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0 ›› Issue (3): 119-126.

•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福利的时代图景变迁与中国未来走向

蒲新微   

  • 出版日期:2020-05-15 发布日期:2020-10-23
  • 作者简介:蒲新微,社会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130012)。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SH167)

  • Online:2020-05-15 Published:2020-10-23

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物质匮乏时代而走向物产丰富的时代。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力于政治思想理念,社会的每一发展阶段都绘就了特色的福利图景。伴随个体幸福和社会福利走过的“零点空白—普惠共享—阶层分化—权力主导—制度构建”的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理想到现实的过程,社会福利的话语体系也经历了“实用观—正义观—功利观—制度观”的转向。中国未来的社会福利理念和实践终将回归到人本身,即以为了人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在人权丰富性、需求双向性和主体能动性作用下,通过人本回归和多元汇集创造出更充分、更可持续、更高质量、更具满足感的社会福利图景。

关键词: 社会福利, 世界图景, 话语体系, 福利走向

中图分类号: 

  • C913.7
〔1〕知原:《人之初》,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5页.〔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8页.〔3〕张维罴:《原始社会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95页.〔4〕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95页.〔5〕〔芬兰〕保利·杜基伦、〔挪威〕库勒恩、任远主编:《重塑中国和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6页.〔6〕裘援平:《当代社会民主主义与“第三条道路”》,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200页.〔7〕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77页.〔8〕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吴献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103-104页.〔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410页〔10〕老子著,思履主编:《道德经》,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年,第275页.〔11〕田毅鹏:《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页.〔12〕〔14〕〔英〕约翰·穆勒:《功用主义》,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8、37-38页.〔13〕〔美〕尼古拉斯·怀特:《幸福简史》,杨百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82页.〔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4页.〔16〕〔18〕〔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3、4-5页.〔17〕〔丹麦〕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9-30页.〔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4页.〔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第122页.〔21〕李汉林:《关于社会景气研究》,《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第2期.〔22〕〔法〕E.C.Alain,Propos,Paris:Editions Gallimard Publication,1956,pp.101-102.〔23〕〔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2页.〔24〕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1095页.〔25〕邓小平:《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页.〔2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年,第4页.〔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2019年9月22日,http:// www.wenming.com,2019年10月30日.
[1] 高和荣. 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类型转向及特征[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04-110.
[2] 卓今. 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9-190.
[3] 韩震. 新中国70年哲学话语体系的生成与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5-10.
[4] 林怀艺. 论新时代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话语体系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5-11.
[5] 李凌燕. 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建构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23-27.
[6] 曾向阳.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观点辨正[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5): 11-1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