .
[8] 鲁绍臣.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坚守"与"逃离"--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吸纳范畴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40 -44 .
[9] 风笑天. 定性研究概念与类型的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45 -52 .
[10] 张涛. 耶稣会会士之著译:孔子进入美国的最初媒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42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