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7 ›› Issue (6): 195-204.

• 中华美学范畴的哲学向度 • 上一篇    下一篇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

李健   

  • 出版日期:2017-11-15 发布日期:2018-07-19
  • 作者简介:李健,文学博士,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广东 深圳 518060)。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034)

  • Online:2017-11-15 Published:2018-07-19

摘要: 感物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它的产生是天人合一的化育,它的理论的生长也应归因于天人合一的涵养。感应是天人合一的核心意涵。天人合一观念中的天地万物一气贯通、相互感应的理论,成为感物美学的理论基石。感物兴情是物在先,情在后,物引发了情的发生。托物寓情是情在先,物在后,情寻物去寄托。它们都离不开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基础。离开古老的天人合一,我们无法认识感物美学的实质。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感物, 感应, 感物兴情, 托物寓情

中图分类号: 

  • B83

〔1〕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卷2,阮元审定、卢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第47页.
〔2〕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卷17,阮元审定、卢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第157页.
〔3〕郭庆藩:《庄子集释》卷7,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35页.
〔4〕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卷2,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02页.
〔5〕郭庆藩:《庄子集释》卷1,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9页.
〔6〕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台北:大林出版社,1986年,第184页.
〔7〕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卷4,阮元审定、卢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第82页.
〔8〕〔11〕蒋凡:《周易演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70、270页.
〔9〕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卷9,阮元审定、卢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第189页.
〔10〕〔12〕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8、513页.
〔13〕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19页.
〔14〕金涛声点校:《陆机集》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页.
〔15〕〔1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93、136页.
〔16〕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页.
〔18〕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1页.
〔19〕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卷6,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11页.
〔20〕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15页.
〔21〕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74-1375页.
〔22〕朱光潜:《谈美》,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489页.
[1] 陈伟. 论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发展历程——以新古典美学形态为重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1-188.
[2] 祁志祥. 变与不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历时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9-198.
[3] 汤拥华. 从“风景的发现”到“临照的美学”——“诗人宗白华”的另一种读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99-208.
[4] 张晶. “凡象,皆气也”——诗学意象观念与气论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9-186.
[5] 袁济喜. “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87-194.
[6] 张法. 灵-mana-spirit:原始艺术的文化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8-184.
[7] 魏义霞. 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12个空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14-119.
[8] 刘旭光. 作为交感反思的"审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美观看"理论的反思与推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77-187.
[9] 张云鹏. 审美态度与意向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88-197.
[10] 刘彦顺. 以"无时间性"消弭审美丰富性--论柏拉图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98-206.
[11] 兰希秀. “微时代:生活、艺术与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2-224.
[12] 陶水平. 意象论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以朱志荣意象创构论美学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0-167.
[13] 毛宣国. “意象”概念和以“意象”为核心的美的本体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8-175.
[14] 韩德民. 在与文化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中定位“意象”的功能和属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76-180.
[15] 许宏香. “尊德性”:王国维美学思想与儒家心性传统的价值关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94-20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