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9 ›› Issue (6): 144-152.

• 历史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北宋黄河、汴河基层管理机构及其治水实践——兼论缘河地方政府的协同管理机制

王战扬   

  • 出版日期:2019-12-31 发布日期:2020-10-30
  • 作者简介:王战扬,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讲师,校聘副教授,河南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河南 开封 475001)。

  • Online:2019-12-31 Published:2020-10-30

摘要: 北宋在严峻的河患治理中形成了层级的基层河道管理组织,其级别最高者是外都水监,外监之下设修河司,修河司之下设河埽司,河埽司之下又设埽所、铺屋,构成隶属关系。汴河沿岸则设堤岸司与导洛通汴司。其基层管理机构的置废及运行受朝中政局影响颇深,使河患治理陷入被动。北宋基层河道管理机构长官在仁宗时期以李仲昌为代表,神宗时期以程昉、范子渊、宋用臣为代表,哲宗时期以吴安持、李伟、曾孝广、范子奇为代表,在治水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朝中党争激烈,使河患治理笼罩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北宋缘黄河、汴河地方政府与基层治水机构的职责有协同检视、筹备治河物料;协同抢险救灾、治理河患;协同巡查河堤、日常维护堤防等。北宋后期在协同治水中户部及转运司试图控制水政权力,是矛盾及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北宋, 河道管理, 黄河, 汴河, 协同治水

中图分类号: 

  • K244

〔1〕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5之42,刘琳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141页.
〔2〕〔29〕马端临:《文献通考》卷57《职官考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694、1694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9,熙宁四年正月辛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329页.
〔4〕脱脱等:《宋史》卷165《职官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922页.
〔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8,元丰三年九月丁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490页.
〔6〕脱脱等:《宋史》卷164《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923页.
〔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2,嘉祐元年四月壬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405页.
〔8〕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15之14,刘琳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9575页.
〔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6,元二年十月丁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883页.
〔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7,元丰三年八月壬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468页.
〔1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21,元四年正月辛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193页.
〔12〕〔17〕〔38〕〔40〕〔71〕脱脱等:《宋史》卷91《河渠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59、2259、2267、2269、2267页.
〔1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0,元五年十一月戊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821页.
〔14〕〔15〕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15之6,刘琳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9570页.
〔1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5,熙宁六年五月戊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969页.
〔1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4,元丰元年十一月癸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171页.
〔1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6,元七年八月庚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342页.
〔2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19,元符二年十二月乙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349页.
〔2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2,元五年五月壬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647页.
〔2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8,元丰二年六月壬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253页.
〔23〕〔24〕王战扬:《北宋河道巡查管理机制研究——以黄河、汴河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第4期.
〔25〕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62之37,刘琳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132页.
〔2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7,熙宁六年十月戊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033页
〔27〕〔3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4,元丰三年五月甲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410、7410页.
〔2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6,元丰八年五月庚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514页.
〔30〕〔3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9,元丰八年九月乙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592、8593页.
〔3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93,绍圣四年十二月壬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716页.
〔3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97,元符元年四月辛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835页.
〔3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7,元丰二年三月庚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223页.
〔3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8,元丰二年六月甲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257页.
〔3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8,元丰二年六月己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259页.
〔39〕脱脱等:《宋史》卷299《李垂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932页.
〔4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1,至和二年九月丙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373页.
〔42〕〔45〕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78《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李文泽等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87、1588页.
〔4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2,嘉祐元年六月戊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414页.
〔4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2,嘉祐元年四月壬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400页.
〔46〕〔48〕〔49〕脱脱等:《宋史》卷468《程昉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653、13653、13653页.
〔4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6,熙宁五年闰七月丙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738页.
〔5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熙宁七年四月庚午,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149页.
〔5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8,熙宁七年十二月甲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301页.
〔5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1,熙宁十年三月甲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887页.
〔53〕脱脱等:《宋史》卷313《文彦博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262页.
〔54〕脱脱等:《宋史》卷467《宋用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642页.
〔5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7,元丰二年三月庚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223页.
〔5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8,元丰二年六月甲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257页.
〔57〕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16之14,刘琳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9595页.
〔58〕〔59〕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16之15,刘琳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9596、9596页.
〔60〕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16之18,刘琳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9598页.
〔61〕〔6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3,元四年九月乙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452、10450页.
〔6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9,元五年三月戊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569页.
〔6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9,元五年十月癸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784页.
〔6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13,元符二年七月己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201页.
〔6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4,元六年正月丁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879页.
〔67〕〔6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8,元五年二月戊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562、10564页.
〔6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0,元丰元年六月己酉,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087-7088页.
〔7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0,元丰七年十一月癸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389页.
〔72〕脱脱等:《宋史》卷94《河渠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344页.
〔7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3,元丰三年四月丁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387页.
〔7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14,元符二年八月甲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211页.
〔75〕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16之4,刘琳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9589页.
〔7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8,元五年二月辛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557页.
〔7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熙宁七年四月癸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158页.
〔7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3,元丰五年二月乙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791页.
〔7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1,景德二年十月己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369页.
〔8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12,元丰四年四月丙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570页.
〔81〕脱脱等:《宋史》卷93《河渠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317页.
〔8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2,熙宁五年四月辛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634页.
〔8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3,元元年七月甲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342页.
〔84〕苏辙:《栾城集》卷41《请户部复三司诸案劄子》,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917-918页.
〔8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1,元四年八月己酉,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418页.
〔8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4,元四年十月戊午,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470页.
[1] 魏志江. 朝贡之外:论北宋与日本的佛教文化外交[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39-145.
[2] 刘培. 经世致用与激励名节——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兴与辞赋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75-182.
[3] . 北宋时期白沟的生活世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42-147.
[4] 伍联群. 北宋入蜀文人群体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179-182.
[5] 熊燕军. 结构性供需失衡:北宋钱荒的实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197-20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