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04 上一期   
    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型智库建设——在东北“三省一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暨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
    王伟光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5-8. 
    摘要 ( 101 )   PDF(pc)(12238KB) ( 26 )   PDF(mobile)(12238KB) ( 0 )   收藏
    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深入学习、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密切关注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展理论研究。要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学术创新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立场上做学问;坚持尊重人才、人才为重,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型人才队伍。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能量,围绕智库功能加快传播平台建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国理政理念研究
    论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核心的新理论体系及其价值旨趣
    刘进田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9-14. 
    摘要 ( 163 )   PDF(pc)(14744KB) ( 21 )   PDF(mobile)(14744KB) ( 2 )   收藏
    现代性历史构造是由"民族—资本—国家"构成的动态三角形稳定结构。在毛泽东和邓小平先后解决了"民族"和"资本"两大因素之后,国家和国家治理现代化遂跃升为现阶段的核心问题。诸多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获得合理定位,形成系统性逻辑体系。新理论的价值旨趣在于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富裕社会基础上的公正社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现阶段我国贫困的复杂性及反贫困行动的长期性
    关信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5-22. 
    摘要 ( 171 )   PDF(pc)(14895KB) ( 27 )   PDF(mobile)(14895KB) ( 0 )   收藏
    近年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面临着很大困难,距离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贫困问题的复杂性。收入低下只是致贫的直接原因之一,缺乏可持续性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是我国贫困问题的最大症结。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现实决定,脱贫攻坚的基本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反相对贫困、培育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被视为反贫困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我国应该从多个方面加大反贫困行动力度:一是要以反相对贫困为目标,致力于加快缩小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三是进一步强化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有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四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公共行动,继续大幅度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五是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大幅度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六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组织能力建设,同时促进社会服务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现代化——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析
    赵一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23-32. 
    摘要 ( 135 )   PDF(pc)(1598KB) ( 662 )   PDF(mobile)(1598KB) ( 0 )   收藏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在达到这一理想社会之前,无产阶级的目标是争取自身及全人类解放。然而,社会发展目标不仅仅在于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还应该包括社会平等、共享福利、环境保护及个人幸福指数提升和自由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这一核心思想,与中国社会福利现代化发展目标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的基本原理完全渗透于其关于社会发展本质的所有理论阐释之中。这些思想和理论为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实现社会福利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社会福利现代化的本质密切相关,尤其是马克思关于消除贫困、人人平等、可持续发展、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等思想都与实现社会福利现代化密切相关。就其在中国福利现代化中的践行而言,就是要突出福利平等原则,实现适度普惠性社会福利,使我国公民人人享有平等的福利权利和福利机会,确保我国的福利现代化发展是建基于物质资料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思想探源
    交换和承认——马克思和黑格尔的隐匿对话
    何松旭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33-39. 
    摘要 ( 158 )   PDF(pc)(1501KB) ( 221 )   PDF(mobile)(1501KB) ( 0 )   收藏
    马克思对黑格尔"倒立"的辩证法的颠倒,并不仅仅是一个隐喻,而是两者的一场隐匿对话。在马克思那里,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被颠倒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行动。生产不仅是单个主体获得自我确定性的过程,而且还与交换、分配、消费一起共同构成了商品辩证运动中不可分割的几个环节。对于这场运动的刻画本身就足以让我们认识到这个系统的可批判性,而这同时也是对这个系统进行彻底改造的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义的张力:马克思与阿马蒂亚·森
    李翔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40-48. 
    摘要 ( 120 )   PDF(pc)(697KB) ( 21 )   PDF(mobile)(697KB) ( 4 )   收藏
    正义思想存在着先验制度主义和现实比较主义两种不同的演进理路,马克思和阿马蒂亚·森同属于后者。他们的正义之思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既有着相似的逻辑起点,又有着相通的动力之源,都把人的发展作为共同的价值旨归。在正义的研究视域、思维路径以及自由与发展的关系上,阿马蒂亚·森给予了马克思正义观一定程度的丰富与拓展。然而,若从唯物史观的视域来审视,阿马蒂亚·森虽洞察到了现实中的种种不公,却没有看到异化这一问题之本源。森在表层成因分析之上对正义的改良诉求,显然有别于废除私有制之上的正义实践运动,其所阐释的正义图景也只是在一种静态的分析模式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与视角。由于缺乏人类历史发展的维度,森的正义思想并没有跳出自由主义的窠臼。与马克思的正义观相比,是形似而质异;与自由主义相比,则形异而质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新唯物主义”
    陈向义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49-54. 
    摘要 ( 147 )   PDF(pc)(1412KB) ( 270 )   PDF(mobile)(1412KB) ( 0 )   收藏
    旧唯物主义哲学从自然性角度关注人的产生过程,唯心主义哲学从能动性角度关注人的生活过程,它们都对人采取了片面的、抽象的理解而超出了各自的合理性限度。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从双重向度理解人:完整的人和现实的人,超越了旧哲学对人片面的、抽象的理解,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所唯之物是"人本学的自然界",这种"人本学的自然界"也具有双重向度:对于先前人类而言是"为我之物",而对于后来人而言是"自在之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研究
    论东北地区产业选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的沿革与创新
    赵儒煜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55-66. 
    摘要 ( 151 )   PDF(pc)(15162KB) ( 25 )   PDF(mobile)(15162KB) ( 2 )   收藏
    当前,关于东北经济衰退与振兴方略的探讨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特别是,关于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产业选择理论之争受到瞩目。就产业选择视角而言,传统的区域产业选择理论包括从区域角度出发的区域分工理论和从产业角度出发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而随着经济活动的深化,一方面,需求在市场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与传统理论不同的特征;另一方面,新产业革命的到来也改变了传统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所有这些都使得传统理论面临挑战,而需不断探索创新。对东北而言,东北经济的衰退有其大周期的普遍性也有其区域特征造成的特殊性。针对东北问题的产业选择,则既要对东北经济从"产业缺位"到"体制固化"的历史痼疾予以足够的对应,也要结合东北经济当前的发展特征,更要考虑到大众消费社会的成熟和新产业革命走向的决定性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地区潜在红利开发与系统性振兴策略
    李政,杨思莹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67-77. 
    摘要 ( 116 )   PDF(pc)(1554KB) ( 171 )   PDF(mobile)(1554KB) ( 0 )   收藏
    传统计划经济的制度惯性与改革惰性、产业发展水平低并与市场脱节、市场经济文化缺失以及经济地理和高寒气候等多维因素而非单一因素导致东北地区振兴发展面临种种困境。摘掉"老""工业基地"的区域标签,实现东北地区全面可持续振兴发展,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探究经济增速下行的根源,深挖国家战略红利、深化改革红利、开放红利、人才集聚红利、协调发展红利和生态红利,采取系统性思维方法,加快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文化转型与区位优势开发,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型经济,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用"新制度""新产业""新文化"武装"新东北",实现东北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工业化、城镇化与东北问题——基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解析
    王智勇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78-91. 
    摘要 ( 183 )   PDF(pc)(1836KB) ( 290 )   PDF(mobile)(1836KB) ( 1 )   收藏
    当前东北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的陡然下滑和城市人口的大量流失,这与东北经济发展中的特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重工业化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得就业增长缓慢,行政主导的城镇化导致城镇人口规模不足,城镇化质量不高。回归分析表明,黑龙江省县域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衰减,而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效果不足,并且工业化和城镇化缺乏关联机制,导致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市场化程度低,难以突破固有瓶颈。为了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应立足于增强造血能力,积极利用新产业、新业态和互联网+,推进制度建设以保障市场化进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资产定价与市场机制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市场调节的理论与实践
    段茂盛 邓哲 张海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92-100. 
    摘要 ( 126 )   PDF(pc)(1528KB) ( 298 )   PDF(mobile)(1528KB) ( 1 )   收藏
    避免碳价过度偏离政策设想或者波动过大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大多数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碳价水平作为市场调节的触发条件,并采用设置拍卖底价和政府公开市场操作的调节方式;也有个别体系采取调整履约规定的方法调节市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确定将设立市场调节机制,以有效稳定碳价、引导低碳投资。由于我国企业和设施层面的数据基础较差,而且全国体系的排放总量属于强度性质的总量,因此建议以碳价水平作为全国体系市场调节的触发条件;在调节方式上,建议综合使用设置拍卖底价和进行政府公开市场操作两种方式,并考虑调节体系的抵消机制。全国体系的市场调节规则应事先确定,保证其透明性和稳定性,避免采用临时性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期利率波动对碳交易价格影响的区域异质性
    王倩 路京京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01-110. 
    摘要 ( 118 )   PDF(pc)(1655KB) ( 247 )   PDF(mobile)(1655KB) ( 2 )   收藏
    碳资产定价问题事关全国统一碳市场的价格管理机制及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利率调控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影响企业的减排成本、碳资产的套利行为以及投资者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碳价。EGARCH-Copula模型证实短期利率波动对中国碳价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除北京外,其余5个碳市场价格收益率的条件方差对正负未预期到的干扰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北京、深圳、上海和天津碳市场与利率市场具有对称的尾部相关关系;利率对天津和湖北碳价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广东碳价的影响最弱;利率与北京、天津和湖北碳价的相关系数为负,而与上海、广东和深圳碳价的相关系数为正。因此,全国统一碳市场的价格管理应当缩小地区间的价差,避免外部冲击的区域异质性,防范碳资产的套利和投机行为;避免因政策调控而导致的碳价异常波动;形成既维护市场的总体稳定又兼顾各地区公平和效率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碳交易价格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市场基本面与政策信息的双重视角
    张云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11-120. 
    摘要 ( 188 )   PDF(pc)(1637KB) ( 231 )   PDF(mobile)(1637KB) ( 9 )   收藏
    中国碳市场已经由试点阶段逐步过渡到市场构建和培育的关键阶段,碳价格是碳市场的核心要素,但传统的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机理在中国的碳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在供给层面,交易所层面的信息对碳价格的影响显著,政府层面相关信息的影响并不显著;在需求层面,基本面因素对碳价格的影响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实现,即中国碳交易价格同时受到市场基本面因素与政策信息的影响,但不同交易所碳价格的波动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且存在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向与理论相悖的情形。这可归因于碳市场流动性尚显不足、市场参与主体的反应不足以及市场上信息泡沫的衍生,故加强碳市场能力建设、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明确细化交易机制是构建全国性碳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
    规制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范式论纲
    宁立志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21-128. 
    摘要 ( 78 )   PDF(pc)(1505KB) ( 102 )   PDF(mobile)(1505KB) ( 0 )   收藏
    专利权滥用作为一种复杂的法律现象,涵盖实体性滥用与程序性滥用,分别具有或兼有民事违法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等不同的违法性质。由此而激活的法律规制,有其相应的规制范式,其规制或通过滥用抗辩、提起诉讼等司法救济方式,或采取竞争执法等行政管理手段,进而追究滥用主体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专利权滥用及其规制的理论体系要力求建立这样一种分析范式:以"实体性滥用和程序性滥用"的归类确定对专利权滥用的规制范围,通过"民事违法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的划分,明晰不同样态专利权滥用行为的违法性质;依据"抗辩事由"与"诉讼理由"的划分,确立不同性质的专利权滥用行为进入司法程序的具体操作方式。经过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对专利权滥用行为进行审查(理)、定性、判定后,最终确定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承担责任的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串通投标反垄断规制制度
    王玉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29-135. 
    摘要 ( 183 )   PDF(pc)(1462KB) ( 177 )   PDF(mobile)(1462KB) ( 2 )   收藏
    日本在依据《禁止垄断法》"不正当交易限制"条款对串通投标进行规制的基础上,先后颁布《公共采购中经营者及行业协会活动的反垄断法指南》《关于排除和防止串通投标行为处罚官员损害公平投标等行为的法律》两部专门性法律,在立法上详细规定了串通投标的行为类型、规制原则、制裁措施及防范体系。日本在串通投标领域所创设的规制原则,不但明确了本身违法行为和可能违法行为的范围,还规定了原则上合法的行为边界。日本对于公共采购领域串通行为所实施的双重规制体系及完备的防范措施,有效抑制了纵向串通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经济法私人实施机制的失灵及应对
    王立君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36-140. 
    摘要 ( 146 )   PDF(pc)(1438KB) ( 199 )   PDF(mobile)(1438KB) ( 0 )   收藏
    经济法的私人实施与社会实施、公共实施的主体不同,其民事责任的追究也就不尽相同,进而其诉讼类型也不同,在司法实践中,个体诉讼和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分别出现了制度上的失灵,这种失灵不仅仅带来经济诉讼制度上的混乱,而且影响了法理上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经济法私人实施除需要个体诉讼、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以外,还需要集团诉讼。具体而言,法院释明或者法院可以确定集团诉讼,权利人默示参加、明示退出,由原告担任集团诉讼的代表人,诉讼代表人的重大决定只受法院监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日本历史教科书关于中日战争的书写及评析
    史桂芳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41-151. 
    摘要 ( 1009 )   PDF(pc)(14799KB) ( 78 )   PDF(mobile)(14799KB) ( 32 )   收藏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在美国主导下实行了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教育改革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1947年日本颁布《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等法律,摒弃了之前的"忠君爱国"教育,专注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民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教科书编写也是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实现上述目标的载体。战后日本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经历了从"国定"到"审定"的演进。2013年文部科学省审定7家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合格,现仍在日本高中使用。其中对历史教科书涉及中日战争的内容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及日军暴行;日本侵华政策调整与扶植傀儡政权;中国抗战的作用与日本战败投降。现在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关于中日战争的叙述,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与不足,在书写方式、价值判断和导向等方面存在着问题。首先,日本历史教科书普遍淡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责任与性质。其次,书中占用大篇幅夸大日本军方与政府的矛盾分歧,而忽视其扩张目标的一致性。再次,书中强调战争给日本造成的灾难,对深受侵略灾难的中国人缺乏必要的同情,更未深入分析造成战争灾难的原因。最后,书中轻视中国持久抗战对打败日本法西斯所起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42年本溪煤矿爆炸案考论
    薛毅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52-163. 
    摘要 ( 267 )   PDF(pc)(1848KB) ( 815 )   PDF(mobile)(1848KB) ( 4 )   收藏
    1942年4月26日,日本株式会社本溪湖煤铁公司经营的辽宁本溪煤矿发生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800多人伤亡,这是迄今为止煤矿史上一次性死亡人数最多、最为惨烈的矿难。伤亡人员既有来自华北和东北当地的劳工,也有相当数量战俘等"特殊工人"。这次矿难发生原因,可从设计、技术和管理方面进行追溯,而之所以造成众多矿工伤亡,则由于事故发生后矿方"要矿不要人",停止向井下通风,致使众多矿工窒息而死。此举揭露了日伪当局对本溪矿工生命权、生存权、尊严权等的无视与剥夺,反映了其对人类理性和道义肆无忌惮的践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百年文学学术史案研究·钱锺书专题研究
    第三种活法的诗魂存根——打通《槐聚诗存》与钱锺书学案的深层经脉
    夏中义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64-172. 
    摘要 ( 123 )   PDF(pc)(1827KB) ( 134 )   PDF(mobile)(1827KB) ( 0 )   收藏
    钱锺书在应对"史称守恒"时的"不顺—不昌""不逆—不亡",宜分"为人—为学"两层次去看。先看"为人",以钱锺书与同时段的冯友兰来略作比较。再看"为学",以钱锺书与同时段的陈寅恪来略作比较。"深阅读"已从钱著自1955年始撰《宋诗选注》到1981年《管锥编》增补摸索出一条长达26年的内在脉络,此脉络即钱锺书的"第三种活法",其基调是"安全感与尊严",由"外示和同""内不奉侍"这双重安顿来呈现钱锺书的"为人"与"为学"。打通《槐聚诗存》与钱锺书学案的深层经脉,涵义有两个。涵义一,"打通"本属钱锺书的常用词,钱锺书说其学术方式即在"打通"中西学术于各自语境所生成的人类共识;涵义二,即"打通"《宋诗选注》与《管锥编》的价值亲缘。对钱锺书"第三种活法"的诗魂寻根考辨,要点有三。要点一,考辨"第三种活法"的历史缘起暨心灵应对。要点二,是考辨其"第三种活法"在1950—1956年诗中所涉及的经验性"自发之明",主要体现在"为人"层面的"不顺—不昌",即"不卑"上。要点三,是考辨其"第三种活法"在1956—1974年诗中所涉及的伦理性"自觉之融",已明显地侧重于"为学"层面的"不逆—不亡",即"不亢"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史说”:钱锺书的“弃”与王国维的“续”
    刘锋杰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73-182. 
    摘要 ( 129 )   PDF(pc)(1773KB) ( 355 )   PDF(mobile)(1773KB) ( 0 )   收藏
    钱锺书的"区别即本质"执于区别而乏于联系,难免偏向一隅,此述五点以供讨论:其一,"诗史"概念只是文学与历史关系的一种独特概括,并非用来说明文学没有审美规律。其二,如果没有认识到文学形式在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规定中具有决定作用,只把"诗史"之作变成"押韵的历史文件",当然算不得文学。其三,"历史"不等于"历史学",一般所说的"历史"指历史活动本身,所以是个别现象而不涉及历史规律的表现,正如钱锺书所说的"历史"只是"表面的迹象"。其四,没有认识到"诗史"与"以诗证史"的准确内涵。其五,用批评"诗史"来削弱文学反映论的权威性,未必能够奏效。王国维的诗学思想,或可弥补一二。他在诗与历史关系的论述上相当通达,并近乎提出了"曲史"概念,倒是实在地丰富了"诗史"传统。王国维反对传统的政教文学思想,强调文学不能受制于政治而失去自主性。"诗史说"是一种介入现实政治的诗学,又是一种创造人类理想生活的诗学。但不论如何认识与评价"诗"与"史"的关系,"诗史"所体现的应当是一种审美精神,它所表示的是"历史成诗",而不是简单化的"诗载历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朱光潜、钱锺书谈艺比较
    宛小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83-189. 
    摘要 ( 295 )   PDF(pc)(1685KB) ( 505 )   PDF(mobile)(1685KB) ( 0 )   收藏
    朱光潜和钱锺书在治学的理念上都坚持中西求同辨异,秉持着极其相近的趣味,以至于二人在论题的选择中也多有雷同之处。首先是二人对"灵感"即"直觉"看法上的异曲同工。其次,朱光潜和钱锺书对"灵感"的进一步诠解上存在差异。朱光潜梳理中国古代文论时注重运用文艺心理学等近代心理学进行科学性的分析,而钱锺书虽然引经据典,但很少注重逻辑性和科学性,因此二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再次,二人谈诗与言的异同。朱光潜强调"意言一致",钱锺书也区分了诗中的"神韵"之异于禅机往往也就在于诗与言并非如"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字面所说那样,而应是王从之说的"不尽于言,亦不外于言"(意言不能分离)。此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在二人的解释中也还是有差异的。从次,二人对王国维"隔"与"不隔"的不同理解。钱锺书说"不隔"只能解释"显",不能解释"隐"的观点,的确抓住了朱光潜有过于将王国维"语语都在目前"之义往"显"的意义上推,多少存在忽略了它也可以饱含"隐"的意义这样的毛病。另外,二人对"通感"的重视。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里提出"感通说",钱锺书称"通感说",二者意思相同。最后,二人对莱辛《拉奥孔》批评的理趣。朱光潜、钱锺书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师,虽然各自谈艺风格迥异:朱光潜似重学理的系统性,在方法上常以科学分析为"器";而钱锺书则尚"缀集"、善"管锥"、喜"录补",可以说是继承了中国文论的重直觉、偏综合的传统。但应该说二者各有所长,相得益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论美学研讨
    当下生活的“审美干预”——从重建美学与生活的关系出发
    王德胜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90-193. 
    摘要 ( 111 )   PDF(pc)(14724KB) ( 22 )   PDF(mobile)(14724KB) ( 1 )   收藏
    当下生活的各种事实、包括审美活动总是动态发生的,那么美学关于对象的认知活动及其具体认知也不应呈现为某种对象化的概念,而应该是生动具体的生活感知及其感知形态;当下生活及其认知活动的共时性关系,决定了美学只有具体地回到当下生活,具体经历生活的当下展开,才能真正感知和发现生活存在,也才可能真正显现美学自身的存在。作为"审美干预"的美学权力的实现,需要重新将自身实践前景置于当下生活"可感性"塑造的具体认知之中——不是把生活当下的经验加以概念化甄别,而是从外部指令"内转"为生活当下的直接感受,通过生活且在生活中进行具体认知,突出人的当下生活"可感性"的认知形式,这必将成为美学在今天有效行使日常生活"审美干预"的基本要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论美学”话题缘起语境及其价值取向
    唐善林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94-198. 
    摘要 ( 111 )   PDF(pc)(1136KB) ( 149 )   PDF(mobile)(1136KB) ( 0 )   收藏
    "生活论美学"话题在后现代媒介消费文化语境中发起,并建基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上,狭义的"生活论美学"话题中的"生活"是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社会精英生活;是后现代媒介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世俗感性的日常生活,而不是传统或现代再现、自律和生产文化语境下的诗性超越的日常生活。应在日常生活本体论基础上重视当下身体审美化价值取向,在明确提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还主张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在当下后现代媒介消费时代,我们有理由在吃穿住行的日常生活中推动审美化的进程,让休闲和工作充满身心的快乐和幸福;但同时也要警惕在这一进程中陷入麻木无情状态,从而成为资本主义和官僚机构借助媒介消费推行的统治意识形态的被宰制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构“生活论美学”:意义、内涵与方法
    李西建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199-203. 
    摘要 ( 140 )   PDF(pc)(1103KB) ( 457 )   PDF(mobile)(1103KB) ( 0 )   收藏
    重构生活论美学,既代表了人类审美实践的生活化转向,也体现了消费文化发展的复杂化趋势对新的美学阐释理论的内在需要。在20世纪美学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探索中,后现代主义、实用美学及日常生活哲学等,均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主张与方案,而"生活论美学"的提出,旨在解决在实用功利性突出的物质世界中,如何重建人的具有审美性的日常生活世界。生活论美学的理论核心是解决生存与审美的内在契合与统一,思考重点是如何培育一种社会感性文化形态,塑造主体的感性心理品质,而重构的方法则表现为通过完善审美文化形态,塑造主体的审美行为,使其获得改变生活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以便为物化的世界不断注入丰富的审美价值的因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享主义平台:物联网时代大众日常生活审美空间的新拓展
    刘方喜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1):  204-208. 
    摘要 ( 137 )   PDF(pc)(1277KB) ( 198 )   PDF(mobile)(1277KB) ( 4 )   收藏
    互联网等极致技术所引发的剧烈变化,首先在大众日常审美生活中有突出体现。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诸多现实"预设"前提,已被当今新兴物联网生产方式所改写,传统"电视消费时代"正在经历着向"物联网分享时代"的新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所揭示的"混淆着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实在与影像被混淆"的趋向,在物联网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有重大拓展:大众不仅在"消费性"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着审美化,而且也在"生产性"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着审美化。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诸多现实"预设"前提,已被当今新兴物联网生产方式所改写,传统"电视消费时代"正在经历着向"物联网分享时代"的新转型。在物联网分享主义平台上,大众无偿消费、分享着各种审美产品,但另一方面,大众也在利用物联网等极致技术提供的精神生产"神器",无偿生产、自由传播着各种审美产品,"分享主义平台"似乎正在成为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意栖居"的空间。一种顺应物联网时代大潮的文化或美学理论的立足点,应是栖居在物联网分享主义平台上的大众日常审美艺术活动,文化和美学上的有效"话语体系"应是一种"互联网话语体系":在其中,大众是一个个审美"终端(terminal)",但又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通过互联网"点对点(P2P)"的审美分享主义平台,大众又联通在一起,构建着作为终端的大众审美主体之间的审美联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