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6): 144-146.

• 社会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灾难与风险的社会风险特征分析及预判

赵子祥   

  • 出版日期:2017-11-15 发布日期:2018-07-19
  • 作者简介:赵子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辽宁 沈阳 110136);辽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辽宁 沈阳 110031)。

  • Online:2017-11-15 Published:2018-07-19

摘要: 灾难和风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灾难亦称灾害,可分为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和很深的文化心理创伤。在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未发生之前,都可称之为“风险”。现代社会中灾难和风险因素增加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对技术的崇拜和迷信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其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导致自然灾难和风险因素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现代社会作为风险社会,人们除了要承担过度依赖和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灾难风险外,物质崇拜和过度消费也是提高灾难风险的因素。最后,灾难和风险往往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或社会的急剧变革时期频发或集中反映出来,其中,过度开发是增加灾难和风险的因素之一。要管理新型社会风险,已经不能简单地信任科学技术,未来应当谋求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协同。

关键词: 灾难, 风险社会, 特征, 预判

中图分类号: 

  • C916

〔1〕《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希望各国就环境问题达成一致》,《参考消息》2015年11月25日,第5版.
〔2〕〔美〕鲁恩·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刘少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1]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68.
[2] 朱健刚. 社会企业在当代中国的阶段定位与价值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9-77.
[3] 陈鹏. 个案工作介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的路径与实施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78-85.
[4] 黄新华. 社会协同治理模式构建的实施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65-71.
[5] 杨轶华.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教育贫困治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72-78.
[6] 邓国胜, 辛华. 美国志愿服务的制度设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79-85.
[7] 张祖平. 中国志愿者保险投保探析--基于6省86县市(地区)的数据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86-93.
[8] 宋言奇. 城市社区建设的机理与路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87-192.
[9] 孙宽宁,徐继存.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俗的复兴策略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7-51.
[10] 郑元景. 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2-56.
[11] 夏历.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语言文字需求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7-61.
[12] 江立华,张红霞. 流动与秩序:社会治理视野下流动人口的秩序整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40-44.
[13] 徐家良,许源.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制度风险因素及风险治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45-49.
[14] 李立,胡静波.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及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65-68.
[15] 徐永祥,侯利文. 城市基层治理的路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33-3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