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2-31 上一期    下一期
    政治哲学研究
    生活的意义与道德的边界约束
    王立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5-11. 
    摘要 ( 122 )   PDF(pc)(381KB) ( 204 )   收藏
    权利是诺奇克政治哲学的基石,它决定了诺奇克对国家和正义的根本看法。但是,诺奇克对权利的道德基础缺乏精确的理论。他试图以道德的边界约束为权利立论。道德的边界约束同康德道德哲学中“人是目的”的观念相关,但更深层的思想则源自“生活的意义”理论。“生活的意义”是一个模糊的观念,也是诺奇克政治哲学基础不可追问的终极支点。生活的意义同边界约束的性质一样,都只具有限定性的意味,这根源于诺奇克所持的也是我们所要批判的极端自由主义立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由也是强制——阿多诺对康德自由观点的批判及其启示
    王晓升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2-19. 
    摘要 ( 259 )   PDF(pc)(487KB) ( 159 )   收藏
    在康德的自由观里,康德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自由进行了建构,把自由理解为给定的。但正如阿多诺所言,康德的自由并非如其所认定的是肯定性自由,而是在自由中包含着强制,但康德努力尝试去消除自由和强制的矛盾。阿多诺认为康德的这种尝试从其自由本身的概念、先验理念、先验主体等角度来说都存在问题,所以他认为康德的自由只是理论上的构想。阿多诺并非对康德的自由概念全盘否定,他将康德的自由观念和亚当·斯密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联系在一起,认为康德的自由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自由。阿多诺通过对康德二律背反的分析和重新解释来论证自由对概念自身的压迫和自由对现实生活的压迫,从而证明自由也是一种强制。他认为,自由不是给定的,而是通过对不自由的否定出现的。阿多诺认为自由中永远存在不自由,肯定性的自由概念只是一种虚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马蒂亚·森民主观探析
    李翔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20-27. 
    摘要 ( 161 )   PDF(pc)(572KB) ( 102 )   收藏
    民主是基于公共理性基础上的一种平等的政治权利,它不单是西方的传统,而且是东西方文明共同的结晶,是当前人类普遍的追求,亦是实现正义的关键因素,具有本源性、工具性和建设性三重价值。当然,这些价值只具有“可允性的优越性”。民主要通达正义,需要制度措施的构建与完善,需要民主机会的选择与运用,又需要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彰显包容性的优先。阿马蒂亚·森的这种民主观将公共理性融入其中,将民主与正义有机地关联起来,呈现出清晰的逻辑理路和独特的思维向度,为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然而,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审视,阿马蒂亚·森的民主观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与视角,由于缺乏人类历史发展的维度,其对民主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曲解与僭越,自然也就难以摆脱历史与阶级的束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人与共同体——论青年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与超越
    李永刚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28-35. 
    摘要 ( 116 )   PDF(pc)(626KB) ( 128 )   收藏
    人的存在样态的二重性决定了人与共同体处在一种悖谬性的关系之中。卢梭探讨了人与公民的关系问题而最先揭示了这一悖谬;黑格尔以绝对的国家来统摄人,达成了一种思辨的和解;费尔巴哈批判性地颠倒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神学为人本学,达成了作为类的人与爱的共同体的和解;施蒂纳将人极端化为“唯一者”,以“我”为出发点和归宿构建了利己主义者的联盟,从而批判性地打破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极力维系的和解;青年马克思将“唯一者”拉回到社会关系中来,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构建起“真正的共同体”。这种以最大程度地发展个人的自由与个性为目的的真正的共同体,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它真正实现了人与共同体的和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化解读
    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困境与本土道路
    童敏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36-41. 
    摘要 ( 102 )   PDF(pc)(707KB) ( 311 )   收藏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其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但同时缺乏专业身份和专业服务需求的实际服务处境又不断挫伤其专业化的发展热情,使我国社会工作陷于空心化的困境。从表面上看,这一专业困境是由一线社会工作者逃避专业服务中的现实压力造成的,而究其实质,它恰恰反映的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要求与缺乏专业身份和专业服务需求这一现实服务处境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通过对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演变历程的历史回顾发现,这种以“人在情境中”为理论基础的社会工作提供的是一种连续服务谱系。它既有抽离日常生活场景、针对个人症状的治疗性服务和针对社会“歧视”的公正性服务,也有融入日常生活场景、针对生活问题的实用性服务。西方社会工作走了一条抽离日常生活场景、需要专业身份和专业服务需求的专业化道路,而我国显然需要探索不依赖专业身份和专业服务需求的专业化道路,在生活场景中建立以生活问题为导向的实用性服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工作:从本质上实现人的改变
    张昱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42-49. 
    摘要 ( 112 )   PDF(pc)(704KB) ( 279 )   收藏
    长期以来的学术发展历程表明,社会工作对自身本质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人与环境关系的层面,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对象由此便得到了明晰,其本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确定。当前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仍存在碎片化的问题,从而导致其在多学科中摇摆不定。因此,只有明确社会工作的对象为人的社会关系,才能使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务聚焦人的本质,形成主线,进而深化社会工作研究,构建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促进社会工作技术发展,推进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工作话语权。也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实现社会工作改变人的历史使命,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绩效评估研究——基于合法性理论的分析框架
    吴磊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50-55. 
    摘要 ( 136 )   PDF(pc)(712KB) ( 193 )   收藏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图景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逐渐凸显,在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形塑良好的社区治理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有效性和合法性的视角观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一方面需要实现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价值理性,满足合法性的需求,追求公共性、公共利益和参与的公共价值,这也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目标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则需要兼顾参与效率、参与能力和参与效果,这是实现工具理性的必然途径。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绩效,合法性和有效性相互缠绕,甚至可能发生或多或少的增减,如合法性的获取会降低乃至牺牲部分的有效性,而有效性的增强可能会削弱合法性的影响。但是为了实现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目标的达成,需要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层面维度,寻找两者的平衡之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论
    政治态度还是政治设想?——论两种社会科学传统中政治文化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问题
    秦明瑞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56-68. 
    摘要 ( 137 )   PDF(pc)(781KB) ( 162 )   收藏
    迄今为止,政治文化研究主要有两种传统:一种是英美的经验—实证主义传统,一种是欧陆的定性—诠释学传统。前者将政治文化理解为政治态度,旨在通过现代社会科学中已经成熟的经验—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状况。由于用于调查和测量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特征,所以这一传统中的政治文化概念界定得比较清晰,其所包含的要素相对较少,那些在实证研究中难以测量的要素往往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因而被排斥在概念之外。后者在不否定实证研究意义的前提下,更多地将政治文化理解为政治设想,强调政治文化中那些难以测量,或者说因为属于过去时代而不可能测量的要素的重要性。在强调政治文化历史关联的前提下,这一传统更注重挖掘以文本形式保存下来的政治文化要素和状况,注重分析要素之间的时空关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现代性的流动性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理论的重构
    迟帅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69-75. 
    摘要 ( 123 )   PDF(pc)(776KB) ( 382 )   收藏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仅预示了旧传统的结束,还意味着现代性的流动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其中“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尤其体现为现代性的流动性,体现为人们生活方式和心智上的剧烈改变。同时,从事现代性研究的社会科学也随着传统社会的变革不断进行了学科建制上的调整。对此,不同社会理论家针对社会科学的历史与理论进行了跨越学科建制的讨论。在现代性的流动性理论影响下,社会研究愈发需要继续推进启蒙和解放,将启蒙运动以来所澄清的哲学认识论与其历史经验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科学完善现代性未竟的事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中国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陆海统筹文明观研究
    刘美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76-84. 
    摘要 ( 124 )   PDF(pc)(837KB) ( 279 )   收藏
    在西方中心主义者看来,海洋文明发源于欧洲,大陆国家只有陆地文明,且海洋文明优于陆地文明。这是狭隘的海陆文明对立论。事实上,西方不仅有海洋文明,也有陆地文明;东方不仅有源远流长的海洋文明,更是厚植了绚丽多彩的陆地文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蕴含的陆海一体化思想是符合历史和现实的创举。“一带一路”是涵盖了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的陆海统筹文明观,是对狭隘文明观的校正性突破;“一带一路”是超越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基础的生态文明观,是对工业文明中心论的批判性创新;“一带一路”体现了包容各民族多样文明的人类共同体思想,是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的国际主义人文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本论》与马克思的技术批判
    付文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85-91. 
    摘要 ( 171 )   PDF(pc)(837KB) ( 123 )   收藏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大工业时代背景之下的理论创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马克思向世人展示了作为资本增殖手段的技术和作为阶级斗争武器的技术。同时,马克思还确证了资本和技术共谋的运作机制,在资本和技术的互渗与互制中造就了“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的尴尬情形。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开启了他的技术批判程式。马克思准确抓住了“资本主义应用”是导致技术滥用和技术崇拜的根由,并对其展开了实质性的批判,只有善用技术,方能助力“自由王国”的达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业重构研究
    邓永波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92-99. 
    摘要 ( 87 )   PDF(pc)(1384KB) ( 104 )   收藏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地区间分工协作,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运用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结合产业分析的量化方法,从全国工业各行业区域产业结构冲突地区和以产业“相似度”为基础的东北地区、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冲突原因看,致使各地区产业冲突的原因是产业相似度过高、生产效率不高、市场不能完全实现以及产业分工和市场效率不能有效结合。根据各地区产业发展的异同,在制定调控政策时应注重产业分工避免过度相似、分工协作与市场效率结合,同时注重地区协同及整体利益,避免各自为政,使政策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理论前沿及热点
    多维视角下的隐性贫困测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贫困度的调查
    孙咏梅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00-108. 
    摘要 ( 82 )   PDF(pc)(1826KB) ( 87 )   收藏
    隐性贫困是存在于以收入为主的显性贫困之外的一种贫困。隐性贫困因其识别与测度难度较大,成为我国扶贫攻坚收官阶段的难点与“盲区”。而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农民工的显性贫困减少显著,隐性贫困状态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多维测度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变动等间接影响因素的提高会增大隐性贫困度,而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等直接影响因素则有助于摆脱隐性贫困状态。对于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精准扶贫重点要“扶志”与“扶智”,把贫困人口主动战胜贫困的志气“扶”起来,通过增加教育培训力度,把摆脱隐性贫困的内在活力激发出来,将扶贫的重点向非物质贫困层面适当转移。只有这样,扶贫攻坚收官阶段的“脱真贫、真脱贫”,才能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陆海统筹构建粮食安全保障新体系研究
    李大海, 韩立民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09-117. 
    摘要 ( 137 )   PDF(pc)(1290KB) ( 127 )   收藏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比较平稳,但长期来看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当前陆地“种植—养殖”肉类生产模式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难以承受。利用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动物性食物具有较高的营养效率,海洋的空间资源开发潜力大。在加大对海洋新资源、新空间开发力度的前提下,到2035年海洋食物生产基本能够实现增产1800万吨,约可替代1000万吨肉类生产,节约原粮生产约4000万吨。通过建设蓝色粮仓,进行陆海统筹,走出一条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新路,实现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安全的平衡。建设蓝色粮仓,要着力推动近岸海域生态化、近海海域农牧化、海洋捕捞远洋化,转型升级海洋水产业,提高海洋食物生产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口流动分析中的两类偏差:基础数据与分析视角
    袁红清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18-125. 
    摘要 ( 131 )   PDF(pc)(1557KB) ( 169 )   收藏
    流动人口分析因为基础数据和分析视角的偏差,已导致在实际决策中出现诸多乱象。在基础数据获取上,从传统统计调查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对比分析中可发现,两者虽在总体方向上基本一致,但在个体和细节上存在较大偏离。而基于推拉模型,并从原住地、目的地、流动人口自身三个视角对代表文献涉及的流动人口核心利益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结论和对策普遍存在系统冲突。只有结合新技术获得精准的基础数据和基于整体优化的视角才能把握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特征和趋势,才能提出不误判形势、不阻碍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研究
    袁黄万历援朝战争史事钩沉
    刁书仁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26-134. 
    摘要 ( 279 )   PDF(pc)(1264KB) ( 688 )   收藏
    万历援朝战争是16世纪东亚史上的重大事件。战争爆发后,袁黄请缨入朝参战。受命赞画后,袁黄积极参与援军战前诸项军务的准备。入朝鲜后,袁黄忠实履行赞画职责,向朝鲜军民发布战前动员令,对援军发布禁约,严肃军纪。“平壤大捷”后,“冒功请赏”事件发生,袁黄迅速赶赴军中平息事态。碧蹄馆之战后,袁黄施用间计成功地解救朝鲜二王子,收回汉城。但因此深陷南北军矛盾中,被李如松弹劾。袁黄在学术上宗奉心学,在国内早已颇有名气,入朝鲜后亦大肆宣扬“贬朱褒王”论,试图改变程朱理学在朝鲜的正统地位,引起宗奉程朱学的朝鲜士大夫的反感,万历二十一年又卷入国内京察之争被革职罢官,成为党争牺牲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代赏恤救助鳏寡孤独三疾人群研究
    付爽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35-143. 
    摘要 ( 187 )   PDF(pc)(1091KB) ( 507 )   收藏
    赏恤救助是唐代官方救助鳏寡孤独三疾人群的重要形式之一。唐代官方往往在国家大典、重要祭祀大典、祥瑞降临、自然灾害、皇帝巡游、平寇、宣慰诸州、推行恩宥等情况下会对鳏寡孤独三疾人群进行赏恤救助。唐代官方令地方州县长官或令出使对鳏寡孤独三疾人群进行救恤,但赏恤的对象表述并不十分统一。唐代政府赏恤救助这一人群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唐王朝前期,以太宗和玄宗两朝最为突出。唐代政府赏恤救助这一人群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是京城地区。唐代赏恤救助这一人群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赏赐粟帛、米粮等实物;二是蠲免,免除差科、赋税等;三是遣使存问。然而唐代官方赏恤救助这一人群的救助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宋黄河、汴河基层管理机构及其治水实践——兼论缘河地方政府的协同管理机制
    王战扬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44-152. 
    摘要 ( 130 )   PDF(pc)(1171KB) ( 730 )   收藏
    北宋在严峻的河患治理中形成了层级的基层河道管理组织,其级别最高者是外都水监,外监之下设修河司,修河司之下设河埽司,河埽司之下又设埽所、铺屋,构成隶属关系。汴河沿岸则设堤岸司与导洛通汴司。其基层管理机构的置废及运行受朝中政局影响颇深,使河患治理陷入被动。北宋基层河道管理机构长官在仁宗时期以李仲昌为代表,神宗时期以程昉、范子渊、宋用臣为代表,哲宗时期以吴安持、李伟、曾孝广、范子奇为代表,在治水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朝中党争激烈,使河患治理笼罩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北宋缘黄河、汴河地方政府与基层治水机构的职责有协同检视、筹备治河物料;协同抢险救灾、治理河患;协同巡查河堤、日常维护堤防等。北宋后期在协同治水中户部及转运司试图控制水政权力,是矛盾及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学场域视野下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的理论发现与问题
    刘俐俐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53-161. 
    摘要 ( 95 )   PDF(pc)(1403KB) ( 289 )   收藏
    以文学评论“资格评价”和“品质评价”区分为基础,朝向“品质评价”方向深入研究当代中国文学评奖。获得事实性发现:其一,政府文学奖作为国家意志体现,处于圆心的主导地位;呈现权力场内文学场建构与配置;“品质评价”标准在总体稳定中随着文学发展水平而不断调整与变化;具有促进文学繁荣与发展的总体效果。其二,国际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理解体认的产物,与中国文学形成互动;民间文学奖项被政府奖积极纳入。总体上,文学评奖遵循文学场自主运行逻辑,在艺术特性和权力资本两极摆动和游移。理论性问题体现为:其一,在中国政治语境中,“品质评价”标准体现为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政治标准第一”和“艺术标准第二”的两分思维,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历史承续性。其二,“政治”到“思想”的继承性具有变迁拓展的空间。其三,缘于“思想”可具体化和转换,从而“品质评价”具有向“资格评价”逆向转换之合理性,给予批评家较大自由和知识生产以可能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心雕龙》“物色”说之“感物”新论
    张利群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62-169. 
    摘要 ( 290 )   PDF(pc)(1390KB) ( 354 )   收藏
    《文心雕龙·物色》着眼于文学创作的心物关系讨论,由此阐明文学与生活、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刘勰基于“感物”提出“物色”,其目的旨在阐发“心物交感”论,“感物”何以能指向“心物交感”,关键在于“物色”。心感于物而动,关键在于物以“色”动心,心以“感”见“色”。“物色”既表现为物之色彩、线条、形状、光泽、气象等外观形态,又蕴含生命、生气、活力、运动、气韵、精神等内涵特质。因此,“物色”说不仅传承发展“感物”说,而且基于“物色”提出“心物交感”论,这正是其创新突破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齐马蓝、布里洛盒子与人类主义艺术的破局
    王峰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70-178. 
    摘要 ( 343 )   PDF(pc)(1433KB) ( 227 )   收藏
    布里洛盒子是当代激进艺术的代表,它可算作人类主义艺术的一个高度实践,但同时它也跨入人类主义艺术实践的边缘,将艺术实践不断带入后人类主义艺术范围。齐马蓝表征了这样的后人类主义艺术观念,它是科幻作品中出现的艺术形式,并非实际艺术实践,但其观念化形式与当代观念艺术实践是一脉相承的。齐马蓝作为一种艺术观念,实际上先行展现了后人类主义艺术的前景,它虽是虚构的,但开拓了艺术观念,展现了人类主义艺术极限的突破,这既是人类主义艺术的破局,也是后人类艺术的先声,代表了人类艺术主体的扬弃以及对艺术公开性的强调。同时,这也为人类主义艺术观念提供了一个实践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媒介文艺研究
    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的基本问题
    单小曦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79-191. 
    摘要 ( 148 )   PDF(pc)(1272KB) ( 213 )   收藏
    新媒介文艺“中国现象”的形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研究走向世界提供了对象条件。东西方新媒介文艺相关研究成就斐然,但还存在着西方新媒介文艺研究“中国现象”缺席、学科整体性不足、研究范式错位、评价体系陈旧等问题。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的健康发展需要全面把握中国新媒介文艺发展特色,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中国当代文艺研究交叉学科。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中国本土作为“间性”艺类、“文”与“艺”交融的狭义“新媒介文艺”,兼及一部分“新媒介文学”和“新媒介艺术”。流转变化的新媒介文艺形态和不断生成显现的新媒介文艺“存在”本身,构成了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中国新媒介文艺批评、中国新媒介文艺史论、中国新媒介文艺产业化研究和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建构,构成了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的四个分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新媒介时代小众审美趣味的显性表达
    许宁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92-197. 
    摘要 ( 161 )   PDF(pc)(1174KB) ( 390 )   收藏
    小众审美趣味在新媒介时代显现出内聚性凸显、延展性增强和商业价值加持的新特质,由隐性的潜在沉寂,发展为显性的上浮表达。其背后的原因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场景时代的到来、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以及商业价值的开发。小众审美趣味发展走向会显现为一定程度的娱乐化和时尚化,并有部分被大众化收编;小众审美趣味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指向会愈发明显,高雅、纯正、健康的小众审美趣味获得更大的传播和更多商业价值负载,病态、扭曲、恶劣的小众审美趣味将得到有效的规制和引导。小众审美趣味演绎为时代精神气质和文化构成中不容忽视的部分,使时代审美风貌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新媒介文艺史研究的理论起点
    王若存, 别君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6):  198-207. 
    摘要 ( 115 )   PDF(pc)(1261KB) ( 281 )   收藏
    在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的语境中,如何建设中国新媒介文艺史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何写”的理论自觉、“怎么写”的方法探索和“写什么”的类型研究种种具体问题,共同组成了新媒介文艺史一个可能的理论起点。“为何写”,指向由媒介革命和新媒介环境下的社会现实所带来的要求;“怎么写”,涉及主体性、整体性和当代性的原则;“写什么”则具体体现为新媒介主流文艺史、新媒介精英文艺史和新媒介大众文艺史三大类型,这几乎涵盖了中国新媒介文艺历史发展各个方面。上述研究最终还指向了中国新媒介文艺史建构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突显本土性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