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1-22 上一期   
    后现代哲学探析
    认识论中的四肢交互结构——广松涉《存在与意义》解读
    张一兵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5-12. 
    摘要 ( 161 )   PDF(pc)(12521KB) ( 21 )   PDF(mobile)(12521KB) ( 0 )   收藏
    广松涉的认识论哲学基本范畴包括了经验感受中显相所与和意义所识、认知的个人能知和理性能识,这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感知和建构意义的整体。能知,总发生于个人的感性经验,是显相的所与和意义的所识关系的共轭同体。认知中的能识的缘起则是一种并不属于身体的抽象主体理性结构,理念性的能识则是一种不属于任何个体的"某人"。这个"某人"不是外在的他人,而是我们在交互主体性中自我认同的内在他者。原来那个独立的认知主体,现在被视作能知的个体自我与能识的理性主体的统合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话语哲学与意志表达
    晏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3-23. 
    摘要 ( 158 )   PDF(pc)(2359KB) ( 306 )   PDF(mobile)(2359KB) ( 0 )   收藏
    话语哲学所探讨的是话语者借助语言形式所欲表达的意志是怎样的,以及言说者表达其意志的正当性基础为何的问题。表达其意志是话语哲学得以建构的人性基础,正当地表达其意志是话语哲学得以存续的道德哲学基础。当社会安排给予每个人更多地表达其意志的机会时,如何正确而正当地表达其意志就成为了话语哲学所必须探讨的问题。每个个体获得表达其意志的机会与权利虽然具有先天的正当性理由,对此康德给出了一个最高的道德哲学证明,即一个有理性存在者都是一个在意志上自由的行动者,因而是自由意志的表达者。然而,社会并不总是依照哲学家的意愿运行,一个相对为好的社会状态是:第一,社会为每个个体提供足够的机会,允许其表达其意志,即话语权在整个社会内公正分配;第二,有理性者有强烈的意愿并能正当地表达其意志。而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论证必须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场域中完成。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则是我们研究话语哲学和意志表达在场域意义上的三个维度,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正当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哲学的时代内涵与创新愿景
    臧峰宇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24-29. 
    摘要 ( 171 )   PDF(pc)(2519KB) ( 200 )   PDF(mobile)(2519KB) ( 0 )   收藏
    比较哲学研究试图把握不同哲学史语境的交互主体性,贯通哲学互释和相互理解的空间,体现出一种世界哲学气质。这项研究将"他者"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我与你"的关系,在"我与你"的对话中形成破壁之思。这种贡献是我们时代需要的思想创造,从概念、问题、方法、对象化等多重维度明确体现了创新意识,在哲学史深处与文明交融关节点上展现了我们时代应有的视野与境界,由此展开的双向格义和多向格义可以跨越不同文化差异造成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鸿沟,在会通与交融的语境中呈现哲学研究的总体性图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发展
    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城市和市民社会的建构
    张文喜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30-37. 
    摘要 ( 145 )   PDF(pc)(2614KB) ( 208 )   PDF(mobile)(2614KB) ( 2 )   收藏
    城市和市民社会生活的关系绝非清楚而单纯的。马克思认为,城市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梦幻和革命的中心。由此,我们原来对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那种熟知便显得不够充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城市与历史主体、城市与乡村分离或结合的关系。因为现代城市(主要是区别于东方的西方城市)是资本积聚与社会分配、国家控制与市民自主性冲突的焦点,所以一旦人与人处于城市集居状态中的联合,就会不断预期权力中心的形成,尽管每一个中心也都在进行自我瓦解。对市民来说,他们的生活条件虽然是共同的,但真正说来却是不以每一个人为转移的,这是他们希望在城市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必然受阻的阶级根源。从社会文化批判角度看,文化人与大城市生活的紧张关系是最为凸显的。马克思更关注的不是家园意识的飘零,而是从生产的社会关系角度看无产阶级与城市的疏离、城乡分离的现实后果及根源。也许问题不仅在于我们发现城市生活的历史认识的方法,更在于发现城市生活是我们反思整个人类历史的本质和意义的相关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
    谭顺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38-46. 
    摘要 ( 326 )   PDF(pc)(3546KB) ( 156 )   PDF(mobile)(3546KB) ( 3 )   收藏
    除社会形态、经济形态、人的自由程度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等分析视角之外,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据此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段:第Ⅰ时段,生产力落后于消费力,生产力制约消费力的发展;第Ⅱ时段,生产力超越消费力,消费力制约生产力的发展;第Ⅲ时段,生产力与消费力均衡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生产力分别与自然消费力、社会消费力、绝对消费力实现三次平衡,人的消费力也渐次经历均等发展、分化发展及全面发展阶段。消费力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解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运用及补充说明,从而构成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轨迹的整体解释与判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他者”问题思考的资本主义伦理——政治批判——论伊格尔顿的“伦理学转向”
    方珏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47-55. 
    摘要 ( 104 )   PDF(pc)(3437KB) ( 171 )   PDF(mobile)(3437KB) ( 2 )   收藏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面对21世纪这一全新时代景观所出现的诸多问题,通过聚焦伦理学研究,试图回应当下"左派如何思考与行动"这一严峻问题。伊格尔顿的伦理学研究主要借用拉康精神分析的语境与框架,以想象域、象征域和真实域三个基本范畴来厘清并重新审视西方伦理学的演变,通过对自我与他者关系问题的研究思考了新主体与社会主义伦理的建构,实现了对晚近资本主义的伦理—政治批判。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对于思考当下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当代文学研究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
    朱寿桐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56-62. 
    摘要 ( 134 )   PDF(pc)(11857KB) ( 15 )   PDF(mobile)(11857KB) ( 0 )   收藏
    澳门文学在特定的政治背景、地理状貌、经济结构、人文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下所表现的漂动感、无定感和悬置感等后现代人生体验都属于澳门经验,是中国经验中非常特别的一类。澳门经验成为汉语新文学领域不可忽略而且也不可取代的经验表达,这也是澳门文学对于汉语新文学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澳门诗歌和澳门戏剧在这方面收获颇丰,成为汉语新文学界弥足珍重的文学成就。澳门诗人将这种后现代的既奇特、殊异甚至荒诞,同时又平凡、平常甚至平庸的人生感兴交付诗歌,其所呈现的后现代诗的特征,客观上为中国后现代诗歌开辟了道路。澳门戏剧也以其地域性特点和土生土语的语言特色给汉语文学、华文戏剧乃至于整个戏剧世界以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启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新论
    赵稀方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63-76. 
    摘要 ( 179 )   PDF(pc)(12467KB) ( 19 )   PDF(mobile)(12467KB) ( 0 )   收藏
    抗战初期,内地作家南下香港,把香港建立成了全国文坛的中心之一,令人瞩目。与此同时,原有的香港新文学作家的创作却被遮蔽了,而由《文艺青年》代表的香港本地青年作家力量也为人所忽略。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事实上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由茅盾、许地山、萧红等内地南来作家所构成的左翼文坛;二是黄天石、平可、张吻冰、龙秀实等本港作家的写作;三是彭耀芬、刘火子、黄谷柳等香港左翼青年作家的写作。香港文学史一向只谈到第一类大陆南下作家,未注意到第二类本港作家和第三类香港左翼青年的写作,这显然是不完整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骡马曳车:吴宓的悲悯情怀及身份认同
    王本朝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77-82. 
    摘要 ( 162 )   PDF(pc)(12494KB) ( 13 )   PDF(mobile)(12494KB) ( 0 )   收藏
    吴宓时常提及骡马曳车景象,他以简净而愤激的笔墨记录其负重受抶的生活场景,并赋予其悲悯之感。骡马曳车也被作为吴宓的生活写照,在物我同感中,他拥有了自我的身份认同,并深切地体验到生活的悲哀和无奈。实际上,吴宓青少年时代就对骡马之美及曳车的辛苦和劳累,有着独特的情感经历和感受,深受传统文化仁民爱物的影响,相似的现实体验激活了他的历史记忆和身份感知。当然,吴宓的记事与感受也存在刻板重复、体验的直接简单等问题,缺乏更为丰富的隐喻和深沉的意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知识体系问题研究·礼乐美学研究
    礼乐制度作为儒家实际生活形态的时机、时态与身体履践——论颜元的礼乐美学
    刘彦顺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83-91. 
    摘要 ( 159 )   PDF(pc)(3418KB) ( 306 )   PDF(mobile)(3418KB) ( 3 )   收藏
    颜元立志继承与发扬周孔原始儒家实际践行礼乐制度、经世致用的礼乐美学立场,反对自汉代以来,尤其是激烈地反对自宋明理学以来仅仅沉湎于儒家经典文献的注疏、训诂、讲诵、清谈、静观的知识化倾向与沉溺于静坐、孤行的心性化倾向,更以儒家的"家哲学""家美学"反对佛教的"离家"原则。他认为,礼乐制度作为儒家的实际生活形态的"时机"源自亲子之爱的向善天性并扩展至君臣、夫妻、兄弟、友朋、师生等日常人际关系的运作与变化,其基本状态是由身体充任载体、由"乐"固化与提升身体运作,以践行五伦之仁,从而实现国家治理、社会管控、家庭维系、人际交往的和谐有序。他还认为,礼乐活动在"时态"上的体现是永无止境的正在进行时,而"乐"的功能就在于强化、固化了"礼"作为行为的兴发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淮南子》与儒道礼乐美学的会通与融贯
    祁海文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92-101. 
    摘要 ( 124 )   PDF(pc)(2956KB) ( 293 )   PDF(mobile)(2956KB) ( 0 )   收藏
    作为"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之前最后一部重要学术典籍,《淮南子》对探讨礼乐美学的确立有重要的价值。《淮南子》兼摄先秦诸家学说,以专题探讨的形式致力于思想的统一。儒道思想在礼乐问题上的对峙交锋、融合贯通、凝聚转化,构成了《淮南子》礼乐美学的基本理路。《淮南子》继承、发展了以道家为主的礼乐批判;儒道思想通过无为论、自然情性论等"边际思想"的相互汲取与融合,凝聚、转化为"礼因人情而为之节文"这一礼乐美学命题,是《淮南子》礼乐美学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新。不仅如此,《淮南子》还在儒道礼乐美学融贯与凝聚的基础上向一般意义的审美和艺术领域生发,从而提出并论述了"有充于内而成像于外""君形者""至情"等重要的美学命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儒家制度美学要义
    程勇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02-109. 
    摘要 ( 160 )   PDF(pc)(2445KB) ( 263 )   PDF(mobile)(2445KB) ( 0 )   收藏
    儒家制度美学脱胎于礼乐美学,发展自儒家外王的思想方向,要求通过审美生活的制度建构实现审美化的政治图景。儒家认为,礼乐不仅是与天地运行完美适应而且又切合人性、人情的制度,而且在践行方式与结构、形式上也体现了审美的考虑。审美生活可以为政治规定、政治权力提供真实而具有普遍性的情感基础,本身也是政治生活的文化表征;但并非所有的审美生活都具有合法性,需要运用制度力量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为此,需要在国家政治、文化、教育系统中确立审美生活典范,建立传播审美文化经典的文教制度,设立规约和指导审美实践的职能部门,而能承担此重任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圣王,其目标是要通过推行礼乐教化以实现大一统的理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日关系史研究
    关于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历史思考——以1871年、1978年条约为视角
    臧运祜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10-118. 
    摘要 ( 241 )   PDF(pc)(3763KB) ( 1030 )   PDF(mobile)(3763KB) ( 3 )   收藏
    自1990年代以来至今的20多年间,中日两国史学界关注与讨论的近代中日关系史,在总体认识上,其共通之处是都承认了对立、对抗关系乃至于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以及在一定阶段(主要是甲午到抗日战争的半个世纪)中日关系所呈现的侵略与反侵略(或加害与被害)的历史主题;其分歧点主要是在较长时段(近百年)、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日关系史上,是否还同时存在着交流、合作乃至于依存、竞存的相互关系的历史,以及如何认识这个史实的问题。笔者选取1871年9月的《中日修好条规》与1978年8月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为视角,深化近百年中日关系史的主题之认识,分析近百年中日关系的演变过程,总结其历史主题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所展现的"和平""友好",作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永恒主题,既是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历史总结,也是两国关系继续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政治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史新论
    从慕容燕政权看所谓“五胡乱华”之说
    黄寿成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19-126. 
    摘要 ( 281 )   PDF(pc)(2700KB) ( 424 )   PDF(mobile)(2700KB) ( 8 )   收藏
    早在唐代就有人认为十六国时期曾出现过"五胡乱华"的现象,这似乎已成为定论,可是事实未必如此。因为建立前燕、后燕、南燕政权的鲜卑慕容氏等少数族首领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有的甚至还有著述。前燕、后燕、南燕各政权又多以汉魏旧制为职官制度,至于前燕、后燕政权虽然曾一度实施"一国两制",但这只是一项权宜之计,其职官制度仍然是以汉魏旧制为主,匈奴的单于制为辅。此外,鲜卑慕容氏从心理上也认同汉文化,与司马氏的晋王朝多有联系,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宗藩关系。因此说在慕容燕政权时期以鲜卑慕容氏为首的少数族并非是想以所谓胡人身份"乱华",而只是想乘天下大乱之际割据一方,可见所谓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胡乱华"之说当是历史的一个误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吴简“吏民”问题研究学术新体系
    李文才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27-137. 
    摘要 ( 129 )   PDF(pc)(3344KB) ( 485 )   PDF(mobile)(3344KB) ( 0 )   收藏
    黎虎所建立起的吴简"吏民"问题研究学术新体系,一是以"吏户"作为整个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将对传统"吏户"论的质疑奠基于确凿的数据和充分的文献与简牍资料之上,从根本上推翻传统"吏户"论的基本论点和学术体系;二是全面系统地阐明"吏民"的涵义、性质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吏民"作为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编户齐民",不仅是国家赋税徭役的基本承担者,同时也是地方基层政权吏员的基本供应源和吞吐港湾,"吏""民"一体的基本结构成为中国古代皇权统治的基础;三是进一步深化对"诸吏"问题的研究,学界对两汉魏晋南北朝"诸吏"问题的研究,长期流于表面化和肤浅化,诸如"真吏""给吏""军吏"等问题之史籍无徵、言之不明或学界未曾措意者,黎虎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根本性的拓展和开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宋代商业法制近世化及其意义
    张本顺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38-146. 
    摘要 ( 288 )   PDF(pc)(4329KB) ( 400 )   PDF(mobile)(4329KB) ( 3 )   收藏
    两宋商业法制文明近世化倾向显著,是中国商法史上陡起的一个高峰。宋代商业繁荣的政治基础在于商人社会地位的空前提升;思想基础在于功利主义重商伦理思潮的勃兴;法律基础在于国内外商业贸易法律体系的详备,以及对商人合法财产权利的法律保护。宋代商业法制文明在冲击封建等级制度、扭转中央财政危机、构建农商并重的社会经济结构乃至形塑"义利和合"、树立契约精神等诸文化心理层面,均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成为元明清的商业渊源。宋代商业法制文明旨在解决财政危机,此种历史局限性使其无法突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而孕育出现代法治文明,但对当代开放式商业法治文明的构建,仍不乏历史资鉴与理性启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清西北内陆地区流动人口的法律生活——以《樊山判牍》为中心的考察
    周向阳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47-155. 
    摘要 ( 131 )   PDF(pc)(3157KB) ( 227 )   PDF(mobile)(3157KB) ( 0 )   收藏
    从《樊山判牍》来看,晚清西北内陆地区,打官司与流动人口的日常生活仍存在较远的距离,他们很少通过正式的司法系统解决纠纷和满足诉求。在流动人口提起的诉讼中,买卖、强占(抢)妇女,钱债纠纷占主要地位,说明他们一般只有在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等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才求助于地方法庭。这种诉讼实质上是流动人口对生存权的诉求。然而,地方官府出于道德上的歧视、无讼的价值追求、惰政的心理,对流动人口的诉讼并没有积极妥善处理,反而压制流动人口的诉权,在土客纠纷中偏袒土著。流动人口的权益得不到正式司法系统的有效保障,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司法改革热点研究
    法官员额制下诉讼分流机制之建构
    张榕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56-163. 
    摘要 ( 182 )   PDF(pc)(2518KB) ( 105 )   PDF(mobile)(2518KB) ( 0 )   收藏
    随着法官员额制下的法院"案多人少"的日益加剧,法院必须直面入额所导致的法官人数减少与不断增长的法院受案数之间的张力,并应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可持续的、合理的诉讼分流机制。一直以来,无论法院内外都将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进行诉讼内案件繁简分流作为制胜法宝,但经多年实践,此种机制不但成效不彰,反而使"案多人少"局面更为严峻,究其实质在于法院并无主导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权力基础,而法院内案件的繁简分流亦已达到极致,并无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因此,建构能够真正由法院主导的法院附设调解机构、区隔审判核心业务与审判保障业务、剥离审判保障业务是法官员额制下诉讼分流机制之理性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突然现状与应然选择
    李胜利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64-169. 
    摘要 ( 246 )   PDF(pc)(2554KB) ( 470 )   PDF(mobile)(2554KB) ( 3 )   收藏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一般认为,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公平竞争法,规范垄断行为的反垄断法是自由竞争法。但从海外有关国家(地区)经验来看,若干反竞争行为同时兼具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色彩,其法律调整也往往同时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若干垄断条款可以经过修改后存留,亦可考虑在《反垄断法》修订时予以体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司法理性的社会治理——基于社会内部秩序规则引导下的思考
    王孟嘉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70-174. 
    摘要 ( 108 )   PDF(pc)(2911KB) ( 191 )   PDF(mobile)(2911KB) ( 0 )   收藏
    法律本身具备的外部设计性与组织性、内部抽象性与前瞻性是良好社会秩序形成的关键要素,司法又是法律实施的载体,在社会治理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学界对司法参与社会治理的逻辑与进路却不明晰,司法理性承载了司法对良好社会秩序的工具性价值,符合社会内部秩序规则的作用逻辑。司法理性的社会治理效用逐渐凸显,能够对社会内部秩序规则形成有效引导,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强化司法认同的"根本性"解决路径。司法机关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需做到统一标准与价值判断融合、从个案权威与司法监督中分析出司法治理性价值传导功能、搭建社会模仿平台、提升司法理性的扩扇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治理研究
    乡村善治中互联网运用及其价值
    赵秀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75-183. 
    摘要 ( 157 )   PDF(pc)(2552KB) ( 208 )   PDF(mobile)(2552KB) ( 398 )   收藏
    互联网对中国乡村治理影响甚大,并形成多种创新模式,主要集中在监管、服务和反腐领域。互联网对中国乡村善治意义重大,包括开拓视野、弥补短板和注入活力;改变治理内容和方式,使管理、决策、监督更科学;有助于反腐,成为预警、过滤和监督网;形成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了干群的思想意识。在未来乡村治理中,要将互联网安全置于重要地位,加强互联网的制度建设,克服互联网治理的失衡,大力发展和快速培育乡村互联网治理人才队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共治的合法性困境及其政策调适
    梁德友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84-190. 
    摘要 ( 148 )   PDF(pc)(2757KB) ( 297 )   PDF(mobile)(2757KB) ( 1 )   收藏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共治是社会组织以独立、专业、平等的主体身份协同其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从而实现治理效果"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治理模式。但由于传统治理格局的束缚和治理文化、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组织共治在实践中面临来自结构、制度、能力以及伦理等方面的合法性困境。应对这种合法性困境,不仅是破解当下社会治理难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打造新时代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由之路。为此,应采取"顶层设计"和"具体制度变革"相结合的制度安排,保障社会组织共治主体资格,拓展社会组织共治制度空间,提升社会组织共治能力,规范社会组织共治行为,破解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共治的合法性困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理论及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与益贫式增长
    王宇伟 范从来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191-201. 
    摘要 ( 107 )   PDF(pc)(2818KB) ( 157 )   PDF(mobile)(2818KB) ( 0 )   收藏
    共享发展要求经济实现益贫式增长。在中国,尤其农村地区尚未实现这一目标。如何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来推动农村的益贫式增长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各类财政支出的减贫机制来看,农林水务和社会保障等补助类财政支出虽能迅速有效地减少贫困,但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贫困人口获取收入的能力,在促进益贫式增长上意义有限;以科教、医疗为代表的发展类支出在减贫效应上虽存在滞后,但能通过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健康状况,改善其获取收入的能力,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实现益贫式增长。因此,应进一步改进财政支出结构,在加大农村补助类支出投入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发展类支出对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推动农村地区尽快实现益贫式增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组合及其增长效应
    韩文龙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3):  202-212. 
    摘要 ( 141 )   PDF(pc)(3176KB) ( 394 )   PDF(mobile)(3176KB) ( 0 )   收藏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其中"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组合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要件。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表明,只有发挥好"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企业家精神"创新组合对经济的增长效应,才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企业家精神"创新组合的内涵是在特定制度约束下,发挥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于客观的技术对象,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这三者的创新组合主要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两种途径来促进经济增长。现阶段需要加快构建技术进步的支持体系,形成创新的制度结构和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企业家精神,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组合对经济的增长效应,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