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9 ›› Issue (6): 198-207.

• 新媒介文艺研究 • 上一篇    

中国新媒介文艺史研究的理论起点

王若存, 别君华   

  • 出版日期:2019-12-31 发布日期:2020-10-30
  • 作者简介:王若存,美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别君华,传播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31112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282); 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4065C5021820457)

  • Online:2019-12-31 Published:2020-10-30

摘要: 在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的语境中,如何建设中国新媒介文艺史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何写”的理论自觉、“怎么写”的方法探索和“写什么”的类型研究种种具体问题,共同组成了新媒介文艺史一个可能的理论起点。“为何写”,指向由媒介革命和新媒介环境下的社会现实所带来的要求;“怎么写”,涉及主体性、整体性和当代性的原则;“写什么”则具体体现为新媒介主流文艺史、新媒介精英文艺史和新媒介大众文艺史三大类型,这几乎涵盖了中国新媒介文艺历史发展各个方面。上述研究最终还指向了中国新媒介文艺史建构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突显本土性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中国新媒介文艺史, 新媒介主流文艺史, 新媒介精英文艺史, 新媒介大众文艺史

中图分类号: 

  • I0

〔1〕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72页.
〔2〕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7-129页.
〔3〕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27-29页.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3页.
〔5〕Jay David Bolter and Richard Grusin,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p.16.
〔6〕肖恩·库比特:《数字美学》,赵文书、王玉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页.
〔7〕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39页.
〔8〕〔10〕〔12〕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的终结?当代西方艺术史哲学文选》,常宁生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297、208页.
〔9〕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11〕〔15〕〔24〕曹意强等:《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第17、620、640页.
〔13〕陈定家:《如何撰写网络文学史的几点思考》,《文艺争鸣》2016年第8期.
〔14〕马克·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黄艳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6页.
〔16〕单小曦:《网络文学评价标准问题反思及新探》,《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
〔17〕罗伊·阿斯科特:《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袁小潆编,周凌、任爱凡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年,第222-236页.
〔18〕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页.
〔20〕何吉贤:《主旋律文艺生产的变迁》,《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6期.
〔21〕高名潞:《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23页.
〔22〕陈定家:《网络文学:扬帆出海正当时》,《文艺争鸣》2019年第3期.
〔23〕陈定家:《网络文学:出海热的冷思考》,《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2期.
〔25〕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3页.
[1] 范玉刚.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80-190.
[2] 刘阳. 事件的影像—剧场维度与历史主体经验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91-200.
[3] 范玉刚.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80-190.
[4] 刘阳. 事件的影像—剧场维度与历史主体经验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91-200.
[5] 范玉刚.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80-190.
[6] 刘阳. 事件的影像—剧场维度与历史主体经验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91-200.
[7] 赖大仁.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0-178.
[8] 卓今. 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9-190.
[9] 刘俐俐. 中国文学场域视野下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的理论发现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53-161.
[10] 张利群. 《文心雕龙》“物色”说之“感物”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62-169.
[11] 单小曦. 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的基本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79-191.
[12] 毛宣国. 经学阐释背景下的孔颖达诗学理论及其地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65-176.
[13] 于雪棠. 儒道两种视角的“在宥”阐释——兼及文本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77-185.
[14] 程勇. 论理学文论话语的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86-192.
[15] 殷学国. 正名与正谊:"母题"观念的中西形态与方法衍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85-19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