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9 ›› Issue (3): 102-109.

• 中国知识体系问题研究·礼乐美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儒家制度美学要义

程勇   

  1.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学术文化研究中心
  • 发布日期:2021-01-22
  • 作者简介:程勇,文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学术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浙江 杭州 310023)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7ZDA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ZW024);

  • Published:2021-01-22

摘要: 儒家制度美学脱胎于礼乐美学,发展自儒家外王的思想方向,要求通过审美生活的制度建构实现审美化的政治图景。儒家认为,礼乐不仅是与天地运行完美适应而且又切合人性、人情的制度,而且在践行方式与结构、形式上也体现了审美的考虑。审美生活可以为政治规定、政治权力提供真实而具有普遍性的情感基础,本身也是政治生活的文化表征;但并非所有的审美生活都具有合法性,需要运用制度力量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为此,需要在国家政治、文化、教育系统中确立审美生活典范,建立传播审美文化经典的文教制度,设立规约和指导审美实践的职能部门,而能承担此重任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圣王,其目标是要通过推行礼乐教化以实现大一统的理想。?

关键词: 制度美学;礼乐;圣王;大一统;教化;

中图分类号: 

  • B83
[1] 刘旭光. 作为惠爱的“审美”[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82-89.
[2] 郑伟.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及其境界诉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90-95.
[3] 唐善林. 老子“自然论”美育思想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96-103.
[4] 张晶. 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研究的意义何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49-56.
[5] 吴建民. 命题与古代美学理论之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57-65.
[6] 李昌舒. 论中国文论的“著文自娱”[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66-73.
[7] 许宁. 论新媒介时代小众审美趣味的显性表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92-197.
[8] 陈伟. 论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发展历程——以新古典美学形态为重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1-188.
[9] 祁志祥. 变与不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历时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9-198.
[10] 汤拥华. 从“风景的发现”到“临照的美学”——“诗人宗白华”的另一种读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99-208.
[11] 张晶. “凡象,皆气也”——诗学意象观念与气论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9-186.
[12] 袁济喜. “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87-194.
[13]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204.
[14] 张法. 灵-mana-spirit:原始艺术的文化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8-184.
[15] 魏义霞. 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12个空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14-11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